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一百九十一章 赵广水战行不行

第一百九十一章 赵广水战行不行(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赵广令罗宪先行救援之后,又在永安停留了足有一个多月。  

这段时间除了安顿巴蜀后方的事务外,还有督造战船、兵械等辎重的要紧事务。  

要知道行军打仗并不是变戏法,只要脑子一想,兵马辎重又能变出来的。  

巴蜀虽然一直在向东征做准备,但毕竟还要支撑关中、河西走廊的战事,在备战方面做的并不十分充分。  

罗宪已经向西陵救援去了。  

以罗宪的本领,赵广判断纵算打不过陆抗,并不会吃太大的亏,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给步阐信心。  

历史上步老二凭西陵坚城守了一段时间,但这家伙很明显不是打仗的料,被陆抗一个长围就困死在城中,赵广担心这一次,别自己还没到,步阐就已经败了。  

一个月中,汉国的船匠们日夜不停的打造新型的战船,整个巴蜀都陷入到了建设大汉水师的狂热之中。  

“多造一条船,就为收复荆州出了一份力。”  

“先帝有知,在天之灵保佑。”  

“大将军的巨鲸号就是坚固,我的小鲸号也要照着这样式样打造。”  

大战在即,没有合适的题材,沉寂了多日的句安、苏惠终于又有了用武之地,在赵广的支持下,他们两个的队伍又扩编了。  

苏惠这边已经发展了十余个士族大家的女子,不过,相对来说,高门的不多,基本都是小门小户的,加入到苏惠的团队里,也无非是想要搏一个名气,或者有机会认识军中的年轻才俊,毕竟,只靠说媒来订终身偶然性太大。  

句安还是一如既往的跟着苏惠,不过,对于百戏这行当他倒是钻研的紧,还研究出了不少的名堂,比如适合巴地、蜀地、汉中等地特色的地方戏。  

这一次,随军前往荆州,句安和苏惠也充满了雄心壮志,发誓要在新的一片天地中打出他们的名号来。  

特别是苏惠,走出关中、走出巴蜀的愿望更加的迫切,原因无它,晋国那边已经扶持起了左芬这个招牌,其影响力直追苏惠。  

如果吴国这边也有才女挖掘出来,那她苏惠第一的名头恐将不保,毕竟,轮相貌苏惠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在收复荆州的宣传口号下,巴蜀上下不管是官员、将校还是普通的民众,都信心高涨,勇跃的给汉军将士提供能够给予的一切辎重。  

在全民舆论的引导下,赵广的东征舰队实力不断扩充,等到十月中旬誓师出征时,已经发展到大小战船三百余艘的规模。  

十月十九日,赵广在白帝城誓师出征。  

之所以选这个地方,赵广也有深意,因为这里是先帝刘备在夷陵之战后歇息的地方,也是这位矢志不渝的草鞋皇帝最后停留之处。  

不管别人评价他假仁义还是假皇叔,都改变不了刘备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最后成就三分基业的励志故事。  

相比曹操,刘备的家世是编出来的,汉末但凡姓刘的,都可以称自己和汉室有关联。曹操还有曹家、夏侯家一帮兄弟帮衬,刘备基本属于单干,这也是他一见到有本领的人,就急急忙忙要结为义兄弟的原因。  

相比孙权,刘备没有好的父兄,一切都要靠自己打拼,当然,孙十万也不是没有能力,起码赤壁之战是他主导的,周瑜也是在他一力支持下才掌握了吴军的指挥权,当然,后续威胁消除后的内斗是另外一回事。  

白帝城祭扫过先帝刘备后,汉大将军赵广率舰队东下,中军将士总数约有一万五千余人,刀枪箭矢更是满载了船舱。  

巨鲸号乘风破浪,斩开的江波就如同一道道向外翻转的白蛟,让人观之,倍感惊异。这条战船在进一步加固之后,已经达到了龙骨战船2级的水平。  

建平的吴将留虑、朱琬坐困水营,自作聪明的哥俩本想着能袭扰汉军的辎重船队,却不想见到的却是巨鲸号令人生畏的昂首雄姿。  

朱琬本就为弟弟朱齐冤枉战死而痛惜,心中对是否继续给吴国效力有些动摇,这时为汉军的气势所夺,已经再无坚持下去的勇气。  

留虑也是一样的情况,两人一商议,干脆投降了赵广算了,这些年赵广率领着汉军东征西讨,几乎是所向无敌,他们现在投奔,说不定还能有开国功臣的待遇,要是投奔的晚了,那就是汉军前进途中的一只被踩死的蚂蚁。  

再说,以孙皓的为人,他们就算是战死了,家人也不会有什么厚待。  

还不如先投降了,待避过风头,再寻机将家人接出,然后迁居到孙皓够不着的地方,平平安安的过完后半生。  

十月二十五日,赵广率汉军中军舰队进抵西陵外峡口,与吴国镇军大将军陆抗对峙。  

汉军在北,吴军在南,双方水营连绵,一南一北,隔江相望,颇有当年赤壁之战时的态势。  

长围被破,西陵之围也算解了一半,吴将雷谭、俞赞见汉军势大,也纷纷带着所部将兵退往东面的江陵一带。  

陆抗驻节宜都,麾下吴军勇将左奕、吾彦、蔡贡、周处等人也从各地带着部曲赶来,孙皓虽然为人残暴,但在用兵方面还是敢放手的。  

这一点上,刘禅还真的比之不及,当然,并不是说刘禅不放心姜维等蜀汉军中将领,而是蜀汉朝堂上的重臣们对姜维连年用兵很是反感,使得姜维在用兵时,受到的制约比陆抗要大的多。  

汉、吴两军江上激战。  

赵广和陆抗都很有信心,在前面的试探过后,两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