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竞技 > 我若修仙法力齐天 > 第九百八十章 龙喜记

第九百八十章 龙喜记(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奏礼乐!”  

“设好宴!”  

曲女城皇宫中,老国王尸罗逸多简单的吩咐了两句。  

皇宫之中开始拉响乐器,将宫外的渐渐趋缓的沉闷撞击声削弱了下去。  

顺着皇城门前行,只需行进千米便能到摩揭陀国王宫大殿。  

老国王尸罗逸多本是在大殿中等待,但耐不住甘尼许不断吹奏号角。  

这是宛如战争一般的紧急传讯,也让他出了这处大殿。  

待得重新回归,此前布置的场景明显出现了乱象。  

随着这帮朝廷文武进入大殿时,此前可能需要迎接的审视和注目已经变成了一起同行进入,不仅李鸿儒不慌不忙,李义表也是无比镇定。  

李义表没搞清楚来天竺国度区域所要做的事情,反正跟着跑一趟,然后再跑回去就行。  

到时候唐皇问什么,他们则根据所见所闻回答什么。  

“本王听闻大唐以儒家文化治世,不知这东土的儒家文化是何物?”  

只是一曲礼乐奏完,尸罗逸多伸手宣布静止时,亦是开启询问使团。  

“儒家文化遵循天、地、君、亲、师的道理…”  

李义表擅武,在文化方面的水准只能说略通笔墨,和普通的书生并无多少区别。  

尸罗逸多启口就是重大话题,这让他也庆幸队伍中还有一位大儒。  

虽说李鸿儒没有大儒的样子,但李鸿儒是朝廷不折不扣的大儒。  

作为科举榜眼的存在,李鸿儒甚至还参与了典籍的书写与制作。  

不论是武,还是文,这位副使都能拿出手。  

李义表谨慎的挥手示意,这让李鸿儒开口侃侃而谈。  

从理念到实际,从儒家文化历史起源到发展,又到大唐如今的盛景,李鸿儒嘴中的话语没有停过。  

作为驱离婆罗门文化侵袭的存在,儒家文化证明了自己的地位。  

李鸿儒此时并不介意讲多少,若是尸罗逸多乐意,他讲述三天三夜给对方普盲也没问题。  

发源于东土的儒家文化,若是在西天竺之地落地生根,那不失为一桩美事。  

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总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长,或许一些文字,或许一些画,又或许一首曲子,一副棋…  

只要影响到对方,让对方认同,观念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变化,转而拥护与赞同。  

不论儒家文化在西天竺变异成什么形态,都脱离不了儒家文化的根本。  

彼此文化交融必然对两国产生裨益。  

“使者所言果然深奥非常!”  

连连吐词了半个时辰,李鸿儒才收了尾。  

这让尸罗逸多忍不住的惊叹,也让李鸿儒有一丝苦笑。  

他已经尽可能讲得简单简略了,李义表等人听得兴趣盎然,但摩揭陀国人则是迷迷糊糊。  

承受不同文化的熏陶,陡然听得另外一种文化,这让一些人心生兴趣时,脑海之中又不乏抵触的念头,只觉与自己往昔所知有着全然的不同。  

若非李鸿儒等人来源于大唐,又是尸罗逸多特意询问开口,被扣上一顶‘诬蔑我佛’‘诬蔑主神’等的帽子也很正常。  

尸罗逸多满脸的兴趣之色。  

察言观色下,他邀请,李鸿儒发声,李鸿儒收声,他扫尾。  

两人这番交谈像是一场尝试性的讲座。  

看似是尸罗逸多想了解,但更多是尸罗逸多在查看诸多文武臣子对新文化内容的态度。  

扫视下来,尸罗逸多不免也是心中有些微凉。  

大唐可以用儒家文化治世,不遵循佛陀和婆罗门等阶制度,但摩揭陀国难于去模仿。  

若是如李鸿儒提及的内容去操作,他会成为整个国度阶级之敌。  

难于生搬硬套东土王朝的模式,尸罗逸多微微敲了敲桌子。  

“不知使者可对我天竺文化了解如何?”尸罗逸多笑道。  

“久闻大名,正要洗耳恭听!”  

李鸿儒抬手示意。  

这让尸罗逸多清了清嗓子,开口讲述了一个自己近期创作的故事。  

这是一个话剧式的故事,分为五幕讲述。  

尸罗逸多管这个故事名叫《龙喜记》。  

故事的内容很简单。  

《龙喜记》前三幕讲述云乘太子与悉陀国公主相爱结婚。  

后两幕则描写云乘太子生怜悯之心,为解救他人的性命,牺牲了刚刚得到的爱情,以自己的肉身喂食大鹏鸟,后被高利女神救活。  

尸罗逸多讲述故事时,朝下诸臣一脸的赞叹神情,不时发出陶醉的声音。  

但尸罗逸多的目光一直不时扫过大唐诸位使者。  

他讲述时是采用天竺语言介绍,这对李义表等人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如同李鸿儒此前介绍儒家文化一般,李义表等人也在这个介绍长达近半个时辰的故事中显得迷迷糊糊。  

尸罗逸多的目光最终将目光放在了李鸿儒身上。  

他口中缓缓讲解,《龙喜记》中又夹杂了诸多虚拟人物名称。  

对普通人而言的话剧,这部剧夹杂了他诸多的心思。  

“王玄策使者,我们天竺的文化如何?”  

看着略有所思的李鸿儒,尸罗逸多讲解完毕,这才开口询问。  

“好!”  

李鸿儒翘起拇指,对着尸罗逸多点了个赞。  

这个评价极为简短,不亚于尸罗逸多提及儒家文化时的‘深奥非常’。  

李鸿儒讲述完苦笑,尸罗逸多显然也没听到想象中所需要的答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