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异姓王爵,老侯爷拒旨(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边城,镇北候府前。
百姓汇聚,围在一旁。
朝廷来使停在门前。
中门大开,镇北候身披甲胄,率领三个老仆与一个女娃娃迈步而出。
客院里,玄明没打算出去。
只让三小只代自己出面。
这些日子镇北候调查之事,他或多或少地关注了一些,何况白素英也给他递了消息。
这位柳教圣女也对朝廷心存不满。
正因如此,他已知晓部分真相。
老皇帝不负初登基时的英明神武,变得昏聩心狠,将君臣相宜两百年的镇北候利用得彻底,怎能不令人失望?
玄明不想跟中枢之人相见。
反正他是方外之人,理由多得是。
加上他是练神,朝廷也不敢逼迫。
玄明会留到今日,也是想看一看最终结果。
大门口,见到模样大变的镇北候,百姓们反应不一,有些倒吸凉气,有些目瞪口呆,有些忍不住掐了同伴一把,旋即议论纷纷。
“怎么短短两天没见,侯爷成了这般模样?”
“还能咋滴,家人全战死了,换谁受的了?”
“咱们边城谁家没死人,可都没镇北候惨,男女老少都死绝了,个个为国尽忠。”
“说起来,朝廷这次真是缺大…你捂我嘴干啥。”
马车里,朝廷来使耳朵好使。
听着边城百姓们的反应,他有些坐蜡,就知道这一场不是什么好差。
否则,怎么可能轮到他。
可谁让五大监里自己排名最末。
主动走出马车,怀锦公公轻甩拂尘,尖声道:“肃静!”
声音清晰入耳,在场百姓皆静。
“镇北候见过上使。”
老侯爷抱拳,弯腰行礼。
宰相门前七品官。
何况是皇帝身边宦官。
对方又是朝廷使者。
代表皇上而来,他更得恭敬。
至于百姓议论声。
以前,他或许会管。
眼下,却是不想管了。
怀锦公公不敢怠慢,侧身只受半礼,又躬身还了全礼,才下了马车,被请进候府。
中门大开,没有关闭。
怀锦公公例行问候了镇北候身体状况,后取出升旨,公事公办。
“奉天承运,遵地成德,镇北候陆公明戍守边疆两百余载兢兢业业…”
伴着怀锦公公诉说。
圣旨大放光华,一个个文字飞出,在半空熠熠生辉,金光璀璨,彰显皇权。
客院里,听到朝廷封赏,玄明抚须微笑,还算满意。
老皇帝虽临死前来了一把骚操作,但挑选继承人的眼光不错。
新皇有些胸襟气度。
直接将镇北候升爵为镇北王。
跨越公爵,异姓封王!
这是天大待遇。
神朝爵位不可轻封。
每个爵位都代表一份朝廷气运。
王爵,非练神不可担任。
换句话说,倘若有修者看到练神门槛儿,一份王爵砸到头上,加上以往气运积累,便有足够底气冲击练神境。
大玄神朝王爵多为皇室子弟。
异姓王爵凤毛麟角。
新皇确实是大手笔。
也确实为赏赐花了心思。
连带镇北候战死之人都得到册封,按照功勋大小,或被册封为鬼神,或是主神辅官。
这可便宜了天池山神、粟江女神、太乙救苦天尊与勾陈大帝。
连玄明与众神以及其他镇北军将领都有册封,战死家属也得到丰厚抚恤。
比如,玄明被册封为天地院二品客卿真君,不用干活,就能享天地院供奉,必要时甚至能调动天地院部分力量。
一品客卿,三花道修才能担任。
又如,勾陈神君晋升大神之事没有瞒着,朝廷特意将其册封为北地战神,执掌北地兵戈战事,可招募三万神兵。
这是朝廷对大神的拉拢。
毕竟,神道既与人道相连,又独立于人道之外,神朝能拿捏鬼神,可无法左右大神。
太乙救苦神被册封为北地太乙救苦神君;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被册封为北地土伯;赤帝神道法身也得到朝廷承认,成为正神。
玄明看不惯老皇帝,可不会跟赏赐过不去,他在神朝长城上出了大力,这是他与众神应得的,干嘛不拿?
说起来他护的是大玄百姓。
大玄皇主不过是百姓选定的共主而已,自己接受的是百姓谢意。
候府前院。
宣旨并不顺利。
当金光重新凝聚成圣旨卷轴。
镇北候没有如大家预料那般接受旨意,对着悬浮半空的圣旨行了一礼后,他表情复杂,语气沉重道:
“陛下厚爱,本不该推辞,只是老臣年事已高,已经打不动仗,也不想打了。
老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同时向朝廷乞骸骨,恳请陛下允臣辞官告老…”
镇北候情深意切。
语气里有对朝廷掩饰不住的失望。
怀锦公公错愕。
随行将士吃惊。
百姓们哗然大作。
没想到忠心耿耿两百多年的老侯爷会拒绝册封,拒绝上意。
他们想告诉自己这是假象。
可看到老侯爷摘下头盔,放在地上,又颤颤巍巍起身,亲手脱下一身盔甲。
寓意卸甲归田。
可见老侯爷决心已下。
跟百姓们相比,将领们与怀锦公公等少部分知晓内幕之人清楚。
老侯爷如此,一方面是对
百姓汇聚,围在一旁。
朝廷来使停在门前。
中门大开,镇北候身披甲胄,率领三个老仆与一个女娃娃迈步而出。
客院里,玄明没打算出去。
只让三小只代自己出面。
这些日子镇北候调查之事,他或多或少地关注了一些,何况白素英也给他递了消息。
这位柳教圣女也对朝廷心存不满。
正因如此,他已知晓部分真相。
老皇帝不负初登基时的英明神武,变得昏聩心狠,将君臣相宜两百年的镇北候利用得彻底,怎能不令人失望?
玄明不想跟中枢之人相见。
反正他是方外之人,理由多得是。
加上他是练神,朝廷也不敢逼迫。
玄明会留到今日,也是想看一看最终结果。
大门口,见到模样大变的镇北候,百姓们反应不一,有些倒吸凉气,有些目瞪口呆,有些忍不住掐了同伴一把,旋即议论纷纷。
“怎么短短两天没见,侯爷成了这般模样?”
“还能咋滴,家人全战死了,换谁受的了?”
“咱们边城谁家没死人,可都没镇北候惨,男女老少都死绝了,个个为国尽忠。”
“说起来,朝廷这次真是缺大…你捂我嘴干啥。”
马车里,朝廷来使耳朵好使。
听着边城百姓们的反应,他有些坐蜡,就知道这一场不是什么好差。
否则,怎么可能轮到他。
可谁让五大监里自己排名最末。
主动走出马车,怀锦公公轻甩拂尘,尖声道:“肃静!”
声音清晰入耳,在场百姓皆静。
“镇北候见过上使。”
老侯爷抱拳,弯腰行礼。
宰相门前七品官。
何况是皇帝身边宦官。
对方又是朝廷使者。
代表皇上而来,他更得恭敬。
至于百姓议论声。
以前,他或许会管。
眼下,却是不想管了。
怀锦公公不敢怠慢,侧身只受半礼,又躬身还了全礼,才下了马车,被请进候府。
中门大开,没有关闭。
怀锦公公例行问候了镇北候身体状况,后取出升旨,公事公办。
“奉天承运,遵地成德,镇北候陆公明戍守边疆两百余载兢兢业业…”
伴着怀锦公公诉说。
圣旨大放光华,一个个文字飞出,在半空熠熠生辉,金光璀璨,彰显皇权。
客院里,听到朝廷封赏,玄明抚须微笑,还算满意。
老皇帝虽临死前来了一把骚操作,但挑选继承人的眼光不错。
新皇有些胸襟气度。
直接将镇北候升爵为镇北王。
跨越公爵,异姓封王!
这是天大待遇。
神朝爵位不可轻封。
每个爵位都代表一份朝廷气运。
王爵,非练神不可担任。
换句话说,倘若有修者看到练神门槛儿,一份王爵砸到头上,加上以往气运积累,便有足够底气冲击练神境。
大玄神朝王爵多为皇室子弟。
异姓王爵凤毛麟角。
新皇确实是大手笔。
也确实为赏赐花了心思。
连带镇北候战死之人都得到册封,按照功勋大小,或被册封为鬼神,或是主神辅官。
这可便宜了天池山神、粟江女神、太乙救苦天尊与勾陈大帝。
连玄明与众神以及其他镇北军将领都有册封,战死家属也得到丰厚抚恤。
比如,玄明被册封为天地院二品客卿真君,不用干活,就能享天地院供奉,必要时甚至能调动天地院部分力量。
一品客卿,三花道修才能担任。
又如,勾陈神君晋升大神之事没有瞒着,朝廷特意将其册封为北地战神,执掌北地兵戈战事,可招募三万神兵。
这是朝廷对大神的拉拢。
毕竟,神道既与人道相连,又独立于人道之外,神朝能拿捏鬼神,可无法左右大神。
太乙救苦神被册封为北地太乙救苦神君;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被册封为北地土伯;赤帝神道法身也得到朝廷承认,成为正神。
玄明看不惯老皇帝,可不会跟赏赐过不去,他在神朝长城上出了大力,这是他与众神应得的,干嘛不拿?
说起来他护的是大玄百姓。
大玄皇主不过是百姓选定的共主而已,自己接受的是百姓谢意。
候府前院。
宣旨并不顺利。
当金光重新凝聚成圣旨卷轴。
镇北候没有如大家预料那般接受旨意,对着悬浮半空的圣旨行了一礼后,他表情复杂,语气沉重道:
“陛下厚爱,本不该推辞,只是老臣年事已高,已经打不动仗,也不想打了。
老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同时向朝廷乞骸骨,恳请陛下允臣辞官告老…”
镇北候情深意切。
语气里有对朝廷掩饰不住的失望。
怀锦公公错愕。
随行将士吃惊。
百姓们哗然大作。
没想到忠心耿耿两百多年的老侯爷会拒绝册封,拒绝上意。
他们想告诉自己这是假象。
可看到老侯爷摘下头盔,放在地上,又颤颤巍巍起身,亲手脱下一身盔甲。
寓意卸甲归田。
可见老侯爷决心已下。
跟百姓们相比,将领们与怀锦公公等少部分知晓内幕之人清楚。
老侯爷如此,一方面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