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前朝太子的最强大脑 > 第57章 会快乐吗

第57章 会快乐吗(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亥时,繁星密布、银河若龙。  

乾坤挪移大阵的唯一出口,九围解木门无声打开。  

晚风徐徐、豁然开朗。  

前京都西城临时江湖同盟的五位主要成员,带着雀跃与希翼的心情,一一自木门行出。  

然而,迎接他们的,并不是他们想象中那位高深莫测的雨师谷尊上。  

只见,大阵之外、正对木门、十丈开外,有座一人多高的圆台,其上正中一轮石日晷呈倾斜状;  

环日晷,有六位身着绣星图月白色长袍的男女,保持同一高度、悬于半空中、闭目盘坐;  

日晷上方较高处,则悬坐着一位看不清面目、着相似服饰之人;  

圆台与地面有一丈宽石阶,阶前两侧,各站立一排年约十来岁、统一扎着双髻的童子、童女;  

此时夏春秋等五人走出木门,也未曾惊动这些粉娃娃,就仿佛并非真人而是雕塑。  

突出一个,专业。  

孔喧抬手扬开被风拂到胸前的玉色发带,姿态潇洒、正欲大步流星往前走,便听。  

“孔师弟,莫急!”  

夏春秋出言提醒,同时,亲师兄万三立已是一把拉住这位阴阳大师,并用眼神示意他‘别乱走动,先看看再说。’  

宋长青一眼便看出台上悬浮盘坐的七位,所呈现出的格局为:六星仰月。  

“此前,大阵之外那石碑所显定然与破阵之法有关。我等急躁求进,未曾细看,若不是得尊上指点…”  

宋长青话到一半,夏春秋便微皱眉头、递过去一个‘注意说话’的表情。  

“咳…”宋长青登时心领神会,话锋一转道:“容我细细查看,再作定夺。”  

万三立不通奇门遁甲之道,什么阵法、卦象,一概不晓。孔喧只学了些皮毛,倒也有自知之明,不去参与夏春秋与宋长青二人的讨论。  

师兄弟俩便凑到一块儿,研究起那悬浮于半空中的七位司空山门人,到底使的是什么机关还是玄妙功法。  

半个时辰后,无果。  

也不知是不是在京都西城搞圣火教白衣人时,受了些奇怪的影响,夏春秋与宋长青都变得比原本谨慎了不少。  

左右商量不出个所以然来,尝试与阶旁童子搭话,也没得到回应。  

正纠结到底该莽一莽、直登圆台,还是再观望观望之时,一个戴斗笠的汉子自圆台一侧跃出,向五人蹿飞过来。  

“诶,这不是先前那个黄衫小妹的护卫么?”夏春秋轻声道。  

擅于搞氛围的江湖老马海富海大叔,稳落于五人面前时,讶异地“诶”了一声。  

随后,海富抱拳向五人一礼,“五位大侠也出阵了。”  

“我们能出阵,没什么好奇怪的。倒是你们,哼哼…”  

孔喧在线,持续输出中。  

海富不以为意道:“在下不是这个意思,海涵。”  

夏春秋无语地瞄了孔某人一眼,抱拳向海富回了一礼:“不知这位兄台,何时出的阵?”  

海富:“约摸一个时辰。”  

“哦?”夏春秋忙问:“那兄台可有见到过一位长者?”  

“并未。”海富照着乐天小兄弟教的说词,继续道:  

“我家小姐顺利过关,海某需速速回去将这好消息禀报给我家老爷知晓。  

各位!先前出手相助,海某在此谢过。”  

“哪里哪里,”夏春秋摆摆手,又问:“那,你家小姐,此时何处?”  

“登圆台,左侧云纹门。”  

说罢,海富便急不可待地抱拳一礼,扭身朝右侧树林疾行而去。  

夏春秋与宋长青又对视一眼,后者道:“这般说,登圆台之后还需择门而入?”  

“应如是。”夏春秋点了点头,“要不,咱们也进那云纹门。  

咱们与那兄妹俩也算有点儿缘份,若之后再有关卡,能腾出手的话,也好帮衬一二。”  

对此,其余诸人并未表示反对。于是,一行五人这就上了圆台。  

果不其然。  

登顶之后,便见六位悬浮于头顶半空中的司空山门人身下对应之地,各有一道地门。  

分别纹有:云、雀、日、月、山、木。  

经地门、下石阶又上石阶,于幽暗但不逼仄的地宫中,转弯抹角、上上下下,走了大约有半来个时辰,一行五人晕头转向。  

终于,前方光亮愈来愈显眼,五人快步奔去,这便出了地宫,来到一处洞府。  

府门前,亮如白昼。  

只一打眼,除古铃铃外、识货的四位便给惊着了。  

只见左右各十二、共二十四颗抱拳大小的南海鲛珠,正熠熠生辉,绽放着似水色般柔和的光芒。  

司空山,豪啊!  

未及惊讶,又听低沉如闷雷般的一声。  

‘喯’  

随后,高宽各两丈有余的偌大洞府府门内,传来轻微的蹄声。  

一头通体洁白、生有独角,体型约普通成年马两倍多的四足兽,高昂长颈,头顶一摄颇长的毛发披在长脸一侧,踩着优雅的马蹄步、高傲不失大气地向五人缓步踱来。  

“云、云兽!!”  

宋长青一张英俊小生脸激动得颤了一下,一旁的夏春秋、万三立与孔喧,无不深感震撼。  

只有古铃铃,在想些诸如‘这东西好不好吃’、‘该怎么做’这种质朴的问题。  

这独角四蹄兽背上驮着一位蓝衣童子,看上去约摸只有六、七岁。  

童子面无表情、语气老陈道:“来人,姓名、出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