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954章 西贡之春

第954章 西贡之春(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终日奔波只为饥,不是每个人都有闲情逸致在会所里逍遥人生。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在享受生活,也总有人在负重前行。  

即便是作为兴业银行的副总经理,梁长捷也要为了衣食奔波,这边刚和保大皇帝敲好生意,那边把手头的工作处理了一下,梁长捷就搭乘第一班飞机前往西贡。  

从长安飞到西贡,非常便捷,只需要飞一个多小时。  

很快,梁长捷一行人在上午七点左右,就抵达西贡,然后乘车进入西贡市区。  

五六年的西贡是繁华的。  

事实上,整个南越境内,都呈现着一种积极朝上的繁荣,尽管伴随着日内瓦会议的结束,国家分裂成了南北。  

但是南越却不需要考虑战争的威胁,毕竟,和约是有大国保证的。甚至每天都有从北方逃来的民众,他们的到来,不仅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劳动力,甚至还带来了资金。  

而这进一步促进了西贡的发展,使得这座城市到处都充满了活力。  

也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梁长捷仍然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活力…岛上到处都是如此的行人,他们正赶着去工作,从这一点上来说,越南人和其他东南亚人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更加勤奋,更加的努力。和唐人非常相似,同样的勤劳刻苦。  

似乎,五六年的西贡是有无限可能的。至少现在要南越,很多人都是如此的幻想着,甚至在有人乐观的觉得——南洋的今天,就是南越的明天。  

而这個国家所有的繁华和希望似乎都融于一个城市当中,这座城市就是西贡。  

在西贡云集着形形色色的人,虽然有开办工厂,从事商业贸易的成功人士,但更多是是终日为食物奔波辛苦的底层民众。  

但是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近乎于不真实的幻想,以及城市的繁华,也足够给人们心中的带来希望。也正因如此,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人涌入这座城市。  

光是一看的话,西贡似乎真的具备发展潜力!  

肥沃的湄公河三角洲为南越的城市化带来了充足的粮食——每年三四百万吨大米的出口,为其经济发展带了充足的资金。  

而一千余万人口,再加上源源不断涌入城市的劳动力,也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再加上唐山裔商人在西贡兴办的工厂,开拓的贸易,进一步繁荣了本地的经济。  

就凭借这一切,无论是身为总统的吴庭艳,还是那些普普通通的南越人,无不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甚至在梁长捷一行人乘车进入西贡的时候,在路边的广告牌上,他看到了一个标语——“南洋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广告牌上的文字分别用越南字母文字和汉字写成。  

“西贡也有汉字吗?”  

梁长捷好奇的问道。  

“梁总,是这样的,因为西贡有几十万唐人,所以用汉字很正常,而且上层社会的身份,就是既要会说法语,也要会说华语,而且,越南还是最晚废除科举的国家,直到一九年才废除科举,而参加科举是要用汉文书写的,即便是在04年,越南科举加入法语和拉丁化越南文考试科目,但仍保留汉文为主科目。尽管汉字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影响力依然很大,那怕是过去的几十年里“拉丁化越南文”也迅速后来居上,侵蚀着汉语、汉字的地盘。但是,汉语和汉字仍然有很多人使用。”  

说罢,王德兴特意解释道。  

“毕竟,相比于比去法国留学,去南洋不仅距离更近,而且费用也更低,如果是侨生的话,不仅可以免除学费,甚至还有伙食补贴,所以,现在华语已经隐隐有了重新恢复的迹象。”  

王德兴的解释,让梁长捷点了点头,说道。  

“这就是南洋崛起的必然,从历史上来说越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圈的一员,甚至从人种上来说,越南人也是汉人后裔,近代满清误国,导致华夏影响力衰退,这才导致了汉字影响力的衰退,现在南洋崛起了,他们自然又重新学起了汉字,说起了汉语。”  

“梁总所言甚是,我听说在韩国那边,也已经撤回汉字废止宣言,而且又在小学实行汉字教育,汉字也是考试科目,现在的韩国,会说汉语,甚至比英语更时髦。”  

王德兴之所以这么了解,是因为…他妻子是韩国人。自然知道这几年在韩国发生的变化。  

现在的韩国和日本差不多——下南洋同样也是韩国最流行的事情,而会不会说华语,早就成为绝大多数韩国人在茶余饭后的谈资。  

会说华语,甚至成为了很多人炫耀的事物,在这种情况下,韩国的华语复苏是非常快的。  

“是啊,这完全都是得益于国家的影响力,是经济上的发展,提升上了南洋的影响力,在日本也有很多在学汉语,而暹罗今年也开始在小学实施汉字教育了。”  

很多改变都是这样的,是润物无声的。在无声无息之中,一切都在慢慢的发生着改变。  

“再过十几年,我们来这些地方,应该不用再带翻译了。这就是国家强大的好处啊!”  

感叹一声,梁长捷的把目光投向窗外,车窗外往来的车辆,大抵上都是南洋制造的,而路边的招牌基本上也都是用汉字书写,那些商店或许是唐人开高的,但其中肯定也有当地人的商店,相比之下,拉丁字母文字,反倒显得很少见。  

“这就是国家兴盛的证明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