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 > 第三百四十一章 网络时代,让犯罪便捷

第三百四十一章 网络时代,让犯罪便捷(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管制超过48小时,一旦出事,是要担责的。  

“我觉得问题不大。”于大章分析道:  

“昨天和对方通话的时候,已经是行动之后的两小时。”  

“要是消息泄露出去了,一小时内,那个组织的人就会全部得知雁城工业区被警方控制。”  

“两小时足够他们对这边进行切割,所以对方应该还不知道这边发生的事。”  

道理很简单。  

暗哨只有在最开始的时候,有机会发出消息。  

一旦警用干扰车靠近,便会立即断绝与外界的联系。  

再加上之后对工业区的封锁,暗哨根本就无法离开。  

既然能在两小时后打通上线的电话,就说明暗哨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有道理。”华队听到后,明显松了口气:  

“希望对方今天能出现吧。”  

看得出来,他现在顶着很大的压力。  

投入那么多的警力在工业区封锁消息,如果没将上线抓到,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那22家工厂负责人,抓到了几个?”这才是于大章来见他的主要目的。  

“当时正值上班时间,大部分负责人都在厂里。”华队答道:  

“现场确认身份的有17人,4人藏匿起来了,后来在厂内被找到。”  

“最后一人发现与工厂失联,晚上回到工业区被我们抓住了。”  

22个人都落网了…于大章听到后,心中不由得松口气。  

“有没有审出有用的信息?”他继续问道。  

“暂时没有。”华队无奈摇头:  

“他们都是单线联系,对方通过网络电话联系那些有需要的工厂负责人,具体的需求他们会在电话里协商。”  

单线联系?于大章很快发现了逻辑不通的地方。  

“那对方又是如何知道那些工厂负责人电话的?”他看着华队问道:  

“还有,对方怎么会知道哪些人有需求?”  

昨天审问那三个“脚”的时候,省厅警员特意问了有关联络的问题。  

那三个人给出的回答非常统一:只运送,其余的一概不管。  

更不会去传递任何消息。  

当时于大章还以为是“脚”的上线和工厂老板有联系,现在看来,还是想简单了。  

“贴吧。”华队解释道:  

“他们利用同城的贴吧来传递联系方式,然后在电话里谈具体需求。”  

“这个方法是七年前,有人教给最初的两个工厂老板的,然后由他们传了出去。”  

同城贴吧还能这么玩?于大章在脑中模拟了一下,觉得这个方法不太可行。  

他在上学的时候经常浏览贴吧里的内容。  

尤其是同城贴吧,是他打发无聊时光、消磨枯燥生活的地方。  

里面的内容五花八门的,贴子的刷新速度也很快。  

经常是刚看完一个贴子,等再想重新看的时候,发现已经找不到了,只能向后面翻页查找。  

如果工厂老板开了一个贴子,对方没及时发现的话,用不了多久这个贴子就会沉下去。  

总不能工厂老板什么都不干,一直在贴吧里发同样内容的贴子吧。  

“你详细说说他们是怎么用贴吧传递联系方式的。”  

此时的于大章一脸的求知欲:  

“说具体方法。”  

如果现在有外人在场,看到他们两个以这种方式交谈,一定会惊掉下巴。  

一名普通刑警和刑侦总队的副总队长这么说话,疯了吧!  

更奇妙的是,华队居然丝毫不在意,仿佛眼前站着的是和自己平级的同事。  

“选在固定时间段发布贴子,并设置好前缀。”  

华队在脑中快速措辞后,详细解释道:  

“如果有需求,他们会在周六晚上九点发布一个招聘贴,格式和前缀有固定的模式,知道内情的人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他一边说,一边拿出手机,翻看着相册里的照片,将一张照片放大后,递给于大章:  

“看,就是这个,昨天我特意在同城贴吧里找到的。”  

于大章没接,只是盯着那张照片,在心中默念了一遍上面的内容。  

招聘装卸工,早六晚十,月薪八百,全年无休…  

只看了一个开头他就明白对方是怎么分辨的了。  

就这招聘条件,穷疯了也不会去应聘。  

早六晚十,一天工作十六个小时,还剩八小时吃饭睡觉,这就相当于闭眼就休息,睁眼就干活。  

而且干的还是体力活儿。  

就这工作强度,驴都受不了,更别说人了。  

再看薪水,一个月八百…就这月薪,谁看了不咬牙。  

趴街上要饭也比这赚的多。  

后面的“全年无休”更是在挑战人的忍耐极限。  

这样的条件把那些真正想应聘的全给筛选掉了,那些逛贴吧吃瓜的人,也只会把这个贴子当成一个笑话。  

可这个贴子的最后,却偏偏留了电话号码。  

固定的发贴时间,苛刻的招聘条件…  

只关注这两点,就能精准地找到指定贴子,并看到工厂老板留下的电话号码。  

而且还不用时刻盯着,一个星期看一眼就可以。  

七年时间在雁城工业区发展了22家,相当于一年3家,从时间跨度上看,这个发展速度其实已经很慢了。  

真的很稳…于大章发现对方在每一个环节上都用了心思。  

用心细如发来形容也不为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