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 第168章 先天之门,彭传祖师

第168章 先天之门,彭传祖师(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今年,你年届五旬又一,秋风再起,终南山上,柿子林又披上了一袭火红。  

有着大器晚成命格加持,修行的速度远超以往。  

更有那自燕地而来的浩渺气运,如同彩绸织就的天河,倒流而上浩浩荡荡而来,滋养你的躯体。  

你遥望燕地,那里仿佛化作了天地间最大的熔炉,丹霞之气汹涌澎湃。  

近些年来燕地气运愈发醇厚,五彩斑斓渐次褪去,唯余赤白之色交织。  

熔炼天地,反补自身。  

有大器晚成和燕地气运两者相加之下,你的修为进步一日千里,数日修行,便可抵之前数月苦功!  

你突破大宗师之后,已经能感觉到天地灵气。  

仅仅不到一年光景,你已悄然触及那先天之境的门槛,那是大宗师之上的另一重天地。  

在三真教的浩瀚典籍中,唯有《先天功》一书,记载了通往此境修行法门。  

其中讲究开窍通神。  

眼、耳、鼻、口,乃至前阴后阴,九大主窍,每一处皆是通往天地之秘的门户,而每处主窍之下,又隐藏着九处细微窍穴,需一一凝练,方能洞彻玄机,引天地元气入体,壮大己身。  

每启一窍,必先以真气细细滋养,缓缓贯通,待其自行舒展,同时精心凝练那与之息息相关的九处窍穴。  

九窍与五脏六腑本就一体,练窍即是练内脏。  

眼窍,与肝脏紧密相连,可助目力如炬,穿透虚妄,更添恢复之神速。  

耳窍,则通肾脏之秘,使听力倍增,敏锐异常,鼻窍则与肺腑相通,不仅嗅觉敏锐,更能滤清天地元气之杂质,加速修行步伐,真气恢复亦显神效。  

至于口窍,心系所系,当脏腑得以全面锤炼,七窍自然相通,内天地初具规模,自成一体,循环不息。  

至于前阴后阴,则为污浊之出口,开辟此道,方能九窍全开,内天地至此大成,真气沛然,可随意外放。  

九窍齐开便是打通了内天地,精力充盈,元气内藏,自启秘境之门,完善内循环,也就是先天境界。  

如今你已经打通了七窍,只差最后两个窍穴打开,便能成就先天境界。  

你心中想来还有数月,先天便可成。  

你准备离开活死人墓时发现,燕王府的信件又寄到了终南山,静静放在了门口的篮子里,你却没有翻开。  

近年来上面的公文都堆满了桌子。  

陆羽座下的七位弟子,每一位都各具备才能,其中风卓平不喜武学而是对治国沉迷,追求安邦定国之道,办事也严谨,一丝不苟,少有出错,你便把这些文书交由他处理,这些年处理的越发得心应手。  

每当有重要文书需要处理,他总会细细审阅,确保无误。  

至于那些需要加盖印章的公文,他便谨慎地取出你的私章,轻轻按下。  

被盖下私章的文书,立马会被快马加鞭送出山中。  

这便是民间“政出终南”之说。  

令行禁止,无远弗届。  

燕王府内,也有一方大印,由刘温和窦固两位重臣代为保管。  

如今,燕地所发布的政令,无不钤着燕王的大印。  

而送往终南山的文书都是盖着“神洲”的私印。  

燕地的百姓也知道,燕王不住燕王府,住在终南山。  

这刻着“神洲”二字的私印,在民间还要胜过燕王府的王印。  

你慢慢走出活死人墓。  

刚刚入秋,早上也有些冷雾,修行多年你已经对天寒地冻之词感触少了,尤其是突破大宗师之后,开启了诸多窍穴,灵气开始滋养全身,已经不知春秋寒冷。  

你现在轻轻一跃已能横移五六丈,手中举石子掷出,轻松能打断大树。  

远远超过常人!  

不过你还是披一件道衣,这已经是一种习惯。  

终南山上,满山红叶如火,这一年来,山中柿子树及其他果树竟异常茁壮,果实累累,甘甜可口。  

你开始修炼,这十年来,风雨无阻,从未有过丝毫懈怠。  

修行之路,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深知此理,故而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  

你开始继续走桩,从北地而来的浩荡气运开始在你身边聚集。  

你缓缓吐纳,先天功运转之下,周身灵气如细流般汇聚,不断滋养着你的体魄,使你的修为更加稳固。  

修炼完毕,你睁开眼,便见身旁多了两人。  

一人身着道衣,面带微笑,眉心的红痣在晨光中若隐若现,整个人飘逸出尘,如同入世的仙人。  

正是陆羽!  

他悠然自得地站在一株小草之上,身姿轻盈,轻飘飘若无物,即便是那看似脆弱的草叶也未曾因他的重量而弯曲分毫。  

要不是燕地而来的赤白色气运日夜不停而来,还有一部分包裹住整个终南山,你对其熟悉敏感至极,陆羽置身其中你才能发现。  

平常你是完全感觉不到他的气息,如同和周围的树木融合一体,就算是用眼去看也会把他忽略。  

你心中不禁感慨,这些年你修行勤勉,进步神速,但陆羽的修行速度却似乎更加惊人。  

他如今已有五十,但相貌却愈发年轻,甚至比他的七名弟子还要显得少年。  

陆羽身边还有一精神矍铄的老者,挺着大肚子,腰间插着一把蒲扇,脸上是一片喜色。  

你不由面露喜色,嘴角有几分笑容道:  

“师傅,您何时归来的”  

此人正是你多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