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因循守旧,来者可追

第二百六十一章 因循守旧,来者可追(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天下学宫。  

自夏朝二十五年后,这场为坐而论道而准备的学宫并未因为那场盛会的结束而被废弃,恰恰相反,它还在完成着自身的使命。  

只是想要再找出如当初那场重量级盛会所引发的探讨,那般庞大的思潮碰撞已经不太可能了。  

但荀轲还留在这里,成为了天下学宫的祭酒。  

无数信奉其理念的学子不远千里、万里而来,追随在他的门下修习。  

追随他的人,已经比墨者还要多了,已然成势。  

而为了将其和墨者区分开来,民间给了他们一个新的称呼,儒。  

荀轲的门徒,自称儒生,而其自成一派的学说,合该称之为儒家、儒学。  

从夏朝二十五年到夏朝三十四年,又过去了九年的时间,儒家已可与墨家分庭抗礼,甚至在民间对其的支持者还要更多一些。  

兴办私塾、学堂的好处,这些年已经彰显了出来。  

源源不断的有学子投身入天下学宫,聆听荀轲的教诲,这处学宫也在不断的扩建之中,广纳天下之言。  

顾担完成了《神农百草经要》之后,便是来到了这里,看一看荀轲如今走到了何等地步。  

即便他一直对朝堂大事不算太过关心,可夏皇两次派人聘请荀轲,皆被荀轲推拒之事可是遍传朝野。  

很多人都觉得,儒家已经能够去跟墨家碰一碰了,连夏皇都是支持的,否则也不可能接连邀请。  

如今距离上一次的邀请又过去了两年,第三次,也该来了吧?  

所有人都这么想。  

于是顾担就来了。  

又是这么多年过去,他的神魂越发壮大,白莲观想图中那朵三十六瓣的莲花,第四瓣已是蠢蠢欲动,神识外放也足以笼罩方圆十丈大小。  

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实力其实也一直都在稳步增长,到了今日,已与当初不可同日而语。  

只是本就已尘世无敌的武力,继续提升也没有什么动用的机会,一些小的进境累加起来,让他的底蕴不断增加,却还没有增长到质变的时候。  

如今正是韬光养晦,潜龙在渊之时。  

但实力的提升,还是有显而易见的好处的。  

比如顾担只需要用目光一扫,便能够感受到旁人的气血如何,便是宗师刻意隐藏也无济于事。  

顾担只是在天下学宫略略转悠了一圈,感受人体内气血的浑厚程度,便找到了荀轲。  

此时的荀轲,正端坐在书案之前,执笔凝神。  

顾担悄无声息的走了过去,未曾被其察觉。  

荀轲等着面前白净的宣纸,眼中似有千万道波澜涌动。  

终于,那执笔的手,落了下去。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轲不断的书写着。  

这些年他绝不是在空耗时间。  

他将自己的思绪整理,化作论著,已经写了好些篇,详细剖析了自身的理念,供天下人去品评。  

与其说他在培养自己的势力,反倒不如说他是在整理着自身的所学,在那把长剑出鞘之前,打磨的更加锋利一些。  

今日所书写的东西,好像与之前也没有什么不同。  

但,意义已经有些不一样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笔若游龙。  

那饱含墨痕的字迹落在宣纸上,荀轲的脸色也变得越加坚定。  

顾担在一旁看着,颇有种百感交集的心绪在心中飘荡。  

上一次他看到荀轲奋笔疾书的时候,荀轲还是在夜里偷偷撰写小故事来发泄心中的火气。  

这一次还是相同的人所书写的东西,却已经大有不同。  

这篇雄文一旦出世,将会引发何等的波涛和探讨?  

最值得引人深思的,却是开头的那两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这固然是有来者可追,后辈不必妄自菲薄的意思,但也定会有人理解成,儒家要开始对墨家反攻,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时节。  

事物的发展固然有其必经之路,但国家血液的替换同样也是重中之重。  

三十四年过去,受到墨家恩惠的那一批人大多已是垂垂老矣,如今的墨丘,已经真正成为了烙印在人心中的圣贤,新的一代提起他来,已不再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更像是上天派来的仙神似得,缺了血肉,束之高阁,只能瞻仰。  

而对于墨家,很多人的态度都是推崇有余,偏偏自己敬而远之的心态。  

真正的理想主义者,绝对是少数中的少数。  

更何况时移世易,夏朝如今的生活条件哪里是之前可比?  

顾担走到民间游历一番的时候,发现十天半个月寻常农户也敢吃一顿肉了——以往,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