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82章 侵略如火

第82章 侵略如火(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第82章侵略如火“安国率千骑夺高陵去了?!”刘禅一时讶然。  

他不是没想过这个可能,但这实在太过离谱,比去新丰仓烧魏寇粮草还要离谱,最后被他否决了。  

“千骑纵是能夺下城池,又如何能守?”刘禅继续问。  

杨条略显拘谨道:  

“陛下有所不知,那日天使魏兴带来陛下诏命符节后,臣便迅速命人奔走于各县汉羌豪强之间。  

“授以郡吏县君之职,与之连结,最后得步勇四千,骑勇一千,粮秣二万。  

“加之街亭已克,安定再无后顾之忧,赵护羌便留五百虎贲与我部两千羌勇守安定。  

“之后,引五百虎贲与新募汉羌勇士共五千五百步骑南下。”  

“五百步骑?”刘禅的思绪还停留在杨条募得汉羌步骑五千这则消息上。  

本以为安定没什么人呢,竟也能攒出五千步骑?  

这大汉的雪球越滚越大了啊!  

他刚出斜谷时,加上带来的两千汉中郡卒,关中也就只有两万三千部曲。  

后面先是来了四千虎贲,李丰带来三千江州军,王平带来五千陇右军,关兴又聚拢四千羌勇。  

刨除死伤将士粗略一算,如今关中竟有兵三万四五千人!  

栈道马上就修好了,粮草也不缺人运。  

俘虏的魏军进上民夫拢共五万多人,民夫直接就能用,俘虏打散后看情况至少也有一半能用。  

羌王继续道:  

“是的陛下,是有五千汉羌勇士。  

“本是为了设伏引匈奴来袭,但匈奴却不中计,于是安国才改变策略,决定冒险擒王。  

“其后又让赵护羌继续率部沿泾水南下,以为接应,防止奇袭失败,退无所据。  

“但没想到竟一举成功,于是安国便引虎骑一百,匈骑五百,我部羌骑五百东奔。  

“说若能联合赵护羌袭夺魏寇渭水粮道的高陵城,那么只待丞相陇右大军一到,便有夺下长安的可能。  

“最不济,也能逼得郿坞魏寇退军。”  

“竟是如此吗?”刘禅终于恍然大悟,难怪郿坞魏军退了!  

这是关兴预料到赵云陈仓之围必然能解,渭水南岸的张郃部曲必然自溃,郿坞魏军见状必然惶恐,最后才借着骑兵的高机动打一个信息差,反应不可谓不快!  

又或者说这是关兴与赵统的早有预案!  

否则何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做下决定?又果真逼得郿坞魏军烧堡而退?  

“子龙将军,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是去接应安国,进围长安,还是说派人让安国撤军?”  

丞相陇右未克,司马懿又是个兵贵神速所向无前的,这是刘禅收起贪心激进的原因。  

但如今关兴与赵统又似乎对长安有些想法,这使得刘禅再次犹豫起来。  

然而赵云也是踌躇了起来:  

“陛下,安国与混壹若是果真能夺得高陵,我五丈塬大军再速速进军细柳,与高陵成掎角之势,或许真有一战定长安之可能。  

“高陵左依泾水,南临渭水,若有三万大军屯于高陵,即可断长安粮道,逼得司马懿大军至高陵以东的新丰就食。  

“他千里奔袭,来得仓促,必不带攻城器械,临时打造,则需用时一月,安国与混壹在高陵守一月应该不难,但…”  

“但什么?”刘禅一滞。  

赵云沉默数息,最后摇摇头:  

“但…这有些冒险,我五丈塬大军若是进驻细柳扎寨,司马懿大军一至,必不会选择攻高陵城,而是会来打我细柳营。  

“我五丈塬须留守万人殿后,护泾渭二水粮道需留八千,细柳最多只有万人可用。  

“届时,司马懿必对我细柳营狂攻不止,万一撑不到丞相陇右大军来援,便会被各个击破,先前积累的胜果与士气便要有所损失。”  

刘禅犹豫着点点头。  

他听明白了,打下长安的机会不是没有,但风险与机会并存。  

风险很大,但机会也不小。  

不是刘禅贪心,他先前被董允那么一说,都已经收心了!  

只是万万没想到,关兴跟赵统竟去堵长安粮道了!  

再加上如今曹军士气大丧,孙权或许马上就要发难,此刻大概真的是争夺长安千载难逢的机会!  

任谁都要犹豫再三的。  

毕竟等将来曹魏缓过气来,那么长安攻防战必是迁延日久,几年十几年打不下来都有可能。  

就像合肥之于孙权,久夺不下,最后彻底把东吴拖垮了。  

然而风险摆在那里,就连赵云都如此踌躇,这让刘禅这么个不懂军事的怎么敢轻下决心?  

“这样,朕速速给丞相去信,让丞相做决定如何?  

“若丞相能在司马懿进关中前回信,我们就按丞相意思办。  

“若丞相回信未至,而司马懿大军已出峣关,入蓝田,则命安国与混壹率军退回安定,如此可行否?”  

赵云思索再三,刚要点头,然而却又想到了什么:  

“陛下,若如此,则我五丈塬大军应立即追上前去。  

“一是将从郿坞撤退的魏寇逼回长安,不给他们反应的时间。  

“二是立即占据细柳立寨,与高陵成掎角之势,使长安魏寇不敢出城骚扰安国的高陵。  

“一旦探到司马懿进军蓝田,先掩护安国撤军安定,我细柳营再从容撤回五丈塬。  

“如此便可保万无一失。”  

刘禅不假思索地点头:“便依子龙将军的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