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200章 乱了谋划

第200章 乱了谋划(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三年前,利城郡…也就是曾经大汉东海郡之士民,恋汉威德,厌魏贪暴。  

“故推待死降将仆唐咨为主,起兵反魏。  

“结果…仆力有不逮,为伪镇东将军臧霸、伪青州刺史王凌、伪徐州刺史吕虔、伪东莞太守胡质…等魏人所败。  

“仆不得已,逃亡吴地…吴主待仆不可谓不厚,封侯拜将,此番进兵西城,更授伪征西之职。  

“然大汉天兵突至,天火骤焚,仆等退不能退,逃无可逃,唯有战与降尔。  

“吴军将士有欲与汉死战者。  

“然仆以为,汉吴本互为唇齿,有盟在先。  

“吴主却举兵与大汉争夺西城,犹若以利矛刺汉腹心,乃不义之师兴不义之战。  

“仆虽欲报恩于吴主,然更惜数千将士之性命,不欲其枉死,遂晓将士以情理,举众归义…”  

唐咨被带到赵云身前,与赵云说了一大堆话,赵云一边观察战况,一边心不在焉地听着。  

见陆上战局向好,无可观者,赵云才打断了唐咨的话:  

“唐将军可知,孙吴援军何人,今日到何处了?”  

唐咨微微一怔,道:  

“车骑将军竟能猜到吴主已遣人上援西城,真不愧为智勇双全、举世无双之将也。  

“据仆所知,吴主所遣援军乃是精锐水师五千、步卒二千。  

“由伪平北将军潘璋所统,偏将有丁奉、马忠…  

“昨日听步骘、诸葛瑾军议,二将遣使命潘璋速进。  

“还说…还说只要能拖住大汉一昼夜,则潘璋之援必至。  

“所以仆估计,潘璋、马忠诸将已至洵口…”  

唐咨将自己知道的军情一股脑全部抖漏了出来,言语之间不卑不亢,不怯不惧,表现出了一个三易其主的降将应有的素质。  

赵云严肃认真地听着。  

心里忽然有些遗憾与不满足。  

此次大汉与吴开战,带来了秘密武器,不能将吴贼潘璋、马忠一网打尽,实在有些可恨。  

然而转念一想,又开始警惕自己是不是有些贪心与轻敌。  

倘若潘璋真引精锐水师而至,将傅佥、廖化的水师阻在上游,恐怕战局又是另外一番模样。  

毕竟二将所统水师并非劲旅,船不坚、兵不精。  

六千余人,只有两千是永安督陈到从白帝城调来的,余者都是廖化在汉水上操练的新卒。  

廖化虽随关公操练过水师,但资质、威望都比较中庸,操练的水师素质是远不如白帝水师的,也不大可能比得上潘璋所统精锐。  

此战主力还是步军,只要一举夺下岸阵地,堵住北面隘口,东岸的吴军将不战自退。  

傅佥、廖化二将到底能对吴军造水师成多大伤害,却不是目前的赵云能够预料的。  

就像赤壁之战开战之前,谁也没有想到,黄盖那几艘火船竟能使曹操数千战船尽付一炬,大败而逃。  

“彼处水师由谁统领?”赵云看向吴军水师战船。  

唐咨答道:“禀车骑将军,是步骘步子山。”  

“他可在那艘楼船之上?”  

“在的。”唐咨无有不答。  

赵云凝目看向那艘三层高的中型楼船,沉吟起来。  

唐咨忽然将他思绪打断:  

“车骑将军,仆有一事容禀,步骘与诸葛瑾二将昨日军议时,说要先扣留大汉镇东…  

“今汉吴开战,车骑将军若擒住吴将,最好还是留之不杀。  

“待战事结束,再以吴国降将把大汉镇东换回来。”  

赵云瞥了唐咨一眼,对唐咨之言不置可否,道:“先帝曾与我讲过东海之事,提到过东海唐氏。”  

唐咨闻言一喜,道:  

“是了车骑将军!  

“仆东海唐氏与麋氏有旧。  

“当年昭烈帝与袁术一战,吕布趁机夺昭烈下邳,昭烈避难海西,曾到我唐氏借粮!  

“先父素知昭烈仁义有大略,献粮数千石解昭烈急难。”  

“果然如此,看来唐将军与我大汉算是有些渊源的。”赵云不动声色地安抚。  

唐咨本在忧惧三易其主会为赵云所不喜,现在知道自己性命无忧,甚至可能还有见用之时,终于是喜上眉梢:  

“几千石粮,比及故安汉将军麋公子仲自毁其家,以纾昭烈之难,实乃微末之至,不足道哉。”  

待唐咨言罢,赵云让唐咨推荐几名降将中能够委以琐事者。  

其后便命将士将他带下去休息,与一众吴国降人分开看守。  

程普之子被捆绑在外,此刻见唐咨被汉军带出,且脸上一副小人得志之态,当即破口大骂,最后更以“入你娘”等各种直白的污言秽语往唐咨远去的背影招呼。  

东面战场。  

阳群、阎芝、邓铜诸将,在唐咨率山上吴军弃甲兵而降后,便继续率得胜之师一路东向。  

由于唐咨降得太快,吴军山腰阵地的大火仍在燃烧,且有愈燃愈烈之势。  

大火东面的吴军,被爨熊所统千余无当飞军一路追杀。  

步骘本策,乃是佯败,诱汉军深入吴军腹地,最后再从中截断,将汉军四面合围。  

所以留赞几次欲引军去顶住谷地汉军的攻势,最后都被步骘驳回。  

这就导致谷地上的汉军一路深入三四里,几乎把他们左手侧山坡上的吴军退路彻底堵死,隔绝了其与山下吴军的联系。  

山腰阵地并不宽阔,吴军被爨熊追得亡命不及,拥挤踩踏、自相残杀之事无时不刻不在发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