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怪谈宇宙 > SK8-088:女屠夫

SK8-088:女屠夫(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面对质疑和不理解,徐霞客却毫不后悔,说:防盗吾以老布衣,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提名绝国,死不恨矣白话就是我一个普通百姓,徒步走了大半个华夏,亲眼见证了世间万物。  

功绩比肩张骞玄奘,后悔?那是什么?  

现代有句很火的话叫: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谁都不想缩在一个地方一辈子,等死亡那天才后悔一生哪里都没去过。  

但又有几个人有勇气和能力去实现呢?  

而四百多年前的徐霞客做到了,只靠双腿和意志。  

正是因为这位前辈的经历,徐子墨才最终有勇气踏上了驴友之路。  

徐霞客对此也是很震惊和欣慰,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名留青史,被几百年以后的后辈讨论和祭拜。  

这辈子活的更值了!  

热情的寒暄完毕,一老一少正式开始任务。  

徐子墨最开始还以为这次任务要完,因为他对大明的风土人情,地理文化一窍不通,去了估计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现在就不用怕了,有徐老这位明朝公民陪伴一切妥妥的。  

眨眼之后俩人到了目的地。  

徐子墨赶忙四下张望,发现此时在一个幽深的小胡同内,远处的路口不是有人经过,都是古装打扮。  

而他身上的衣服也换成了朴素的明式汉服,摸摸脑袋,竟然还扎起了一个小马尾。  

至于背包则变成了腰间的香囊,神不神奇意不意外?  

徐霞客也换了模样,他嘱咐道:“在这里切记一切都要听我的,朝代终究不同,有丁点闪失可能就有杀身之祸呐。”  

“嗯嗯我明白了,老爷子您放心一切听您的。”  

俩人结伴走出小胡同,真实的大明世界顿时进入徐子墨眼里。  

只见街道上热闹非凡,吆喝声叫卖声络绎不绝,高低不同的建筑都是汉式风格,男男女女穿着明式汉服。  

成衣铺的裁缝正在穿针引线。  

肉店的老板正在挥刀剁肉。  

琴行的顾客正在试琴。  

沿街的和尚正在化缘。  

放牛娃骑着牛正在路过。  

船夫和伙计正在光着膀子干活。  

花店,雨具店,书店,洗漱用品店,酒楼等等,想到想不到的店应有尽有。  

甚至还有专门细分的男女内外药店,小儿内外药店。  

繁华的青楼台上女子正在吹拉弹唱,后方的私塾传来儿童的朗读声。  

细眼望去,某家店铺里竟然还有女子在给婴儿哺乳。  

“唉,这算是个倒退吧。”徐子墨也无奈的笑了。  

抛去这一点,这个华夏最后正统王朝也已末期,还有不到三十年就要亡于天灾人祸。  

之后华夏遭遇野蛮入侵,文明倒退,剃发易服闭关锁国,开启了三百多年的黑暗耻辱史。  

而所有一切的开端,冥冥之中就是从天启大爆炸开启。  

俩人沿街走着,徐霞客边走边为他讲解一些简单知识,比如怎么跟人打招呼,说什么会挨揍等等。  

没多久他们停下脚步,齐齐看向了斜前方的一片建筑群。  

那是类似紫禁城风格的房子,正大门前摆放着两头石狮子,上面的牌匾写着:王恭厂。  

此处就是皇家兵工厂,又称火药局,是天启大爆炸的事发地点。  

徐子墨看着它低声说道:“不愧是皇家的真气派,徐老,您有办法让咱们混进去看看吗?”  

“自然没有,此地乃重地没有腰牌进不去。”徐霞客摇摇头。  

“好吧,可惜了。”  

他还真想进去观摩一下,看看大明时代的火药火器是怎么做出来的。  

此时王恭厂内走出两名男人,他们身穿红色飞鱼服,腰挎绣春刀,赫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锦衣卫。  

他们路过徐子墨身边时,有意无意多看了两眼,不过没说话也没做什么就走了。  

啧啧,这身行头真帅他心里不住感慨,甚至想任务完成以后返回的时候,想办法搞一身带回现实。  

参观完王恭厂,徐子墨和徐霞客开始找住的地方。  

为了能实时监控情况,肯定要住在附近,最后他们挑选了几百米外的一家酒楼。  

这时候他才想起现在是古代,但身上根本没银子或者铜钱啊。  

“我真是涨姿势了,看来书里说大明如何繁华发达是对的。”徐子墨点头赞同。  

现代人接受的教育中,关于古代的知识通常是封建不开化。  

然而真实的世界并非如此,比如人们都说古代人保守,就算在理学盛行的明朝,男人依然也光膀子干活,女的也敢直接哺乳。  

说古人不懂卫生不知道美丑,看看女工店里卖的各种洗漱用品,看看花店古董店等小资情调。  

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商品经济,资本主意。  

一些来明朝的老外记载:在这个大国人们食品丰富,讲究穿着,陈设华丽,道路发达,是世界最繁华富饶的帝国。  

“呵呵,终究是比不过你所在的朝代,相形见拙了。”徐霞客感叹道:“比如女子的开放程度,大明远远不及后世疯狂,让人唏嘘。”  

正想问怎么办,就见徐霞客掏出碎银付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房钱,酒饭钱。  

在明朝以前,金银不是用来流通的而是储备,也就是现在才将银子、通宝、宝钞一起用来当正常货币。  

“老爷子,您哪儿来的钱啊?”他不禁诧异的问道。  

要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