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 第0522章 封赏大典

第0522章 封赏大典(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鱼父听完鱼禾一番大义凌然的话,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见文武们跪了一殿,向鱼禾表示沉浮和敬仰,鱼父恶狠狠的瞪了鱼禾一眼,气呼呼的离开了大殿。  

鱼禾在鱼父离开以后,心头暗暗叹了一口气。  

鱼父出现,在他意料之中。  

因为是他特地吩咐了鱼蒙在关键时候去请鱼父,破开大殿内会出现的僵局的。  

此事他和鱼蒙都清楚,只有鱼父被蒙在鼓里。  

鱼禾重新坐定,对跪伏在大殿内的文武抚手道:“诸位都起来吧…”  

文武们齐齐起身,口中念念有词。  

“主公心怀百姓,必然能使万民归心,苍生臣服,臣等为主公贺!”  

有人是在真心道贺,有人是在逢场作戏。  

鱼禾为百姓谋福,固然是一桩好事。  

站在百姓的角度上去看,无疑是一桩好事。  

但是站在文武们的角度去看,有好有坏。  

好的是,鱼禾知道百姓的重要,也知道如何拉拢百姓,在其他的义军还在为了地盘打生打死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招揽百姓了。  

待到其他义军意识到百姓的重要性的时候,鱼禾恐怕已经将所有百姓的人心收入囊中了。  

到时候,在百姓们的支持下,鱼禾夺取九五的机会,远比其他义军首领要大。  

坏处就是,鱼禾为了百姓的利益,剥削了权贵的利益,以后说不定还会剥削权贵们的福荫。  

权贵们恐怕没办法再像是以前一样,一朝得势,代代富贵下去。  

文武们跟着鱼禾求的就是这个。  

若是鱼禾在剥夺了他们的利益以后,不做一些补偿,那他们中间一些唯利是图的人,以及为子孙后辈谋福的人,忠心就会产生动摇。  

一些人甚至可能还会背叛。  

人终究是逐利者居多,无私奉献者居少,为国为民在所不惜的少之又少。  

鱼禾也清楚,他这一番封赏下去,一定会有一些人生出异心。  

他就是要让这些有异心的人跳出来,然后从里面挑挑拣拣,处理一些,教育一些。  

彻底的整顿一番他治下的吏治,为他随后渡江做好充足的准备。  

若是反应太大的话,他也会及时纠错。  

他又不是天子,他出尔反尔的话,也不会引起太大变动。  

汉武帝能下轮台诏,细数自己的过错,他也能下一个‘轮台诏’,纠正一下自己的过错。  

他又不是王莽那个头铁的家伙,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改革嘛,方法很多,不一定要硬刚。  

鱼禾对任光摆摆手,示意任光继续。  

任光点了点头,待到文武们重新坐定以后,任光拿起了王书继续宣读。  

“封冯异为溧阳县侯,食两百户,赐服…赐仪…赐驾…赐钱百万…  

擢升冯异为九江都尉、安北将军,领西山军…”  

冯异此前征讨扬州的功劳,不足以封侯。  

但冯异去了一趟南郡,另添新功,略微拔一拔,刚好能封一个侯。  

冯异的功劳比马援小,所以食邑比马援少了百户。  

安北将军跟镇军将军处在同一个档次,但安北将军却比镇军将军这个杂号将军略微高一丝丝。  

处在四镇、四征、四安、四平之列。  

“封吕嵩为江乘县伯,食百户,赐服…赐仪…赐驾…赐钱五十万…”  

“封铫期为芜湖县伯,食百户,赐服…赐仪…赐驾…赐钱五十万…  

擢升铫期为南郡都尉、建威将军,领寿山军…”  

建威将军处在前汉将军阶的第四个档次。  

“封马员为湖熟县伯,食百户,赐服…赐仪…赐驾…赐钱五十万…  

擢升马员为长沙都尉、建武将军,领岳山军…”  

建武将军也处在前汉将军阶第四个档次。  

“封刘俊为江宁县伯,食百户,赐服…赐仪…赐驾…赐钱三十万…  

擢升刘俊为护军将军,领左虎贲卫…”  

护军将军是前汉禁卫军中资深者的将军阶,也处在将军阶的第四个档次。  

刘俊所率领的左虎贲卫属于鱼禾的亲卫,也适用这个将军阶职。  

“封张休为丹阳县伯,食百户,赐服…赐仪…赐驾…赐钱三十万…  

擢升张休为武卫将军,领右虎贲卫…”  

武卫将军同属禁卫军中的将军阶。  

随着任光不断宣读,鱼禾麾下的一众武臣,皆得到了一定的封赏。  

最高的就属马援的永世侯。  

最低的则是冯异麾下的一个部将,混了一个武陵县子的封赏。  

最令人不解的则是相魁获得的金陵县男的封赏。  

依照相魁的资历和功劳,封一个伯不过分。  

但鱼禾却偏偏给了他一个县男。  

而且金陵县这个地方,大殿内的文武听都没听说过。  

一众武臣封赏完了以后,鱼禾并没有急着封赏文臣,而是起身说了一番话,“尔等皆是我麾下的肱骨,亦是掌兵之人。  

我以后能不能坐南望北,就全看尔等了。  

我麾下的大军也皆在尔等手中,希望尔等对得起我的厚爱。”  

说到此处,鱼禾宣了一声,“赐符!”  

殿内文武皆是一愣。  

然后就看到一位礼官端着一个盘子出现在殿内。  

当看到了盘子里的东西以后,殿内的文武们一脸肃然。  

那铭刻着各种红色铭文的半边铜虎,他们中间一些人都不陌生。  

那是兵权的象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