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竞技 > 我有一座噩梦城 > 第二十六章 神迹建城,玩家构想

第二十六章 神迹建城,玩家构想(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大王饶命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言出法随!  

这一幕就好像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一样。  

当周正说要一起见证神迹的时候,神迹真的降临了。  

天象陡然发生变化。  

九天之上蓦然生出雷霆万丈,沉寂而厚实的云层吞吐着无边火光,将整个天穹映的紫茫茫一片。  

灵柩山被笼罩在一片阴影中。  

突然有一道神光穿过云层,径直落在灵柩山上。  

这一道神光为引,浩瀚无穷的神光自九天垂落,化星河,化飞瀑,接连不断涌来,如同万千星辰齐齐坠落,如雨一般洒落下来,将灵柩山淹没其中。  

一时间光芒大盛,刺的人睁不开眼睛。  

窒息!  

灵柩山前所有人呆若木鸡。  

那是一张张麻木的脸,根本就没有回过神来。  

“神迹!这是神迹啊,城主大人真的有神祗保佑啊!”  

“大家还不快跪下祈求保佑!”  

人群中不知道是谁高喊出来,声震四野,将所有人都惊醒。  

在场的所有人连忙跪下,嘴里不断的念诵着不知道从那里学来的祈祷词,就连土匪们也不例外。  

现场只有周正是一个例外。  

他傲立当场,双手背于身后,双眸之中如有星河倒转,浩瀚神威,身上都散发着无量量神光。  

周正嘴角擒笑。  

他的视线穿过耀目的光芒,清楚的看到其中发生的一切。  

度厄舟自雷霆制造出阴影中蹿出,随后巨大的船身如同液体一般,将周边百里内尽数覆盖住,随后液体化成了一道道高大的围墙、地板和穹顶。  

只不过用了数分钟的时间,便形成了一座里外共有四层的巨大城市轮廓。  

城市的外壁上忽然齐齐生出耀眼的银光。  

正是九天之上的星光被引动。  

外人看到的那些绚烂神光,其实就是星光。  

度厄舟有了星光提供能量,城市内的变化陡然加剧。  

只听到轰隆隆的嗡鸣声不断,城市内高墙起落,相互之间有序结合,形成了规整的房屋和街道。  

核心大殿、悟心竹舍、九象星仪、有熊母巢.......等等度厄舟的建筑物,也自动移植到城市的核心区域。  

等待一切平息,笼罩在城市外的光芒散去,一栋崭新的银色城市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灵柩山横贯东西,地势陡峭,在半山壁的位置有一个天然缺口,顺着缺口往南则地势逐渐升高,直通灵柩山深处。  

这座城市恰巧修建在缺口上,沿着山势向上分为四片城区。  

第一层乃是外城。  

城门正对着灵柩山缺口,城墙依山而建,修建的跟两边山壁平齐,足有五六十米高下。  

再往上三层,分别是内城、卫城及核心城区。  

所有人都惊呆了。  

他们脑海中匮乏的词汇,完全没有办法形容出眼前的场景。  

周正长啸一声,他跃至外城的城门下,转身看着密密麻麻的人群。  

“这是神赐之城,从今天起,我名之为天道城!“  

度厄舟不愧是超脱级的宝舟,上古强者御龙尊者费尽心血打造的神国雏形,转化成洞府模式后,已经可以说是中土最强大最顶尖的城市之一。  

城民们欢呼雀跃起来,甚至有不少人喜极而泣。  

这些人都是跟着周正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他们一路颠沛流离,饱经怪谲与山匪的惊吓,如今雄关在往,怎么能不开心。  

他们翘首以盼,希望可以立刻进入这座神迹之城。  

周正拥有天道城的高级权限,他分出初级管理权限给到诸葛灯,然后将核心城区的一些特殊建筑封存起来。  

毕竟这是超脱宝舟,不到一定境界,触碰之后反而会酿成危险。  

诸葛灯临危受命,立刻开始安排人手入城。  

普通的城民平均分配至卫城及内城,军队则全部进驻到外城,肩负防守之职。  

周正则自己在内城跳了一栋城堡似的建筑,作为全新的城主大厅。  

这里就是天道城以后日常政务处理的地方。  

他将所有事情安置好,随开信仰商城。  

果然如他所料,他趁机又收割了一波信仰值,如今已经有13万多的信仰值,完全可以将空白神格拿下。  

“也不枉我花了这么大的功夫,将度厄舟从无生海中运到这里。”  

周正喜不自胜,他刚要将空白神格买下,诸葛灯却找了过来。  

“恭喜大人,属下刚才草草逛了一遍,这真是天下罕见的雄城,而且资源亦是不缺,完全可以作为立身之资,不过眼下唯一的问题还是人口,天道城分为四层,可以容纳至少千万人口,可眼下才区区十万左右,人口实在太少了。”  

周正双手一拍桌子,无奈说道:“人口太少暂时没法解决的问题,这里守着无尽林海,土地比平原肥沃数倍,还是先安排居民开垦耕种吧。”  

“我记得有种屯兵之法,是否可以跟我们现状结合?”  

他粗略将屯兵之法讲给诸葛灯听,这是他比较熟悉的军制。  

“大人,属下建议还是暂且不要采用屯兵之法,寓兵于农,恐怕会导致官队战斗力脆弱”  

诸葛灯谈到农事军事来立刻滔滔不绝起来。  

并且他对天候、时节、作物都非常熟悉,很快就合理规划出耕种之事。  

周正连连点头,对诸葛灯的建议非常认同。  

其实他只是半吊子的政治家,对政务处理也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