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 > 第一章 经阁老道,观经破境

第一章 经阁老道,观经破境(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浮云山。  

山高林密,气势恢弘。  

云海如烟缭绕,霞光似水浮沉。  

晨钟响起,惊醒禽兽,唤醒众道。  

砍柴、担水、洒扫、诵经…  

大小道士各有其事,各自忙碌。  

求真观,藏经阁一楼。  

白发老道埋首经卷。  

旁若无人地誊抄、品读、参悟。  

入阁的年轻道士们看到老道,不管心中如何做想,面上都恭敬行礼。  

或遥遥一拜,或躬身作揖。  

有些态度敷衍,有些动作认真。  

有些漫不经心,有些真心钦佩。  

皆因老道是观中奇人。  

他是上代掌教幼子,却天生有缺,痴傻数十载。  

五年前,上代掌教仙逝。  

老道大受刺激,竟清醒过来。  

本以为他否极泰来,从此安稳无忧,哪怕年龄较大,骨骼老化,气血衰败,可有前任掌教遗留福泽,迈入第一境,阴阳相济,百病不生,延年益寿应当不成问题。  

哪想到他竟迟迟无法入道。  

普通人遭遇此事,恐怕早就得过且过,可他求道之心却甚坚。  

不仅迅速扫去心中阴霾,从此还常居藏经阁,吃喝拉撒都在此地。  

五年如一日,翻阅经卷,研读道藏,知行合一,风雨无阻。  

即便是冬日,翻经之余,都哆嗦手指,执笔书写。  

观中弟子对其褒贬不一。  

部分认为他自不量力,应该认清现实,好好享受余生,莫要胡乱折腾。  

部分认为他道心如铁,是虔诚求道者,虽是凡夫俗子,但心境超然。  

众人如何作想,玄明并不关心,两世经历与数年打磨早就令他能淡然地面对外界各种看法。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阅道经。  

时间如水,缓缓流淌。  

残阳西落,一日过去。  

众道散去,唯白发老道依旧伏案品卷,专心致志,心外无物。  

———  

明日初升,阳光驱散黑暗。  

当守阁道士推开大门,发现老道依旧观经,桌案上灯油耗尽,明显又熬夜时,他不由叹息,走上前去,忧心又无奈道:  

“师叔,您又不听劝,趁我离去后,偷偷熬夜观经。”  

“您已至花甲之年,当以身体为重,翻阅道经,不急于一时。”  

“身体康健,才更长久。”  

感受到识海中那缕气机终于变动,玄明放下经卷,扶着桌案,慢悠悠起身,挥手拒绝道人搀扶,慢慢踱步至门口。  

见这倔强老头终于听劝一回,没像以往那般一意孤行,守阁道士大喜。  

紧走几步,凑到门前,他壮着胆子道:“师叔,要不师侄先命人给您准备斋饭,等您用过,好去休息,养足精神,再来观卷?”  

摆了摆手,玄明平静道:“不急,时机已至。”  

时机?  

什么时机?  

守阁道士一头雾水。  

这时,玄明迈步出阁。  

这是五年来,他初次走出这里。  

此时,东方朝阳初升,西方明月将沉,日月交泰,昼夜交替,阴阳转换。  

仰望苍穹,玄明福至心灵。  

识海一道气机弥漫而出,平地起风,围其旋转,他白发飞扬,灰衣道袍猎猎,竟凭空漂浮,离地三尺。  

苍穹之上,日月齐辉。  

各自降下一道玄妙气机。  

朝阳紫气与太阴月华涌入玄明体内,他身上气息逐渐玄妙,气势节节攀升。  

风起云涌,大量灵机奔腾,如百川归海般进入玄明体内。  

一条条经脉被贯通,腐朽身躯被滋润,褶皱肌肤变得红润,佝偻脊梁变得挺拔,玄明由内而外地蜕变。  

体内法力激荡,体外春风化雨。  

守阁道士目瞪口呆。  

准备入阁的年轻道士大惊失色。  

感应到气机,数道身影掠空而来,正是求真观掌教与几位长老。  

瞧着正破境的老道,他们错愕之余,立刻吩咐弟子们莫要出声打扰,亲自掠阵,为其护法。  

对这些,玄明暂不知晓。  

他沉浸在天地造化中,陷入传说中的顿悟之境,数年观经之所得,犹如滔滔江河奔腾不息,与识海那缕玄妙气机相融。  

改变其根骨,提升其悟性。  

对天地万物,老道看得更分明。  

顿悟持续一个时辰,等异象消失,他落地睁眼,形象大变。  

鹤发童颜,仙风道骨。  

感受到自身变化,老道朗声大笑。  

“五载翻经悟道,终在今日入道。”  

不仅入道,还跨过第一境,迈入第二境,根基稳固,道气精纯。  

掌教玄虚道人带领众长老上前,一张方正脸上满是喜气。  

“恭喜师兄成功入道,自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恭喜师兄顺利入道,从此天地宽广,万象更新。”  

在场众弟子亦立即行礼。  

“恭喜师伯(师伯祖),成功入道。”  

玄明笑容和善,稽首还礼。  

“多谢诸位师弟师侄护法。”  

总在外面站着不是事,玄明邀请掌教师弟与众长老入经楼详谈。  

———  

藏经阁一楼,众道分坐。  

掌教玄虚子率先开口。  

“前贤多晚达,莫怕鬓霜侵。”  

“师兄大器晚成,入道即至第二境,可喜可贺。”  

“从今以后,我求真观又多一位有道真修。”  

众长老又一番恭贺。  

客套过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