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第八十章 汉中郡立

第八十章 汉中郡立(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秦国,国都泾阳,泾阳宫。  

伴随着秦国国力在这数年之间的快速增长,往日里满是简陋景象秦国泾阳宫在不断修饰之后逐渐显露出它作为大国宫室的气魄。  

今日之泾阳宫不仅有各式各样的雄伟宫殿矗立其间,更有数以万计训练有素的大秦锐士值守于此。  

在由泾阳宫大门通往秦国政治核心之地的议事堂那一条宽阔的大道之上,满是手持锋利长戟,身披黑色重铠的秦宫郎卫驻守。  

五步一岗,十步一哨,这矗立在道路两旁秦军精锐不仅显示了秦军那无可匹敌的军势,更是表明了秦国这个重新崛起的大国那蒸蒸日上的国势。  

“报…”  

今日,这戒备森严的泾阳宫的大道之上突然出现了一道含有几分急切,又夹杂着一股兴奋的禀报声,跟随这道禀报声随后出现的则是一名风尘仆仆却满是笑容的黑甲秦军。  

伴随着这名秦军穿过一名由一名值守其间的秦宫郎卫来到了议事堂之外的台阶之前,那道夹杂着几分兴奋的禀报声也传入了前方那间象征着秦国权力核心的大殿之中。  

听到这名秦军传令兵传来的这道禀报之声,正在议事堂之中参与此次大朝会的秦国重臣纷纷将自己的视线转向了大门处,就连一直静静倾听着重臣议论着国事的秦公嬴连也抬起头来看向了门外渐渐逼近的秦军士卒。  

“启禀秦公,南郑前线战报送到。”  

看着中间过道之上对着自己单膝下跪,双手托举着那份来自南郑前线战报的秦军传令兵,秦公嬴连微一用力迅速从自己的坐席之处之上站起了身。  

随后只见秦公嬴连以最快的速度穿过自己坐席之前的几案,大踏步的来到了这名秦军传令兵的身前。  

压抑着自己心中无比激动的心情,秦公嬴连用那带着几分颤抖的双手接过了这份战报,然后缓缓展开了这份凝聚着前线数十万将士心血的战报。  

秦公嬴连读得很慢,他几乎是要这张纸上所有的文字都牢牢烙印在自己心中,正是秦公嬴连的这种举动造成了议事堂之中持久的寂静。  

当这股寂静持续了许久之后,秦公嬴连缓缓折起了手中的战报,然后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  

将手中的战报交到自己近前的大良造吴起手中之后,秦公嬴连环顾自己身旁的秦国重臣一字一句地说道:“诸位爱卿,南郑一战我秦军,大胜。”  

在秦公嬴连将大胜二字缓缓吐出之后,在场的秦国重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有满腹的欣喜之情却无法用言语明说。  

“臣吴起为秦公贺,为秦国贺。”  

在迅速浏览了南郑前线所传来的战报之后,大良造吴起立即向着秦公嬴连躬身道贺,而这也彻底引动了在场诸位秦国重臣激动之情。  

“臣等为秦公贺,为秦国贺。”  

面对着身旁躬身而拜的秦国重臣,秦公嬴连面带笑容地对着众人说道:“此次南郑大战,我秦国二十万大军所面对的是兵力远超于我的三十万蜀国大军。”  

“在兵力处于弱势的情况之下,我秦军将士凭借着悍勇的战斗意志与强大的战力堂堂正正击败了这三十万蜀军。”  

“此战之后,我数十万南征大军将长驱直入蜀国腹地,蜀国所拥有的万里疆土将全部为我秦国所有。”  

面对着自己周围的秦国重臣,秦公嬴连慷慨激昂地为他们诉说着前线战事,并对他们诉说起了未来秦国所能获得的辽阔疆土。  

听着秦公嬴连话语之中所蕴含的豪迈气势,想想那个北依大漠、南到巴蜀,东据函谷,西逐戎狄的强大秦国,在场诸位秦国重臣立时难以抑制心中的激荡之情。  

“秦公万年,秦国万年。”  

“秦公万年,秦国万年。”  

“秦公万年,秦国万年。”  

在诸位秦国重臣如山岳一般的齐声高吼声之中,秦公嬴连缓缓走上了议事堂之前的台阶,重新端坐在了自己的坐席之上。  

等到在场诸位秦国重臣的高吼声渐渐停止,秦公嬴连缓缓说道:“诸位秦国爱卿,夺取疆土虽是不易,治理这费尽千辛万苦才得到的疆土却是更难。”  

“想那三年之前才刚刚并入我秦国版图的北地郡。经过了三年尽心竭力的治理之后,北地郡之上生活着的百万义渠之民才彻底选择真心归附我秦国。”  

“如今这新近收复的南郑之地以及即将要拿下的蜀国之地该如何治理,还请诸位爱卿畅所欲言。”  

听着秦公嬴连的这一番话,议事堂之中的这些秦国重臣们渐渐从那种欣喜之中醒转了过来,开始细细思考起了南郑以及蜀地的治理方案。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正如秦公嬴连所言要想夺取一个地方容易,但是要想将他治理完毕并让生活在其上的百姓真心归附却是无比艰难。  

一个义渠之地,秦国就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完成初步消化完毕;而蜀国之地无论是面积还是所拥有的人口,都不是一个义渠之地可以相提并论的。  

如果秦国要想将南郑之地、蜀国之地以及未来可能拿到手的巴国之地彻底地整合完毕,那需要花费的或许是数十年乃至百年的时间。  

自己所要提出的是未来百年秦国对于巴蜀之地政策,这如何让在场的秦国重臣不心生谨慎。  

“启禀秦公,臣廷尉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