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丢类老母(1/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任何人在垃圾堆旁边睡了一晚上,身上味道都决计称不上好闻。
张佳琪似乎也知道这一点,在走过陈诺身边的时候,低着头,用长头发盖住了脸,并用粤语轻声说了一句:“唔好意思。”
显然,她并不知道,正是她身边这个戴着口罩、走路有点奇怪的男人,昨晚给她披上了一层旧纸壳。
陈诺站在原地,偏了偏身体,让女人先过去。
目光无意间往下,看到了女孩头顶沾着的一小片不知从哪来的碎叶,高挺的鼻尖,一角微微上翘的下巴,还有脖颈下方那一道雪白的沟壑。
他马上移开了目光,说道:“冇嘢(没事)。”
阴暗逼仄的楼梯过道里,空气中弥漫着汗味、香水味、酒味以及陈腐霉味混杂出的古怪气息。
坏掉的廊灯一闪一闪,一个醉到天亮的性感女人,在一个穿着白衬衣牛仔裤的男人面前,踉跄着爬上楼。
所有这一切,拼凑出一副仿佛90年代香港电影里的画面,深深印刻在了陈诺的脑海中。
说来,当时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特别美的。
但之后,当他向许鞍华描绘了这一幕,这位在香港电影界享有盛誉的文艺片大师、被誉为“香港唯一能与男人导演抗衡的女导演”,顿时露出了一种深深的惋惜神情:
“好可惜我不在现场,要是拍下来,那画面一定好美。”
这话一出口,陈诺反倒开始回味起当时那一刻来,竟也觉得仿佛真的有那么点美感了。
不过他心里明白,这多少是心理作用——是这位文艺女导演在他耳边聊了一个多小时天之后,潜移默化的结果。
陈诺合作过不少导演,许鞍华却是他遇到的第一个,在正式开拍之前,会先跟他聊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的导演。
“除了这个早上的画面之外呢?你住在公屋这段日子,还有没有什么特别让你印象深刻的?”许鞍华问。
她的普通话,在一众香港导演中算得上相当标准了。
刚开始见面,陈诺还小小地惊讶了一下,后来聊开了才知道,原来她1947年生在辽宁鞍山,五岁随父母搬到香港,家里父母一直说的是东北话。所以名字才会叫许鞍华。
这是个言语温和,饱读诗书的女人,十分懂得如何循循善诱地引导话题,也极擅长用细节唤起人的情绪和记忆,总之,不知不觉间陈诺就卸下了防备,打开心扉,与她如老友一般交谈。
之后的时间里,陈诺和她聊起了公屋里的阿公,他总是说想要给他介绍女友,但是看得出来,都只是说着玩玩。一个70多岁,无儿无女的鳏夫,哪去认识什么年轻女仔。除此之外,还有卖鱼的梁叔,曾经他在楼下帮他开过门,于是送了一条鳗鱼给他吃。以及那一对隔壁不知疲倦的中年夫妻。
许鞍华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的插一两句嘴,听到有趣处还会哈哈大笑,意兴盎然的样子,包括那一对每天晚上办事的中年夫妻,许导演也没有什么害羞或者避讳,笑得格外开心。
不愧是曾经为了拍戏,不惜剪短发,穿宽松衬衣和牛仔裤,整天在片场跟一群男人开黄腔的强悍女导演。
但等到把这些东西聊完,陈诺虽然大概知道许鞍华的用意,不过他看了看时间,还是问了一句:“许导演,什么时候开始拍戏?”
许鞍华笑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不要急。”
顿了顿,她微笑着继续道:“是这样。接受你们邀请之前,我犹豫了很久。我最开始不想来,因为我怕了四十年电影,永远都是好一部坏一部这样子。”
“你也知道,我刚拍了一部《桃姐》,叶德娴去威尼斯拿了个影后。我觉得还是蛮成功的,我怕接下来就轮到拍得不好的那一部,坏了你们的事。但是,后来杜琪峰导演劝我说,这是拍电视剧,不是电影。我这才觉得我可以来。”
“后来我又想,我该怎么跟你合作呢?”
“你的电影其实我每一部都有看,每一部都看好几遍。从最开始的《哑巴的房子》到最新的《盗梦空间》,我都一直觉得你是一个很有变化、很有想法的演员,天赋是我没有见过的好。到了今天,你的表演已经获得了很多赞誉。如果我要指导你演戏,我感觉无从开口。”
“这件事让我犹豫了很久。”
“最后我突然意识到,虽然你年轻,但你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演员。尽管我比你大了40岁,但我其实并不需要教你怎么演。”
“以前呢,我拍过很多戏剧化、冲击力强的作品。到中年后,受侯孝贤和杨德昌两位导演的影响,我开始更倾向于讲述生活。这次你们请我来做第二集的导演,应该就是看中了这一点。”
“我看了彭导演拍的第一集里的一些片段,我特别喜欢你和阿红演的母子情。可是,我觉得,按照你过去的水平,可以更深一点,再沉淀一点,更加生活化一些。”
“你既然去过天水围,现在还住在深水埗的棺材房,你应该明白我说的意思。”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会教你,我只会告诉你我的感受。”
这就是电视剧采用分集导演制的好处。
不像之前拍《神雕》时,陈诺往往在完成了自己的戏份之后,还需要等着导演剧组去拍摄其他人的部分,无形当中就拉长了拍摄周期。
现在,他拍完了第一集的戏份后,彭浩翔和张一谋正补拍第一
张佳琪似乎也知道这一点,在走过陈诺身边的时候,低着头,用长头发盖住了脸,并用粤语轻声说了一句:“唔好意思。”
显然,她并不知道,正是她身边这个戴着口罩、走路有点奇怪的男人,昨晚给她披上了一层旧纸壳。
陈诺站在原地,偏了偏身体,让女人先过去。
目光无意间往下,看到了女孩头顶沾着的一小片不知从哪来的碎叶,高挺的鼻尖,一角微微上翘的下巴,还有脖颈下方那一道雪白的沟壑。
他马上移开了目光,说道:“冇嘢(没事)。”
阴暗逼仄的楼梯过道里,空气中弥漫着汗味、香水味、酒味以及陈腐霉味混杂出的古怪气息。
坏掉的廊灯一闪一闪,一个醉到天亮的性感女人,在一个穿着白衬衣牛仔裤的男人面前,踉跄着爬上楼。
所有这一切,拼凑出一副仿佛90年代香港电影里的画面,深深印刻在了陈诺的脑海中。
说来,当时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特别美的。
但之后,当他向许鞍华描绘了这一幕,这位在香港电影界享有盛誉的文艺片大师、被誉为“香港唯一能与男人导演抗衡的女导演”,顿时露出了一种深深的惋惜神情:
“好可惜我不在现场,要是拍下来,那画面一定好美。”
这话一出口,陈诺反倒开始回味起当时那一刻来,竟也觉得仿佛真的有那么点美感了。
不过他心里明白,这多少是心理作用——是这位文艺女导演在他耳边聊了一个多小时天之后,潜移默化的结果。
陈诺合作过不少导演,许鞍华却是他遇到的第一个,在正式开拍之前,会先跟他聊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的导演。
“除了这个早上的画面之外呢?你住在公屋这段日子,还有没有什么特别让你印象深刻的?”许鞍华问。
她的普通话,在一众香港导演中算得上相当标准了。
刚开始见面,陈诺还小小地惊讶了一下,后来聊开了才知道,原来她1947年生在辽宁鞍山,五岁随父母搬到香港,家里父母一直说的是东北话。所以名字才会叫许鞍华。
这是个言语温和,饱读诗书的女人,十分懂得如何循循善诱地引导话题,也极擅长用细节唤起人的情绪和记忆,总之,不知不觉间陈诺就卸下了防备,打开心扉,与她如老友一般交谈。
之后的时间里,陈诺和她聊起了公屋里的阿公,他总是说想要给他介绍女友,但是看得出来,都只是说着玩玩。一个70多岁,无儿无女的鳏夫,哪去认识什么年轻女仔。除此之外,还有卖鱼的梁叔,曾经他在楼下帮他开过门,于是送了一条鳗鱼给他吃。以及那一对隔壁不知疲倦的中年夫妻。
许鞍华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的插一两句嘴,听到有趣处还会哈哈大笑,意兴盎然的样子,包括那一对每天晚上办事的中年夫妻,许导演也没有什么害羞或者避讳,笑得格外开心。
不愧是曾经为了拍戏,不惜剪短发,穿宽松衬衣和牛仔裤,整天在片场跟一群男人开黄腔的强悍女导演。
但等到把这些东西聊完,陈诺虽然大概知道许鞍华的用意,不过他看了看时间,还是问了一句:“许导演,什么时候开始拍戏?”
许鞍华笑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不要急。”
顿了顿,她微笑着继续道:“是这样。接受你们邀请之前,我犹豫了很久。我最开始不想来,因为我怕了四十年电影,永远都是好一部坏一部这样子。”
“你也知道,我刚拍了一部《桃姐》,叶德娴去威尼斯拿了个影后。我觉得还是蛮成功的,我怕接下来就轮到拍得不好的那一部,坏了你们的事。但是,后来杜琪峰导演劝我说,这是拍电视剧,不是电影。我这才觉得我可以来。”
“后来我又想,我该怎么跟你合作呢?”
“你的电影其实我每一部都有看,每一部都看好几遍。从最开始的《哑巴的房子》到最新的《盗梦空间》,我都一直觉得你是一个很有变化、很有想法的演员,天赋是我没有见过的好。到了今天,你的表演已经获得了很多赞誉。如果我要指导你演戏,我感觉无从开口。”
“这件事让我犹豫了很久。”
“最后我突然意识到,虽然你年轻,但你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演员。尽管我比你大了40岁,但我其实并不需要教你怎么演。”
“以前呢,我拍过很多戏剧化、冲击力强的作品。到中年后,受侯孝贤和杨德昌两位导演的影响,我开始更倾向于讲述生活。这次你们请我来做第二集的导演,应该就是看中了这一点。”
“我看了彭导演拍的第一集里的一些片段,我特别喜欢你和阿红演的母子情。可是,我觉得,按照你过去的水平,可以更深一点,再沉淀一点,更加生活化一些。”
“你既然去过天水围,现在还住在深水埗的棺材房,你应该明白我说的意思。”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会教你,我只会告诉你我的感受。”
这就是电视剧采用分集导演制的好处。
不像之前拍《神雕》时,陈诺往往在完成了自己的戏份之后,还需要等着导演剧组去拍摄其他人的部分,无形当中就拉长了拍摄周期。
现在,他拍完了第一集的戏份后,彭浩翔和张一谋正补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