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秦逾(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马车悠悠行驶着。
春日明媚的阳光下,马儿仰头嘶鸣一声,得了些粮草,悠然地嚼着。
陈修昏昏沉沉睡去,荆轲驾驶着车马,林询发呆望天,谢言则捧着书卷苦读。
天上无形的眼目依旧注视。
如此半个时辰,荆轲忽然一怔。
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前方慢悠悠地赶路,那人背着行囊,脚步悠然。
周遭阳光明媚。
竟然是刘三,凑巧和陈修一行人同一天离去。
后者显然也发现了荆轲,两人目光对视,并不打招呼。
像是不相识的陌路人。
那马车愈行愈远了,刘三忽地露出笑容,从行囊中取出一块干粮,三两口吞咽了干净。
这辆马车到达秦国国都,拢共用了三天。
陈修默默计算着时辰。
与太上约定的交战之日,还剩下五天。
世界毁灭的倒计时,则还剩下…五十七天。
坐在马车上,陈修环顾这秦国王宫的景致,忍不住皱起了眉。
萧杀。
肃穆。
铁血。
不像是一国王宫,反倒更像是什么军营或战场。
目光遥遥望向更远处,那座浩瀚巍峨的秦国王宫隐约可见。
陈修曾去过韩国王宫,那个地方同样富丽堂皇,但却缺少了这种磅礴的气势。
如同身着铁甲的铿锵军士,与穿着儒衫的白衣公子。
街头巷尾,不乏有人烟出没,有的身穿铠甲,有的一袭布衣。
唯一相同的地方,是脸上同样冷漠,看不到太多的神情。
“秦国之人,往往十几岁便要服兵役,能在这韩国国都安家立业的,都是从一场场战争中杀出一条血路的战士。”谢言道。
陈修点了点头。
马车继续行驶着,陈修一路观看,忽然皱起眉头:“没有老人吗?”
他一路观看下来,马车行驶过程中所见的,最年长的竟都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
“依照秦国律法,人到了五十岁便要被扔进山沟,只留下三五天的粮食,至于之后是饿死、葬身野兽之口,还是侥幸在山野中苟延残喘下去,则全看他们自己的造化。”谢言叹息着道。
他是读儒家典籍长大的,自然不忍见到这样的一幕,无法去理解。
“无人反抗吗?”陈修问道。
“在秦国人眼中,这被视为荣耀,不止平民百姓如此,便是王宫贵族到了五十岁,也会自行赶赴山野…自然,也有人仗着权势与钱财逃走,去往其他国都了此残生,只是他们背后的家族便要遭殃,会被永生永世唾弃、沦为笑柄。”
陈修点头。
“只有一个例外。”谢言顿了顿又道。
陈修目光望去。
“秦国的大将军,秦逾。”谢言说到秦逾这两个字时,语气前所未有的沉重肃穆。
陈修看向他的眼睛,其中藏着掩饰不住的凝重、惊惧、厌恶。
目光看向其他人,荆轲的眼眸中也满是寒光,林询则挠了挠头,此地毕竟距离韩国国都有些路程,他虽然听闻过秦逾的名字,却不知其究竟。
“说来听听。”陈修道。
“秦逾,乃是秦国的传奇人物。”谢言娓娓道来。
“他出生自王系,是上一任秦国国君的弟弟,这一任秦国国君的叔叔。”
“据说他幼时并不喜欢征战,喜欢的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
“秦国凡俗十几岁便要从军,哪怕是王公贵族也不例外,他却偏偏不去。那时秦国的风俗还没有铁血到眼下这等地步…依靠家族的权势,暗中的流言蜚语虽有,至少表面上无人敢逼迫。”
“变故,出现在他三十一岁那年。”
“当时齐国势大,秦国势微,历年来交战不止,但都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
“无人想到真正的决战的那一天会来得如此之快,在秦逾三十一岁那里,战争终于到来,秦国铁蹄强盛,摧枯拉朽一般,接连攻破数座城池。”
“消息传到秦国国都,举国震动。”
“当时的大将军名为周原,也是了不得的人物,可秦国战意衰弱、惶惶不可终日,如何能有胜算?”
“于是…他便请以秦逾头颅祭旗。”
“答应了吗?”林询问道,对于这等事,他也极感兴趣。
谢言长出一口浊气:“秦国国君不得不答应,周原在万千臣子、军士面前请以秦逾头颅祭旗,若是不答应,秦国的军民战意便将彻底衰落,举国灭亡只在旦夕之间。”
“但最后死的并非是秦逾,而是大将军周原。”
“无人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周原就这样平白无故的死了,更为古怪的是,秦逾竟然亲自任大将军,率领秦国铁蹄大战齐军。”
“那一站尤其惨烈,最后的结果,跌破了所有人的眼球,竟然是由当时衰弱的秦国获胜,自此,也才会有今日的强盛秦国。”
“大将军秦逾也由此声名鹊起,三十一岁之前,他是舞文弄墨的儒生,三十一岁之后,便成了杀人不眨眼的将军。”
“他以嗜血为名,铁蹄所过之处,无不是尸骨一片,据传他曾立下一个规矩。”
“他将要攻占的城池,若不在三日之内投降,入城之后,便要将十二岁以上的男人屠戮个干净。”
“有人估计,被他如此屠戮的普通人,至少达到了数万之数。”
林询听得倒吸一口凉气,这样的事迹太过古怪。
一个喜
春日明媚的阳光下,马儿仰头嘶鸣一声,得了些粮草,悠然地嚼着。
陈修昏昏沉沉睡去,荆轲驾驶着车马,林询发呆望天,谢言则捧着书卷苦读。
天上无形的眼目依旧注视。
如此半个时辰,荆轲忽然一怔。
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前方慢悠悠地赶路,那人背着行囊,脚步悠然。
周遭阳光明媚。
竟然是刘三,凑巧和陈修一行人同一天离去。
后者显然也发现了荆轲,两人目光对视,并不打招呼。
像是不相识的陌路人。
那马车愈行愈远了,刘三忽地露出笑容,从行囊中取出一块干粮,三两口吞咽了干净。
这辆马车到达秦国国都,拢共用了三天。
陈修默默计算着时辰。
与太上约定的交战之日,还剩下五天。
世界毁灭的倒计时,则还剩下…五十七天。
坐在马车上,陈修环顾这秦国王宫的景致,忍不住皱起了眉。
萧杀。
肃穆。
铁血。
不像是一国王宫,反倒更像是什么军营或战场。
目光遥遥望向更远处,那座浩瀚巍峨的秦国王宫隐约可见。
陈修曾去过韩国王宫,那个地方同样富丽堂皇,但却缺少了这种磅礴的气势。
如同身着铁甲的铿锵军士,与穿着儒衫的白衣公子。
街头巷尾,不乏有人烟出没,有的身穿铠甲,有的一袭布衣。
唯一相同的地方,是脸上同样冷漠,看不到太多的神情。
“秦国之人,往往十几岁便要服兵役,能在这韩国国都安家立业的,都是从一场场战争中杀出一条血路的战士。”谢言道。
陈修点了点头。
马车继续行驶着,陈修一路观看,忽然皱起眉头:“没有老人吗?”
他一路观看下来,马车行驶过程中所见的,最年长的竟都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
“依照秦国律法,人到了五十岁便要被扔进山沟,只留下三五天的粮食,至于之后是饿死、葬身野兽之口,还是侥幸在山野中苟延残喘下去,则全看他们自己的造化。”谢言叹息着道。
他是读儒家典籍长大的,自然不忍见到这样的一幕,无法去理解。
“无人反抗吗?”陈修问道。
“在秦国人眼中,这被视为荣耀,不止平民百姓如此,便是王宫贵族到了五十岁,也会自行赶赴山野…自然,也有人仗着权势与钱财逃走,去往其他国都了此残生,只是他们背后的家族便要遭殃,会被永生永世唾弃、沦为笑柄。”
陈修点头。
“只有一个例外。”谢言顿了顿又道。
陈修目光望去。
“秦国的大将军,秦逾。”谢言说到秦逾这两个字时,语气前所未有的沉重肃穆。
陈修看向他的眼睛,其中藏着掩饰不住的凝重、惊惧、厌恶。
目光看向其他人,荆轲的眼眸中也满是寒光,林询则挠了挠头,此地毕竟距离韩国国都有些路程,他虽然听闻过秦逾的名字,却不知其究竟。
“说来听听。”陈修道。
“秦逾,乃是秦国的传奇人物。”谢言娓娓道来。
“他出生自王系,是上一任秦国国君的弟弟,这一任秦国国君的叔叔。”
“据说他幼时并不喜欢征战,喜欢的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
“秦国凡俗十几岁便要从军,哪怕是王公贵族也不例外,他却偏偏不去。那时秦国的风俗还没有铁血到眼下这等地步…依靠家族的权势,暗中的流言蜚语虽有,至少表面上无人敢逼迫。”
“变故,出现在他三十一岁那年。”
“当时齐国势大,秦国势微,历年来交战不止,但都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
“无人想到真正的决战的那一天会来得如此之快,在秦逾三十一岁那里,战争终于到来,秦国铁蹄强盛,摧枯拉朽一般,接连攻破数座城池。”
“消息传到秦国国都,举国震动。”
“当时的大将军名为周原,也是了不得的人物,可秦国战意衰弱、惶惶不可终日,如何能有胜算?”
“于是…他便请以秦逾头颅祭旗。”
“答应了吗?”林询问道,对于这等事,他也极感兴趣。
谢言长出一口浊气:“秦国国君不得不答应,周原在万千臣子、军士面前请以秦逾头颅祭旗,若是不答应,秦国的军民战意便将彻底衰落,举国灭亡只在旦夕之间。”
“但最后死的并非是秦逾,而是大将军周原。”
“无人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周原就这样平白无故的死了,更为古怪的是,秦逾竟然亲自任大将军,率领秦国铁蹄大战齐军。”
“那一站尤其惨烈,最后的结果,跌破了所有人的眼球,竟然是由当时衰弱的秦国获胜,自此,也才会有今日的强盛秦国。”
“大将军秦逾也由此声名鹊起,三十一岁之前,他是舞文弄墨的儒生,三十一岁之后,便成了杀人不眨眼的将军。”
“他以嗜血为名,铁蹄所过之处,无不是尸骨一片,据传他曾立下一个规矩。”
“他将要攻占的城池,若不在三日之内投降,入城之后,便要将十二岁以上的男人屠戮个干净。”
“有人估计,被他如此屠戮的普通人,至少达到了数万之数。”
林询听得倒吸一口凉气,这样的事迹太过古怪。
一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