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神探1546 > 第五十一章 又一个要收徒的

第五十一章 又一个要收徒的(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等到拳头上火辣辣的疼痛感褪去,海玥这才漫步,朝着按察使司衙门外走去。  

一路上思索的,仍旧是“诡梦”。  

古代南方的民间信仰和迷信习俗本就盛行,邪祭淫祀极多。  

这是多重原因造成的,比如地理环境,热带及亚热带的气候,茂密的原始森林,毒蛇瘴气,台风洪水,种种因素都容易引发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神秘化,促使百姓通过祭祀来祈求平安。  

还有文化的融合,少数民族本就多巫术、祭祀、鬼神信仰,各族交融的过程中,迷信习俗也互相借鉴。  

可这个迷雾村子的传闻,似乎已经超过了一般的习俗,有着明确的指向性。  

“十三郎!”  

正想着呢,闵子雍迎面而来,显然是恭候多时了。  

海玥直接道:“陆舍人没有过问绑架案的详细。”  

“好!”  

闵子雍顿时松了一口长气,脸上露出笑容来:“东翁正与王提学一起,十三郎随我来吧!”  

这是投桃报李,海玥其实不太需要,但又不好拒绝,跟了上去。  

两人到了府衙的另一座后院,就见吴麟正在品茗,对面坐着一位儒雅清秀的文官。  

三十几许,穿的已是四品官袍,衣襟上绣着云雁补子,腰间系一条素色丝绦,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书卷气。  

此人就是广东按察司副使兼提学王世芳了,他出身太仓王氏,族中有个叫王世贞的,大名鼎鼎。  

海玥上前见礼,王世芳稍作打量,颔首道:“本官看了你两试文章,十七龄得此锦绣文章,恰似昆山片玉初现,他年定成荆山之璞啊!”  

海玥心想这夸的是我么,我那文章海纳百川,身为进士出身的提学,不至于看不出来吧,再瞄了一眼坐在边上抚须微笑的吴麟,作揖道:“学生愧不敢当!”  

“呵呵!不必谦逊!”  

王世芳抚须一笑,开始考校起学问来,言语间已经流露出了收徒的意思。  

广东提学不仅是此次院试的主考官,明年乡试也是在广州府考,倘若海玥和海瑞考过了,那王世芳就是兄弟俩的座师。  

如今的士林中,已经有了“轻授业之师徒,重门生座师”的风气,因为授业恩师往往是退隐不仕之士,只能将学子培养出来,而官场座师则正当权,有的更是部堂高官,带来的人脉荫蔽,完全不是前者能比的。  

但海玥却注意到,旁边的吴麟脸上固然带着笑意,眼神却偶尔闪过一丝异色。  

王世芳如此年轻就已是一省提学,是不是好靠山呢?  

也不是。  

因为这位是故礼部尚书毛澄的女婿。  

毛澄是谁呢?嗯,嘉靖帝初继位,议大礼时,杨廷和出“濮议”,授礼部尚书毛澄,毛澄会公卿台谏等六十余名官员,上汉哀、宋英故事,拟定以孝宗为皇考,其亲生父母则为皇叔父母。  

简单地说,毛澄就是那个亲自出面,逼迫朱厚熜舍弃亲生父母,改换孝宗为爸爸的杨廷和死党。  

朱厚熜对于此事一直耿耿于怀,杨廷和致仕归乡,都难逃清算,去年以庶民礼下葬,两朝首辅,四朝老臣,都是这般下场,幸亏毛澄死得更早,嘉靖二年就去世了,不然肯定比杨廷和还惨。  

再看王世芳,出身名门,高中二甲,如今却在广东当提学,原因就显而易见了。  

当然,杨廷和、毛澄虽然已经故去,但他们的门生故吏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散的。  

对于一位出身琼山的士子来说,能拜入这等门下,其实已经相当不错,官场上有了靠山,这就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了。  

也是吴麟退而求其次的报恩方式。  

介绍前国子监祭酒严嵩,你不要,那就介绍广东提学王世芳,终归要把人情还上。  

海玥却依旧没有拜师之意。  

他的历史知识,其实不足以将每个官员的身世背景都记得清清楚楚,还真不知道这位的岳父被嘉靖恨之入骨,只不过敏锐地察觉到吴麟的表情有些不太对劲,觉得有坑,当然不会顺势拜师。  

一问一答间,茶香四溢。  

气氛却逐渐僵了。  

王世芳眼见这位没有纳头就拜的意思,表情就有些淡,语气明显有些不悦起来。  

他乃四品提学,绝不可能屈尊纡贵,主动提出邀请,这个小小的学子怎的如此不懂事?  

吴麟也有些诧异,终于还是流露出一丝尴尬来。  

海玥则始终恪守学生本份,好似真的只是来受学问考校的,待得一切问完,行礼告退。  

刚刚走出院子,耳聪目明的他就听到身后隐约传来的声音:“允祥(吴麟表字)兄,这是何意?”“济美(王世芳表字)兄勿恼,许是少年羞怯…”“哼!琼海出身,就是不堪造就!”  

海玥撇了撇嘴角,十分庆幸。  

门生座师现在确实比授业师徒吃香,但如果日后翻脸相向,两者又反过来了。  

科举座师是官场的规矩,没法主动选择,不可能考过了,就因为这一科的座师自己不喜欢,就放弃功名。  

如果严嵩是科举座师,海玥反倒无所谓,只要不过分巴结,到时候对方成了大奸臣,自己翻脸怒斥,还是不同流合污的一段佳话,得世人称颂。  

但如果是私人请托,拜了授业师徒的,到时候再背弃,就让人觉得不齿了。  

所以海玥才不想走严嵩的路子入国子监,未来也不是一定不能跳船,但何必多此一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