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星辰诀(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夜已深了。  

叶凡仁却扎着马步,站在自己的院子里对着井边的枣树不断重复着相同的动作。  

拔剑!  

每天拔剑一千次,这是千钰峰给他下的任务。  

千钰峰曾说过,他的剑共有十三式,拔剑是其中最简单、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式。  

看着夜空上洁白无瑕的圆月,叶凡仁叹了口气,擦了擦头上的汗水。  

终于用了数个时辰,完成了一千次拔剑的任务。  

下午刚刚被方图狠狠的操练了一次,如今又拔剑一千次,两只手臂早已酸痛不已,完全失去了知觉。  

忍着酸痛在井边简单的冲了个凉水澡,洗掉满身的臭汗,叶凡仁一头扎在床上。  

此刻的他虽然很疲惫,但却丝毫没有睡意。  

从金丝袋中取出从长老阁带回的布袋,叶凡仁将里面的东西统统倒了出来。  

一块弟子令牌,十颗下品灵石,三本古籍和一枚被蜡封起来的小凝气丹。  

将弟子令牌、灵石和小凝气丹重新收入金丝袋中,叶凡仁将三本古籍一一摊开。  

引灵经上册、渡仙道经上册、星辰诀上册。  

这是三部基础功法,而且都只是上册。  

前两本是洪荒世界中最常见的功法,经过一代代修士完善和检验,如今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大众化功法。  

几乎寻常宗派都能找到。  

而星辰诀则是七星宗开山祖师所留,是七星宗独有的功法,不如前两者有名气,但威力却强很多。  

长老阁之所以给入门弟子三部入门功法,就是让他们自己抉择。  

而且会郑重警告新入门的弟子,基础功法只能择一而学。  

功法不同于武技,是修士用来提升境界,打通身体宝藏,吸纳天地灵气的法门,一生只能修习一种,因为不同功法之间会互相冲突。  

看着面前的三本功法,叶凡仁陷入了沉思。  

引灵经和渡仙道经毋庸置疑,是修真界最被认同的入门功法,属于大通货,基本九成的修士都会选择这两本之一。  

而星辰诀则是七星宗开山祖师所留,属于七星宗的不传之术。  

这本功法比较特殊,前期倒还没什么不同,但修炼到中后期时,将不再吸纳灵气,而是接引域外的星辰之力修炼。  

但是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这星辰诀被开山祖师传下来之后,至今还从未有人能够修炼到大成境。  

这也是七星宗为新入门弟子一次性提供三本入门功法的原因。  

星辰诀太难了。  

七星宗立教近千年,弟子长老无数,曾修炼过星辰诀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但无一例外的,没有一个人成功。  

其中不乏天赋异禀之辈,结果无不是卡在中后期数十年不能寸进,耽误了大把时光,最后不得不废弃星辰诀改学其他功法。  

对于修士来说,最宝贵的便是时间。  

一个修士能有几个几十年用来如此挥霍呢?  

曾经七星宗的高层长老们也花了很大的力气查找原因,甚至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足足研究了三百年之久。  

最后无果而终。  

只能不了了之。  

使得星辰诀成了鸡肋一样的存在。  

虽然初期的时候,比同类功法强大很多,但是中后期嘛…呵呵…  

想到这里时,叶凡仁的眉头已经皱成了‘川’字。  

该如何抉择?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如果是平时,以叶凡仁小心谨慎的性格,自然是要选择前两本大通货的。  

但是…  

他现在是身带系统的穿越者啊。  

这是他的优势。  

如果不选个有挑战性的功法来学,是不是有点给穿越者丢人啊?  

以后在穿越的圈儿里还怎么混?  

抱着这样的心态,叶凡仁果断的选择了星辰诀。  

修最难的法,做最亮的仔,上最野的…咳咳…  

下定决心后,叶凡仁将引灵经和渡仙道经重新丢回金丝袋中,翻开星辰诀开始习读。  

星河浩渺,缪无尽哉。  

观,星辰如脉络经图,山川丘原。  

巧夺穷奇伟力,藏于体内自成星河,淬凡成圣…  

用了一个时辰,叶凡仁已经将星辰诀上册逐字阅读完毕,而后长舒了一口气。  

奇书!  

这是叶凡仁对星辰诀的评价。  

当然了,他的评价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此书开篇便告诉修炼者,这是一本接引星辰之力来修炼的功法,此书的作者更是提出了大胆的猜想。  

他认为人体血脉经络无数,与域外的星辰域场极为相似。  

所以此书前期与寻常功法无疑,都是用灵力修炼,而到了中期则是接引星辰之力来修炼。  

至于后期嘛…能上天。  

因为后期就连写书之人自己都没修炼到,只是他提出的大胆想法而已。  

他提出的主张是以人体为浩瀚星域,孕育出属于自己的星罗万象,从而产生源源不断的浩瀚力量。  

这绝对是一个疯狂的想法。  

叶凡仁双眼炽热,如视珍宝一般。  

好刺激,好喜欢哦…  

足足用了一盏茶的功夫才冷静下来,然后静心凝气,笨拙的按着星辰诀上面的介绍开始修炼。  

然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叶凡仁枯坐了一个多时辰,也没能感受到书中所说的灵力。  

连灵力都感应不到,就更别谈引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