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苦境:我在德风古道那些年 > 第六十九章宿海殒座

第六十九章宿海殒座(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寂寞侯的拜师礼很顺利,虽然说,他这个关门弟子的含金量不如夏承凛,毕竟非常君已经选择了玉离经来继承衣钵,但他也不会厚此薄彼。  

该教的那部分内容,他自然不会私藏。  

礼成后,他便出手将寂寞侯的病症医治,并安排好了一应学习计划。  

待到顺利结业,寂寞侯是去天都历练,亦或者回去南武林协助纵横子布局,非常君并不打算对其强制要求。  

站在德风古道的立场,走哪一步都可以。  

在他帮助凛若梅完善计划的同时,蔺重阳并未留在粹心殿,而是前往万象真藏,与更梦蝶一谈。  

殢无伤与敬天怀的切磋,算是蔺重阳成婚之后的一件大事,胜负不论,两人各有收获,在两人的调动之下,其余人也加入到了切磋论剑之中。  

期间,路过的净龙云潇还指点过他们几招。  

这场论剑一直持续到傍晚,结束后,夏承凛与敬天怀一前一后,被夏戡玄与方御衡传音叫走。  

没过多久,纵横子也被夏琰一并唤走,某位玉儒无瑕也就是性格别扭了点,真要有事,他还是非常积极的。  

其余人倒也没有离去,因为,帝龙在授课。  

与其说是授课,不如说他把这些师弟与后辈,给轮流揍了几顿更为形象。  

这一个两个,战斗经验也太差了,差到他都看不下去了。  

如何在攻守之间取舍,如何与比你强的敌人进行对抗,这是一门非常博大精深的学问。  

这方面,不仅需要经验,还需要一定的天赋。  

在帝龙看来,有些人之所以被逆伐,是因为他们擅长修行,却不擅长战斗,根基与境界被杰出的天赋带着突飞猛进,然后,在战中被敌人抓到破绽当场斩杀。  

他不希望,自己的同门落得这样的结局。  

哪怕他们此前未曾见过面,但身为儒圣明德一脉第三代开山大弟子,他肩上有这份责任。  

精妙的应对与预判,将切磋升华,使其成为一种艺术,让被揍的人惊心动魄,让观战的人大开眼界,如痴如醉。  

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心中,浮现出同一个念头:  

——架还能这样打?  

帝龙并未以力压人,使用的都是与众人相同境界的能为,招式也就一套儒风剑式,儒圣明德一脉必修的入门剑法。  

但众所周知,少年时期的太易先天,与太易先天重回少年时,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更何况,帝龙远不是太易先天那般简单。  

也就凝渊,仙墨因果与映云骞三人,在这方面的应对要好一些。  

毕竟当年被蔺重阳教导过,他们对于这种体验,可谓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  

不过,众人心中皆无怨怼,每次战败,都会先退去校场边缘消化所得。  

等到其他人败下阵后,便再度上前请战。  

修行一道,必须精益求精,平日之中的失之毫厘,会铸就生死之局的谬之千里,进而因为不必要的失误,丢掉性命。  

到了后半夜,切磋的范围便不再局限于他们这些人,映云骞直接传讯,把隐春秋与寄尘寰等人一并拖下水。  

夏承凛三人归来时,已经是次日清晨,放眼四顾,看到的是一校场累趴下的人。  

“大师兄是准备要回去了吗?”  

庭院内,三人围桌而坐,夏承凛给帝龙斟茶同时,出言询问道。  

一刻钟前,他们方将校场上的众人送回。  

帝龙接过茶盏:“嗯,你们也知晓,阎罗鬼狱位置特殊。”  

阎罗鬼狱对苦境而言意义非凡,乃是防备阎神地界的前哨基地,一方面,要防止那里的生命对苦境有想法,另一方面,则是作为两境通道存在。  

“师兄此番之举,影响深远,接下来应当会有不少人前往万象真藏闭关。”  

纵横子接过茶盏轻抿了一口:“好在门内的授课比较自由,倒也不怕他们因此落下课业。”  

“说起来,今日怎么没有看到师尊。”他又补充了一句。  

按常理而言,这个时间点应该能听到师尊弹琴才对。  

帝龙说道:“师尊昨夜自万象真藏离开,便直接外出了,此刻还未归来。”  

“大师兄,师尊外出前可有交代过什么?”夏承凛出言询问道。  

万象真藏那位的跟脚他知晓,师尊这才刚成婚没两天,按理来说,不可能无故外出,但在外出之前特意走了趟万象真藏…  

总不能说,是去对某些事情进行善后了吧?  

“并未。”帝龙摇了摇头:“我只是感应到师尊外出。”  

纵横子放下手中茶盏:“以师尊之能为,还不需要我等担心,有那时间不如做点其他。”  

当然,他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毕竟将来要继任主事的又不是他,自然不需要考虑那么多事情。  

“也对,师兄准备何时启程?”夏承凛颔首道。  

“晚些时候与太师叔一同回返。”  

一众长辈今日离去,这件事他们是知晓的,不过也仅限于知晓,无需他们去送别。  

明月皎皎,夜凉如水,一处远离人烟的广阔海湾,今日忽现意外来客。  

“澹台家之先祖曾得一古璧,渡河时,猝遇蛟邪作祟索璧。  

其曰:吾可容义求,不可威劫。  

遂斩蛟于剑下,投璧于河中。  

河伯三归其璧,澹台家之先祖毁璧而去。  

那么,河伯是谁,古璧为何物?投璧于河中又有何深意?河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