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神探1546 > 第五十七章 查案不为施恩

第五十七章 查案不为施恩(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唔!!”  

伴随着尸体被抬出,一股恶臭也飘了过来,众人纷纷捂住鼻子,抹了香的提学王世芳还赶忙朝后退去。  

如今已是五月底,广东的天气本就炎热,尸体停放确实容易生出异味,但如此浓烈的味道,恐怕还与死亡的方式有关。  

在尸身完整的死法中,以吊死的尸体,往往最是不堪入目。  

因为人死之后,肛门会松弛,倘若尸体还处于垂直的状态下,肠道和膀胱里的排泄物,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会大量流出。  

古人不懂这些,眼见死者这般污秽,还编出了许多说法。  

比如吊死鬼最凶,缢鬼属厉鬼中的厉鬼之类,甚至阅微草堂笔记里还对缢死的痛苦做了详细的描写等等。  

现在的情况类似,众人先是被方威尸体的恶臭熏得直皱眉头,当盖住尸身的布匹揭开,一双凸出的眼睛直直地瞪着,舌头伸出老长老长,当真是符合了民间所传的厉鬼形象。  

王世芳远远瞧了眼,惊得脸色苍白,布政使田佳鼎原本想要强撑,此时险些呕了出来,赶忙退开。  

唯独按察使周宣无动于衷,伸出戴着手套的粗大手掌,以一种老练而细致的动作,开始验尸。  

“不愧是‘铁面判官’!”  

陆炳都有些受不住,见状不由地露出敬佩之色。  

而海玥则运转内息,闭住呼吸,上前一步。  

周宣有所察觉,侧过头,唤了一声:“海十三郎,你过来看看!”  

海玥来到尸体边上。  

见他同样毫无畏惧与嫌弃,周宣的眼中露出一丝赞许,沉声道:“记!索沟呈八字,深浅均匀,斜向耳后,紫赤有血荫…面部青紫,双眼睁,舌尖长露…四肢无挣扎痕迹,手脚无其他外伤…”  

验尸的同时,还讲解道:“自缢的索沟,多呈‘八字不交’,脚跟常有离地蹬蹭痕;他杀后悬尸,则是索沟闭合环绕,颈后提空,身上还会伴其他致命伤…”  

海玥其实清楚这些,但也仔细聆听,露出受教之色。  

“进屋!取梯子来!”  

初步验完尸体,周宣又带着海玥走进屋中。  

屋子里臭气更重,他毫不嫌弃,让下人搬来梯子,亲自爬上房梁,观察梁木痕迹。  

海玥从下面扶住梯子,就听苍老的声音从上面传来:“自缢的痕迹单一,与死者下拉的力道一致,与绳索匹配;他杀的痕迹往往呈现多向擦痕,偏离中位,呈现横向和断断续续的擦痕,如此这般的,都是拖拽或强行悬挂的…”  

说着,周宣已经爬了下来,沉声道:“死者是自缢,至少在上吊过程中,没有任何反抗的迹象!”  

当真是三十年的老刑名,干脆利落!  

待得两人走出屋子,来到院中,纷纷躲到另一侧的众人也得知了结果,脸色都难看起来。  

布政使田佳鼎道:“莫不是方威噩梦缠身,惶惶终日,疑神疑鬼,自赴黄泉?”  

言下之意,就是方威听信“隐雾村”的传说,自己吓自己,最后折腾得神经质了,上吊自杀了。  

周宣摇了摇头,指向郑逸书:“若按他的证词,方威已经相信了此人的嫁接之法,在揭穿这个谎言之前,岂会惶恐自尽?”  

田佳鼎无法反驳,露出一丝惊惧:“依周臬台之意,那个传说,莫不是真有其事?”  

周宣微微摇头,显然不太同意,但也没有出言反驳。  

“好!”  

陆炳的声音响起,直接定夺:“如今疑犯有了交代,周臬台又亲手验了尸,案情确有蹊跷,剩下的就交予我们锦衣卫吧!”  

田佳鼎面色微变,堆着笑道:“陆舍人,事关方太宰的家人,我们也想出一份力!”  

王世芳捂着鼻子接近,瓮声瓮气地道:“地方要案属按察使司职权范围!”  

周宣道:“按察使司不该袖手旁观…”  

“不必了!”  

陆炳一指郑逸书,不容置疑地道:“这个人向我们锦衣卫伸冤,死者又与当朝吏部尚书有关,锦衣卫有巡察缉捕之责,既在广州府,就义不容辞!三位请回!”  

三位行省高官面面相觑,有些不情愿,但也颇为无奈,终于走了出去。  

待得背影消失,陆炳这才看向海玥:“你可知我为何揽下此案?”  

海玥摇头:“不知。”  

“这个方威,假借方尚书威名,在地方上为非作歹,已经有人弹劾!”  

陆炳冷冷地道:“方尚书若非日理万机,分身不得,怕是要回乡,清理门户了!”  

海玥暗道果不其然。  

有官员弹劾方献夫的亲侄方威在地方作威作福,不可一世,正巧安南使节团一事传入京师,朝堂震惊,连锦衣卫都准备南下迎接,陆炳临行前便接到上谕,要他来查一查。  

所以陆炳在方府前的那番话,根本不是给方献夫上眼药,而是将两人作切割,保护那位陛下宠臣的声誉。  

事实上,凭借大礼仪上位的那一批朝臣,在士林中并没有什么好名声,方献夫由于性情平和,还稍稍好些,“性怡靖,立朝议论,恒在平恕”,其他几位如张璁、桂萼、霍韬,被骂得才叫难听。  

但如今主持改革,推行度田清丈,一条鞭法的,恰恰是这一群人。  

多是偏远地区出身,与原本的利益集团牵扯较少。  

陆炳会告诉海玥这些,显然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嘉靖前期很喜欢用两广出身的官员,海玥出身琼山,在旁人看来是蛮夷,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