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我在幕后打造江湖 > 第二百二一章:少林派清竹

第二百二一章:少林派清竹(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手机请访问李世民有顾忌,李维也看出来了。  

对照下河南如今的局势,那么李维也很轻松的猜出了李世民在顾忌些什么。  

无非就是担心武者以及血犼教与郑国大军突然攻击他而已。  

可眼看着河北的强盗们很快就要完蛋,河南可不能拖着,不然李维可就要供不起血犼教麾下的那群兵士和百姓了。  

一直徘徊在启国各地小规模买粮可不是什么长久之计所以李维得给李世民一些助力,让他好好的把河南收下,然后也好好的让血犼教暂时在河南扎根一段时间。  

正好,李维老早之前就准备好了这助力。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距离现在约莫百年出头。  

当时的皇帝为了安顿来中原传播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  

既然是在皇帝的命令下建造,所以必然是一等一的大寺庙。  

别的先不说,寺庙之中的各种文献记录肯定是少不了的,历史渊源定能查个通透,起源出自何处,肯定有个根本。  

什么时候遭过难,什么时候改了名,什么时候有大好事,这些自然也少不了。  

加上隋文帝也信佛,对少林有诸多赏赐,而王世充说起来执政之时,自顾周边与洛阳尚且艰难,哪有闲工夫与少林起什么冲突,恼了佛教徒,岂不又生些乱象?  

所以,现在的少林俨然一片人间净土,不用纳粮交税,躲在寺庙之中就好,顺道给寺庙外头聚集的难民些许口粮,收纳童子添做沙弥。  

真要让李维评价,这些举动稍微有些不符合他们所修行的一切。  

慈悲没有多少,小聪明倒是挺多。  

就这些日子,少林寺手头可多出了不少的田土,借据,资产而李维精挑细选的清竹,少林派般若堂弟子,出身正派名宗,自然是仁善之士。  

一个仁善之士见了河南乱象之后,会在心中埋藏什么样的心绪,然后登门少林寺呢?  

登门之后,见了少林寺之内的景象,又会是何种举动呢?  

李维酝酿良久,心头才编排的七七八八。  

如此,清竹准备好登山了。  

不同于后世被大量开发之后的景区,现在的少林寺,所处的位置当真是有些偏僻,挺好的一个修行之所。  

虽说周边居住的百姓算不上少,但都寺庙所处的位置挺远的。  

想接近也没办法,近了,可就是前场皇帝赐给少林寺的土地了,是人家的寺产。  

清竹沿着小道向前,沿途有不少难民抱团结芦而居,一个个面上麻木,身边即便有孩子也大都是女娃。  

难民见了清竹,要么伸手朝他乞讨,要么将他当做少林寺的僧人,问他寺庙何时再施粥。  

这对比下河南其他地方,少林寺还真慈悲,至少这些难民因为少林寺的存在,没沦落到吃人的地步不是。  

一个寺庙能在糜烂的河南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错了,自保与慈悲总是要权衡一下的。  

可这慈悲稍微有些小了,远了说还有些害人的意思。  

少林寺?真不行。  

得是少林派才对。  

清竹面上泛起些许怜悯,从背后的包袱之中取出一块干饼子,递给了那朝着他伸手的瘦削小女娃。  

随后也不停留,提着袋子接着向山上的寺庙行走,一路上见了如同刚才那女孩一般的孩子,也会接着从包袱里掏些吃食出来。  

眼看着就要上山,他却是被人拦住了。  

一个只看衣衫褴褛的干瘦汉子靠近上来,先是盯着清竹的包袱,然后跪地乞讨,却被清竹一笑而过。  

汉子见状便有些不甘的开口道:“大师好偏颇,为何只给那些娃子吃食,见了其他人就不给了?我们就饿不死,命没那些娃子金贵?”  

清竹顿时转身回来,脸上还有些愕然,见汉子如此言说,便微笑着把包袱径直朝着汉子递了过去。  

“施主想要这些糙米饼子?”  

汉子咽一口唾沫,看着包袱一下子又有些紧张起来,嘴里说道:“大师我只想要一个其他的还是给”  

“那就请施主取了其中之一,把另外的分与需要这些糙米饼子的人吧。”  

清竹把包袱往汉子手中一塞,合掌稽首,随后转身继续朝着寺庙走去,只留下一句话:“千万般世人,各有善恶法,施主分饼之时,莫要觉得是替贫僧行善,自得安乐喜悦即可。”  

汉子愕然之际,清竹已然走出老远。  

佛教的善恶观是有些冲突的,原因嘛,也就是世人对佛教典籍的分析得出的结果。  

可典籍太多,撰写的大师佛陀也各不相同,更别提传承时留下的诸多错漏了。  

这也导致若是全顺着佛教上所说的来做和尚,那和尚就会显得和奇怪。  

所以,粗略看了四本绘卷市集中售卖的佛学经书的李维对佛教的行善,具体是个什么方式并不是很理解。  

但是吧把佛经改得邪气横生,然后用来唬人这事儿李维却很擅长。  

而论及眼前,要扮作清竹,装一个不单实力强悍,还佛法高深的大师,就必然是要将慈悲与修行展现出来。  

做好事谁都会,一般都不会搞砸,可要把做好事扯上大道理,还得是天大的道理,佛教的道理,李维就很不擅长了。  

还好,道理不需要都从嘴里说出来至于怎么做一个看上去就慈悲,看上去就佛法高深的大师得先从不好好说话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