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竞技 > 绿茵逆转狂魔 > 933 尽力容易,努力太难

933 尽力容易,努力太难(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红魔众将基本上都在社交平台上欢迎了总裁的加盟。  

林皇更是晒出了曾经在训练场上指导总裁球技的经典照片。  

叶一锋坐在专车内一路微笑。  

日子是真越过越红火。  

总裁的加盟必然令红魔如虎添翼。  

他能够跟总裁在球场上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当他来到国足在多哈的训练营之后,脸上的微笑消失了。  

心情蓦然间变得沉重起来。  

今年重返国足征战,他多半是这样的心情。  

是如球迷那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还是青黄不接令他也陷入绝望?  

想要再多打两届世界杯的他似乎无法从国足本土队友身上看到丝毫希望。  

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可骂中国足协的归化政策?  

叶一锋抵达多哈休息一天调整时差,然后训练备战一天,接着就要登场打比赛。  

9月3日,晚。  

哈利发国际体育场。  

澳大利亚与中国队展开12强赛的首轮对战。  

赛前仪式中,归化球员的艾克森登场,他看起来比其他中国球员都要认真地对待奏国歌的仪式。  

可以理解。  

把他丢回巴西,别说进国家队,恐怕在巴西足坛从生到死都会是默默无闻的。  

但在中国足坛收获了一切成就,联赛,亚冠,加入中国国籍之后为中国队出战,且不说里面有多少利益因素,最起码收获了多少球迷的支持?  

这份认同感,存在感,成就感,是他在世界上其他国家都不可能获得的。  

其他归化球员也多半是相似的情形。  

因此他们反而不会出工不出力,在俱乐部可以耍大牌,但到了国家队即便不看多少双眼睛盯着,只看戴着队长袖标那个男人在球场上,他们恐怕也不敢怠慢。  

从叶一锋进入国家队那年开始,期间不间断地跟澳大利亚有交手。  

从亚洲杯到世预赛,叶一锋对对手很熟悉。  

若是比起六年前,澳大利亚队可以说已经换了一批新的球员,完成了更新换代。  

再看看中国队,也差不多完成了更新换代。  

只不过比起其他球队是新老交替。  

中国队却是老的退下去,换上来不那么老的而已。  

29岁的叶一锋在国足阵容中算是年轻球员,这样的现状莫说细思极恐,稍微一想就害怕。  

中立场交战,里皮还是十分谨慎。  

中国队排出了4231的阵型。  

叶一锋坐镇后腰搭档吴希,张希哲在他前面,负责前场串联与组织工作。  

澳大利亚同样4231阵型,针锋相对。  

比赛开始之后中国队很自觉地进入了防守反击的姿态。  

澳大利亚则凭借身体对抗和技术优势掌控中场。  

年过30的张希哲在中超还能站得住,在这种比赛中身体对抗劣势太大便根本控不住球。  

叶一锋突然有些没思路了。  

澳大利亚骨子里的技战术是源自英格兰,两翼齐飞是最擅长的,因此边路攻势猛烈。  

频繁起脚传中压制中国队的边后卫,导致中国队的中场也位置被压在了禁区线上。  

后场频繁解围,叶一锋即便控球也很难与周围队友形成有效配合。  

这个时候他想念郑志,黄柏文他们,至少能当工具人来打出些配合。  

只能长传找武雷或艾克森。  

左边路的吴兴函给送了两脚球之后,对方一次停球直接出了边线之外,一次根本没跑。  

菜的抠脚。  

倒不是叶一锋实力超然就嫌弃队友实力不行。  

而是对于有拼劲和野心的球员,技术实力永远只是一部分,甚至占比不超过整体实力的一半。  

可以练身体强对抗。  

可以提高比赛阅读能力积极拼抢。  

可以在关键位置进行战术犯规。  

出路总是有的。  

中国球员身上有这些素质吗?  

有的。  

但总是昙花一现。  

叶一锋还记得当年他刚进国家队时打亚洲杯,边路的孙克用他瘦弱的身板无限冲刺,积极性简直犹如一团火焰,燃烧自己的体能,同样也点燃着每一位球迷的激情。  

可后来呢?  

好好的人,说没就没。  

叶一锋也不关心他去哪里,他发生了什么。  

郑志以前的拼劲毋庸置疑。  

可现在国家队一些球员,更像是摆明了一副:我就这实力,打不过我也没办法。  

都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但有些球员却看起来更像是行尸走肉,只有一副空架子,而没有充满战意的灵魂。  

叶一锋受限于位置和角色,他的积极性无法拉满。  

这才是更让他无奈的地方。  

仿佛自己背负了枷锁。  

比赛第28分钟,中国队还没找到反击节奏,澳大利亚一直在边路轰炸终于收到了成效!  

边锋玛比尔内切后点包抄垫射破门。  

里皮在场边神情如丧考妣。  

澳大利亚是中国队自2019年亚洲杯登顶之后遇到最强的对手。  

恍若一面照妖镜,瞬间看出来了球队的短板。  

要说完全是防线的锅,那也有失偏颇。  

防线一直被摁着揍,丢球只是时间问题。  

进攻没能打出威胁,也没能形成有效的积极联防反抢,对澳大利亚进攻组织带来搅乱的压力。  

比起防守,进攻的问题更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