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8章 不世之功 不下于人

第18章 不世之功 不下于人(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西县。  

此地距祁山堡只有四十里,若轻兵疾行,不消两个时辰便至。  

张郃在拨了一万人马给郭淮之后,便只剩了四万人马。  

但陇西太守游楚,在围城的吴懿退军之后,又带了五千郡卒与三千羌勇于此与张郃会师。  

于是乎西县便有四万八千魏军。  

在太阳刚刚翻上陇山时,张郃大军拔营。  

然而行不二里,南面飞来一员觇骑,神色大为慌张。  

“右将军,祁山堡之围撤了,诸葛亮退军了!”  

张郃大惊下马。  

“怎么会撤了?祁山堡如今在谁手中可曾探明?!”  

“禀将军,仆登高远远望见祁山堡撤围后便打马而回,并不知晓!”  

“再探!”  

待觇骑离去,张郃止住惊色吩咐左右:  

“命费曜、戴陵、游楚、牛盖各率五千人,携五日干粮,弃了辎重速速行军!  

“务必衔尾追住诸葛亮!  

“我领三百骑先行一步!”  

“唯!”数名亲兵领命离去。  

一刻钟后,大军动了起来。  

张郃吩咐布置完后军事宜,其后勒马旁走,将自己此次上陇山带的三百骑全部点出,打马向南奔驰而去。  

自前日郭淮领着两万余人轻装简行,沿渭水东下之后,这位大魏右将军便不断派熟悉陇右之人骑马南下,想让他们偷偷往堡中传递消息,命堡中守将再多守几日,拖住诸葛亮。  

万万没想到,先前派去的全部一去不返,不知死活。  

等后面再派,祁山堡已被诸葛亮几万人马围得水泄不通,竟是一条消息都传不进去。  

便是想在远山上打旗帜给堡中守将高刚报信,却也被早就在祁山堡周围丘山等待的蜀骑远逐而走。  

原本张郃最担心的事,就是堡中守将高刚见诸葛亮大军南下,不知陇右情状究竟如何,直接献堡而降。  

然而祁山堡却守了两日未降,于是张郃的心放了下来。  

能守两日,便能守三日,四日。  

事实上,在郿坞分兵时,这位右将军便看到了蜀军在斜谷口的大营。  

彼处似乎有四五万人马,然而上陇之后,竟发现诸葛亮手下又有四五万。  

可蜀国不可能养这么多兵。  

于是他断定,斜谷必是疑兵,列柳几是空城。  

而只消拖住三日,郭淮两万人马便能分出少许与陈仓道上的列柳城相拒,之后大部继续南进,必能出于诸葛亮之后!  

届时,两面夹击之下,蜀寇军心必溃,诸葛亮必一举成擒!  

这也是为何张郃一直纵部缓行的主要原因。  

不过是想让祁山堡再多拖住诸葛亮一日,好让郭淮出于敌后之策万无一失。  

心思重重又行了十几里,又一骑打马自祁山方向朝张郃三百骑而来。  

“右将军,祸事了!祁山堡已经被蜀寇夺下了!”  

“什么?!”张郃这下是如遭雷击。  

刚才打马南行路上,他一直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十有八九只是诸葛亮害怕再不走就会被自己衔尾追击,所以才会在天未亮时仓皇拔营而走。  

谁曾想?!  

“高刚误我!”张郃大怒,须发皆耸。  

祁山堡可以说是整个陇西最为易守难攻之地,没有之一,怎么可能在一两日就被攻下?  

只能是高刚举堡献降!  

他怎么能举堡献降?  

他难道不要妻子儿女了吗?!  

如此一来,我的不世之功不就要泡汤了?!  

即使张郃一辈子谨小慎微,忠于职事,临了临了终于独自领军大胜一场,终于证明了自己,但随即又有郭淮献不世奇策,于是这种在死前立下不世之功的执念便开始萌生。  

他从来不是害怕晚节不保之人。  

毕竟在大败马谡之前,他一直被督来遣去,根本无节可言。  

就连同为降将的张辽,都曾持节督他出来打仗!  

他只觉不忿与羞耻。  

他确实想以不世之功来证明自己。  

都是降将,我绝不比张文远差!  

然而如今祁山堡竟被拿下,他的不世之功似乎在离他远去。  

这种强烈的期待感即将破灭的感觉是极让人疯狂的。  

距祁山堡还有五六里时,他打马奔上一座矮丘,远望祁山。  

这座祁山他没来过,但听郭淮细细说过。  

此堡凿山为城,内里中空,可容三四千人。  

而山上又建碉楼与城围,几与城池无异,又可容数千人。  

堡内更有地道直通地下暗河,所以水源无忧。  

唯一的问题就是堡中薪柴未必有多少,一旦屯戍过久,没了薪柴,就要吃生粮,会极大消耗士气。  

但话又说回来了,万一堡中真守了五六千人马或者更多,你不派个两三万人将整座堡垒团团围住,建立营垒,挖出壕沟,  

那人家派个几千人集中突击,时不时出来骚扰你,又或几千人冒着拼掉几条人命的代价一起出来伐薪抢柴,你是如何也拦不住的。  

祁山被夺,张郃虽然憋屈,但到了此时也稍稍冷静一些了。  

堡中究竟留了多少人马,他无缘得知,若是轻骑冒进,被堡中守将出来截了归路,  

又或者堡中守将料到自己身后有步军轻装疾进,趁军中无人指挥出来急攻,少不得要损失些人马。  

到时候才是进退维谷。  

想到这,他当即唤来亲兵,派了三十余骑继续南下,去知探诸葛亮大军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