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70章 最后一战

第70章 最后一战(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陛下,安国从岐山带出来的似乎不全是战马,好像还有牛?”赵广有些惊讶。由于岐山山脚距此三十余里,之前只能看清有两团人在对峙。  

而随着关兴向东南行进,影子却是越发清晰起来。  

刘禅眯着眼睛使劲看,似乎确实有些牲畜的影子不像战马。  

“带牛来…难道安国根本不是想去袭击粮队,而是想以火牛阵冲击魏寇或匈奴?”刘禅眼前一亮。  

战场上但凡出现牛,那必然是火牛阵无疑,不然带牛干甚?  

“火牛阵?”赵广闻之一愣,随即想到父亲给他讲过的田单复国的故事。  

齐国田单暗中收集一千多头牛,牛角绑上利刃,牛尾绑上稻草,牛身披上毯子淋上油脂,而后将牛点燃。  

一千多头武装过的火牛因疼痛而疯狂奔向燕军,横冲直撞。  

身上的火又延烧到燕军帐篷木寨,烧出一片火海,燕军惊恐大乱。  

最后跟在牛群之后的齐国将士杀入营寨,大败燕军。  

“可是安国这牛…未被藏起,匈奴与魏寇难道全不设防?”赵广疑惑问道。  

刘禅也不懂,揣测道:“匈奴或许未曾读过我们汉人的史书?”  

这年代不是谁都有资格读史书的,都是宝贝,各家族都藏着揶着。  

司马懿家一本《汉书》传家,关羽更是抱着一本《春秋》读了大半辈子,足可见史书珍贵。  

赵广顿时恍然,连连颔首:  

“陛下言之有理,是臣太过想当然了。  

“莫说匈奴,便是臣能接触到的《左传》《春秋》,都未记载田单复国故事,这火牛阵还是臣父兄给臣口述的。”  

刘禅闻言轻轻点头。  

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历史的。  

田单复国出自《史纪》,而《史纪》是禁书。  

昭烈或许私下里给赵云看过部分故事,但绝不可能任其抄录。  

再者,这年头抄书实在不易。  

昭烈崩前,丞相抽空给阿斗抄了一遍不算多的申、韩、管子、六韬。  

结果送书的人送到半路弄丢了,也不知是被偷了还是怎么。  

后面又隔了一年多,丞相才又给阿斗送来这几本书。  

不多的书尚且如此,更别提《史纪》这样的鸿篇巨著,不积几年之功不可能抄完。  

当然了,除春秋、左传这种努努力还有机会看到的史书外,很多家里出过将军的家族,会在幸运地亲临或听闻到一些战役战略后,将之记录下来。  

或是口口相传,或是简牍抄录,其后一代代积累传承,最终成为家族长盛不衰的不传之秘。  

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曾任东汉的征西将军,始祖司马卬更是被项羽封为殷王。  

司马懿能在军事上能有这么高成就,与其家族几百年积累的军事知识与经验脱不了关系。  

而如今魏国的豫州刺史贾逵也是能文能武,按史书记载,则是其祖父口授兵法数万言。  

如此想来,那刘豹虽然汉化,怕也未必能听闻什么火牛阵的。  

然而想到此处,刘禅不知为何居然莫名有些心情激荡起来。  

作为一个不合格的历史爱好者,他虽只勉强记了些最精彩最为人称道的战略战役战术。  

两千年历史的精华,某些方面大概比得上司马家族几百年传承了吧?  

领军作战的细节他确实不清楚,昭烈也没教。  

但身为天子,能知道些大略、会化用些奇计,难道还不够?  

就比如眼下,虽不知魏军是否真会火攻,但防备总是没错的。  

毕竟若非自己恰巧有那么些历史记忆在,董允、邓芝、宗预岂不是真就一点防备也无?连同军中八九名校尉几十名司马同样没有提出建议。  

想到将防火之事忽略的汉家将军们,又加上赵广刚刚问难道匈奴人不会设防,穿越刚满一月的刘禅有些回过神来。  

他先前过分地以己度人,把所有人都想得过分“博学”,以为所有人都能面面俱到。  

但是在这个各种知识与经验全为极少数人垄断的时代,怎么可能人人都是司马懿?  

一念至此,刘禅心中忽然升起某种奇怪的念头:或许张郃不会来袭,只是自己太过谨慎,毕竟还是保住陇右更重要。  

旋即立刻将这个念头掐死。  

若能把自己败回斜谷,则张郃救援陇山立时畅通无阻。  

黄昏。  

关兴千余骑已至魏军近日所开道路以北十余里,似乎随时要对开路的魏军进行冲击。  

见到大汉千余骑突至,魏人开始组织几千甲士列阵以待,保护今日在彼处开路的人马安营扎寨。  

匈奴骑兵仍隔着二十里左右的距离遥遥相望,没有阻止汉骑去袭击的意思,很有战略定力。  

见此情状,刘禅一时也不知这是南匈奴左贤王刘豹的决策,还是那位护匈奴校尉吕昭的决策。  

据降者说,那位护匈奴校尉吕昭并没有与南匈奴待在一起,而是自己带了两千平阳郡卒,随毌丘俭、令狐愚一起护粮开路。  

夜幕降临。  

关兴千余骑在荒野上燃起篝火。  

南匈奴两千余骑同样燃起篝火。  

郿坞开路的魏人就地安营扎寨,毕竟已离开郿坞三十余里,不可能再回去过夜。  

而驻扎在宗预、邓芝西面往东北开路的另一拨魏人,则了约一个时辰回到营寨。  

大概是所开道路距那座营寨尚近之故,毕竟重新安营扎寨也须一两个时辰,再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