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饮食男女 > 第423章 未来

第423章 未来(2/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时没有调整的需要。  

分局不动,部里做了安排,李学武把余大儒放在了他曾经想要,现在又不想要的位置上,就是把保密部放在炉子上烧烧屁股。  

以前当然不行,以前是人家站在上风,李学武不敢轻举妄动。  

甚至出了事都没处叫冤去。  

但现在轮到他说话了,他偏不说话,既然上面已经开了天眼,那就把这几个龟孙推出去照照,让上面也看一看,到底是谁在搬弄是非。  

李学武在这个案子中行得正,站得直,丝毫不沾惹利益,从头到尾只得了嘉奖。  

他现在越是不说话,越是往后退,那些人越是会被显露出来,难受的要死。  

这招叫以退为进,以舍谋得,以屈求伸。  

布袋和尚写过一首禅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凉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人生在世,懂得谦让和退步,不是懦弱和服软,反而是一种智慧。  

就像这插秧,只有退步,才能把秧苗插进田里。  

李学武现在往后退,是为了更好地把枪口插进敌人的嘴里。  

《道德经》有言:“圣人之道,为而不用,有而不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次东城的风波对于下面的人来说可谓是一场饕餮盛宴。  

三百多个岗位被猛地摆在面前,看花了眼,也挑急了眼。  

这个时候,谁往前去争,都会带着身后的怨恨,哪怕是组织决定的。  

如果仅仅是分局的赖山川,或者他这个雷往后一点爆,李学武都不会把到手的桃子扔出去。  

可这颗雷爆的太快了,快到来不及布置,只能躲开。  

就算是如此,雷暴之后,仍然招来了窥探和算计,不全是无妄之灾。  

李学武能应付的这么从容,还得是他早有预料。  

这件事不可能是表面上那么的简单,结果自然也不可能是那么简单的结束。  

所以,前半段是他被动的挨打,想结束都不成,现在是他主动进攻,对方想要结束他不干。  

事情很快迎来了进一步的发酵,风向愈加的明朗。  

二月三日星期二,彭晓力折叠好的报纸已经划出了重点。  

李学武只扫了一眼,便看了个大概。  

第一条,上面再度下达针对外地进步师生的通知:全国步行长途“学习旅行”必须立即停止。  

其实这个时间,也没多少人还在外面闲逛了。  

马上要过春节,是时候回家团圆了,再逛下去,都成野人了。  

再一个,这个时候冰天雪地的是真冷。  

依着轧钢厂这样的,12月份的时候供吃不供穿,把国际饭店里赖着不走那些人全都给冻跑了。  

当然了,就算上面下通知,就算冰天雪地,依旧有一部分人是不回家的。  

为啥?  

他们只是借口不回学校而已。  

都是上过学的,都是当过学生的,真遇着大停电的时候,老师说提前放学都是啥反应?  

再看看这些年轻人,老师都不管了,放羊似的免费全国旅游,你去不去?  

一个两个的在一起可能还会含糊,要是三个四个的,胆子就大了。  

扛着红旗,他们敢从哈勒滨走到海南岛去。  

你还真别不信,这年月还真就少见坐车的,大家出行的方式其实都靠走。  

走着去串门,走着去赶集,走着去公社,走着去县医院…  

甚至南方某县城的青年睡一觉起来,寻思寻思,洗把脸决定走着去京城看升旗。  

说别人,就拿李学武他爹李顺来说,要不是尹满仓盯着,李学才劝着,他都要自己走着回家来。  

原因很简单,就是不想麻烦儿子,更不想给公家添负担。  

你看后世大街上整天闲逛的哪有年轻人啊,三四十的都少,全是老人。  

他们已经习惯了走路,甚至连骑行都是一种奢侈的快乐。  

坐公交出行,可能不是贪图便宜,一部分是想感受社会的热闹,人老心越孤,怕日子过的太快。  

他们经历的也实在是太多太多。  

报纸的第二条讯息便是与此有关:  

上面在接见来访外事人员的时候,于谈话中指出:“过去我们搞了农村的变革,工厂的变革,文艺形势变革,进行了广泛的教育活动”。  

“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一种形式、一种方式,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组织更多群众参与到反应实际问题队伍中来”。  

深度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很明显,上面坚持认为大学习活动是唯一能解决所谓“实际问题”的一种形式。  

但同时,上面也很清楚地认知到了当前环境下开展大学习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矛盾。  

尤其是对当前流行的怀疑一切,变革一切的无组织思想进行了批评。  

李学武就是算准了要来这么一出,再结合上个月上面下达的通知,从今天开始,局势进入到了另外一个阶段。  

他将其称之为“头脑发热后的冷却阶段”。  

很形象,也很贴切,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个时候突然才发现自己站在退潮下的沙滩上,裤衩已经飘走了。  

“怎么搞的嘛!”  

在新年前夕的全市重点工业座谈会上,主管工业和经济发展的领导拍了桌子发了火。  

原因是轧钢厂在钢城已经完成电子工业生产基地的布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