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豪贾 > 第一百八十二章:北上

第一百八十二章:北上(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朝阳初升,望着码头上那进出不绝的帆影,又看了看码头上属于刘家,将跟随自己北上的三艏大乌篷船。  

刘建早已泛起无数波澜。  

如今已是十月。  

自鹿鸣宴后,已过去旬月有余。  

原本刘建觉得鹿鸣宴上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然而实际上,除去与陈敬宗,陈俊等人相谈甚欢外,大多新老举人,学子们只是一一向刘建敬酒,赞美一番,别的就什么都没有了。  

而且众官员之中,也就只有应天府尹是真正饿实权部门,户部尚书有一定职权外,包括陈敬宗在内,都是养老而已。  

而且陈敬宗如今也已六十出头,自不会如李时勉一般,北调京城,干完也就可以回家种田了。  

不过在鹿鸣宴上,刘建到是认识了不少人物。  

同科施盘,倪谦自不必说,一个明年会试状元,一个探花,才学,能力自是拔尖,一时风流。  

老朋友王竑也出于礼节向刘建敬酒。  

除此之外最让刘建感到意外的是,江西大儒吴与弼也来到了鹿鸣宴上。  

这吴与弼可不是凡人啊,那是当世圣人,其所开创的崇仁学,可谓如今大明内最富盛名的学说。  

更重要的是,后来的阳明心学也是崇仁学的直接传承。  

由吴与弼开篇,到陈献章,湛若水开启,完善,再到王守仁集大成。  

可谓一脉相承。  

而相比于程朱理学,心学反而被刘建极为看重。  

更别说吴与弼一生致力为学,从未参加科考,单靠为学,获得了如今大明内士林声望,且多次婉拒朝廷征辟,一心学问,终开创崇仁学派。  

虽然刘建并不清楚为何吴与弼会出现在江南乡试鹿鸣宴上,按理说吴与弼应在江西鹿鸣宴。  

而且吴与弼并未出仕,也未入学院,只是在家乡开社讲学,而且其理论与如今大明所通用的程朱理学相背,按理是不会出现在鹿鸣宴上。  

但时间限制,加上刘建为众人所围,故而与吴与弼只是打了一声招呼后,就不再细谈。  

等鹿鸣宴结束,刘建再想找吴与弼时,其早已不知去向。  

如此大儒就这般与自己擦身而过,真是可惜啊。  

“公子,该出发了”  

李安上前拜道。  

“都已装船了吗”  

刘建问道。  

“是的,各种物品已装船完毕”  

李安拜道。  

“那就出发吧”  

刘建回头看了看身后的莲儿和刘和,挥手说道。  

于是一众人便簇拥刘建登上了大乌篷船。  

北上赶考算是人生大事,不过刘建到不必忍受路途之苦。  

与很多人需要徒步北上不同,刘建可以乘船先向东,由扬州走大运河北上,直达天津,通州,再换车马进入京师。  

当然,刘建也可选择走海路,由大姑口直入天津。  

只不过刘建觉得与其走海路,到不如走走大运河,看看这条连通大明南北的大动脉是何风光。  

当然在出发之前,刘建也与彭时辞行,而彭时原本是想来送送,但被刘建谢绝了。  

登上大船后,刘建命人杨帆离港,沿长江向东而去。  

乌篷船是这个时代最为普遍的江南江船,其就是一个船身加一个帆布乌篷组成,靠人划前进,吃水浅,容量大。  

而大乌篷船则有点类似于楼船,吃水深,利于大江大河航行,除去有船桨和船舵外,大乌篷船上还有一个长风帆,起风时可利用风力航行,无风时可收起风帆,用船桨航行。  

大乌篷船并不是以料来判定船身大小,而是以周长判定,如二丈,四丈,六丈,八丈等。  

根据大小不同,大乌篷船有三层,四层,五层的区别,底层是水密舱,其上便是客舱,若是货船,则为货舱。  

船上有很多大的窗户,通风采光都极为充足,若遇下雨天气,也可关上窗户,遮风挡雨。  

如刘建所乘三艏大乌篷船,便是八丈船,长约三十米,宽约十四米,加上水密舱共有五层,甲板下两层,甲板上两层,每船可装五百人,在江船之中,也算是大船了。  

当然目前刘建到无需满装,三艏船加一起也就五百人而已。  

毕竟这种大乌篷船实际上只要不到五十人就可以驾驶,其他的主要都是住人装货用。  

至于明庭所用的漕船,也是一种改进后的大乌篷船。  

当然如今大明江河之内,除去大乌篷船外,还有另外一种江船,那便是车船。  

车船,顾名思义就是给船加两个轮子,利用脚踏而不是船桨和风帆来驱动船只。  

根据车轮不同,可分为两轮,四轮,六轮,八轮等车船,最高如今有二十四轮车船。  

而车船内部,也与大乌篷船差不多。  

三艏大乌篷船一路向前,刘建站在船头,看着两岸向后的风景,微微一笑。  

来到明朝十多年,如今终于可以见识一番明庭京城风貌了。  

不过这两岸田舍树影,城寨码头,来往船只,也算别有一番风貌啊。  

虽然已不是第一次在长江上航行,但刘建还是觉得心情舒畅,被两岸风貌所吸引。  

一条长江,道尽多少历史繁华啊。  

当年八百雄楚,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至今。  

多少英雄豪杰因长江而起,又因长江而落。  

如今盛世繁华,但又有多少酸甜苦辣,令人回味,令人着迷。  

想想明年便要进兵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