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苦境:我在德风古道那些年 > 第一百二十七章苦境,你还说你没病?

第一百二十七章苦境,你还说你没病?(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修行多年,最终走到如今这一步,蔺重阳也没有感应到类似天道有缺的状态。  

那以苦境这复杂的情况,理论上天意早该不断进行完善,进而拥有属于它自己的完整智慧,这种情况却并没有出现。  

直观来说当下苦境的状态应该是——  

有意识但是不多。  

「天道」产生了名为「天意」的中枢,中枢便是产生的意识,却未能产生独立而完整的智慧。  

具体原因蔺重阳有猜测但是不能确定。  

他自己开创了全新的道路,并且自己给自己进行拓路,补足自身,除了儒道释三教之外,又用了至少两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天地。  

在某条路上他其实比「天意」多走了一步,所以能看出来的东西更多。  

站在修行的角度,应该与天神化道有关。  

目前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立身人间的蔺大剑皇不准备再深究,他一点都不想与「天意」勾心斗角。  

人间的事情已经够多、够麻烦了。  

他与太学主以及圣夫子达成了部分共识,但人毕竟是主观生物,不可能完全同调。  

这便在主旨下形成了全新的支旨,蔺重阳的目的已经达到,剩下的,总是需要循序渐进。  

纣绝阴与太学主的事情后续他们自行商议。  

真出现酆都城府君暂代太学主,学海无涯太学主暂代府君,那也是他们的事。  

按理来说不会出问题。  

儒门四大名锋选拔典礼,需要身为东道主的太学主亲自参与监督,之后,便是长时间的发展,交由六部执令接手亦是游刃有余。  

在蔺重阳与太学主请辞之时,太学主也已经做好相应的准备,等忙完便外出遛弯。  

那个名为「儒世三圣」的组合也正式出道。  

姑且算是蔺重阳在卸任后,第一次正式给苦境儒门站台,背后代表意义,还要高于出席儒门四大名锋选拔典礼。  

如何以此运作也是太学主的工作。  

因为圣夫子心思不在这方面,蔺重阳纯粹是懒得去管,只能劳烦友人了。  

坦白讲,蔺重阳如今对天界更好奇,上面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当初为何会降下炎帝之剑,即便光明神堕化为冥帝也不该如此,可惜玉老秃飞升之后就跟死了一样,杳无音信。  

苦境这些布置与后手都是飞升前留下的,各司其职互不干涉,能发挥的作用有限。  

询问异度魔界那一位,风险太大,不值得。  

而他自己上去估计也下不来。  

此事暂且搁置。  

赶路途中,蔺重阳思绪急转,看似漫无目的实则对此行路线早有规划。  

当日在与原无乡和金鎏影会面之后,蔺重阳意外算出卧龙行已死,他无意追查死因,但对伏龙壁上的预言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即便,他早已经知晓预验诗的具体内容,但那是另一个时空的信息。  

不同的两个时空会有相同的预言?  

就连太古先知都因为变数,在羽化之前给圣痕者留下预言,精通太乙逆算的卧龙行,理因会留下不同于另一个时空的预言才对。  

闲着也是闲着,于是蔺重阳选择走一趟,他算出了伏龙壁所在的位置。  

“此地么。”  

远离人烟的山脉被阵法定住,行走在群山之间的身影,将封锁山洞的藤蔓切断,迈步进入。  

阵法并非江湖上常见常用的那一套。  

显然是出自卧龙行之手。  

尘封的山洞中忽有脚步声回荡,黑暗中,能看到山壁上火把的余灰,以及残留的蜡烛,迈入其中的身影长驱直入。  

“嗯?”  

最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挺拔背影,盘坐在山洞的尽头,山壁上凹凸的岩石形似龙兽盘踞。  

那道身影正对面有剑痕存留。  

“该说一句不出所料么。”金色重瞳在黑暗的环境中格外醒目,两对一金一银的瞳孔中,在道纹在不断交织。  

此地死者的状态落入眼中,其在短时间内,以天寿与气血为薪柴,强行窥探天机。  

最终落得如此下场。  

不止肉身,连带着元神也一并湮灭。  

连转世的机会都没有。  

因果,反噬,逐道者殉道而亡。  

蔺重阳自尸体上感受不到怨与恨,只能感受到逐道者的执着,以及得偿所愿后的释然,修天机之道者无端身亡,无非只有那几种可能。  

南域占家传承的「云天六卦」便是前车之鉴。  

此地身亡者应当便是卧龙行,而其生前最后一挂占得的结果…  

「汀芒烩影光燎闇,红尘江浪纷缭乱。闻说儒阳剑渺寒,公羊案,举梦人龙盛世安。  

百千界宇接云关,邪谋魔计毁尘寰。凭」  

只见蔺重阳的目光重新落在山壁之上,泰半残篇呈现眼前,重瞳中的道纹与符号重组,升腾的赤色能量自山壁留字之上涌出。  

与此同时,蔺重阳身形开始变幻,一对赤金色的峥嵘龙角从额头上缓缓长出,双腿并拢,化作覆盖有赤金色龙鳞的蛇尾,上身同样有鳞片长出,虽然有衣物遮挡,但那修长白皙的颈部,能够看到有细小的赤金色鳞片显化,双臂化作龙爪。  

鳞片上纹理盎然,森罗万象,天地宇宙映照其中。  

嗡——  

龙蛇之形,神形本相,如同道之具现,周身穴窍颤鸣,涌现的赤色能量顿被牵引。  

天地万道在交织,在变幻,对立而又统一,难以言述的气机环绕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