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隋朝的棋局 > 第八百一十六章 百济灭国

第八百一十六章 百济灭国(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两天后,隋军装配了一架重型投石机,有了新罗的经验后,隋朝对征服百济有了更深的体会。  

新罗统治对百姓残酷压榨,隋军干掉新罗统治者后,推行平民策略,反而赢得了底层百姓的广泛支持,隋军所到之处秋毫不犯,受到了新罗百姓热烈欢迎。  

百济更甚,实施三税一,既要维持统治者的奢靡生活,还要维持庞大的军队开支,这一切都只能从百姓头上刮取。  

扶余皇室和贵族们对百姓的压榨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山一般的税赋和军费分摊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只得把子女卖给贵族维持生计。  

隋军的策略便逼迫百济投降,然后再干掉百济统治者,留下其百姓。  

事实证明,无论新罗还是百济的百姓对大隋的认同性很强,都以成为大隋子民为荣,只要把语言和习俗慢慢改过来,半岛同化就会成功。  

目前隋朝对新罗百姓的税赋是二十税一,比之前新罗统治者五税一宽松得多,而且税赋和语言习俗挂钩,穿汉服、说汉语,税赋还能进一步得到减少,最终和大隋百姓一样,取消户税,三十税一。  

隋军也改变策略,开始用逼降的方式攻破百济都城。  

泗泚城外,一架怪兽般的重型投石机缓缓推进,它能将两百五十斤的铁火雷投到两百五十步外。  

在投石机前方,还有装有轮子的巨大挡板,也一起推动。  

投石机渐渐抵达一百五十步左右,城头上顿时箭矢如雨,密集的箭矢射向投石机,可惜都被挡板全部挡住,挡板上密密麻麻插满了箭矢。  

“准备,点火!”  

三名壮汉抱着像巨型南瓜一般的大型铁火雷放在投兜上,火绳被点燃,嗤嗤燃烧,渐渐烧到了红线,随着一声令下,投石机骤然投出。  

大型投石机抛竿划出一道高高的弧线,黑黝黝的铁火雷向城头飞去,这次标注的发射红线更加靠内,主要保证铁火雷能在空中爆炸。  

而隋军选的时间正好是中午,全城人都能听见。  

“轰隆!”  

两百五十斤的铁火雷在城池上方骤然爆炸了,俨如天崩地裂般爆炸让整个都城都在颤抖,城头上距离爆炸最近的数百士兵被活活震死,而其余数千士兵大部分都被震晕过去,少数士兵捂着耳朵倒地痛苦呻吟。  

正在王宫内激烈争论的数百贵族被巨大的爆炸声震慑住了,所有人都惊恐地望着殿外天空中巨大的火球。  

“天啊!”数百贵族纷纷面朝火球跪下,痛苦哀鸣,这样的隋军他们怎么打得过?  

好一会儿,武王扶余璋无力垂下头,“投降吧!”  

隋军的巨型铁火雷爆炸俨如两颗原子弹对日本的震慑,百济贵族们吓破了胆,开城投降了。  

武王扶余璋走在最前面,脖子上挂着印玺,带着数百名皇族和贵族出城投降。  

紧接着是放下兵器的数万士兵,罗士信随即下令将贵族们全部押走,大军进城,接管了百济都城。  

成立熊津大都督府,罗士信兼任大都督,裴世清出任长史。  

大都督府以大隋天子的名义下令,废除百济民众的一切苛捐杂税,田税改为二十税一,又下令将权贵府中的奴隶全部赦为平民,让他们回到父母身边。  

一时间,百济各地欢声如雷。  

对民亲善的同时,也加紧了对贵族权贵的清算,包括皇族、贵族、大臣、名望世家、主将将领等等,共计两千余人。  

在月黑风高之夜,将他们送上船出海,两天后便在海面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和新罗一样,留下来贵族女子们则许配给了准备长驻的隋军士兵。  

数百名底层的百济小吏得到重用,他们出身卑微,但都能说汉语,用汉字,他们皈依为隋民后,成为各地次官,辅助隋朝派来的主官。  

百济数万士兵则改为屯田军,在北部汉江南岸一望无际的旷野里屯田,屯田三年后可以释放回家,也可以把家人接来一起屯田。  

四月中旬,近五百艘万石大船返回大隋,船内满载着新罗和百济夺取财富,主要来自国库、王宫、皇族和贵族府以及王公大臣府中。  

五月初,洛阳皇宫御书房内,天子萧夏正在听取枢密使张亮的汇报。  

张亮躬身道;“启禀陛下,新罗和百济已先后拿下,接下来是不是需要增兵,再一举拿下高句丽?”  

萧夏沉吟一下道:“朕想了解一下高句丽这这些年的变化,辽东总督府有没有报告?”  

启禀陛下,暂时没有报告,但年初有个辽东官员回来办事,倒是和微臣聊了不少高句丽的情况,他说这两年高句丽农业倒不错,但其他方面则一落千丈,以前高句丽弓箭射程一百五十步,现在一百步都不到了,主要是军器工匠被我们截留,现在高句丽只能靠图纸来造兵器,但经验和技术都不行。  

以前高句丽有铁矿,现在没了,举国都严格限制用铁,农具全是木制,五户百姓合用一把菜刀,不光铁没有了,铜也被收刮一空,连钱也是用布钱,加上百济,新罗两国对它严格封锁,高句丽过得很艰难,人口基本上没有增长。”  

“但我们和高句丽依然有贸易往来。”  

“有往来,但我们这边严格限制,铜铁等战略物资不会给他们,主要是一些药材和日用品,它则输出人参,黄金和粮食。”  

“高句丽还能出口粮食?”  

“陛下,他们人口不到两百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