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疗汉 > 第二百五十八章 四足鼎立

第二百五十八章 四足鼎立(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得知许昌内乱,曹昂大惊失色。  

许昌可是大本营,大本营都乱了,他哪还有心思战斗。  

曹昂想要回城,却又得知曹丕劫持了子,朝东南方向而去。  

这一下曹昂更加不知所措。  

以为曹丕的离去,汉室老臣们也再次集结起来。  

毕竟曹丕的目的是劫持子,没想着将他们一网打尽,只是带走了没有兵卒在侧的朝中大臣。  

仅存的汉臣们再次集结起来,迎接刘里大军。  

曹昂见城池城门大开,刘里大军又紧咬着不放,甚至此战无望,领兵投刘备去了。  

汉臣们迎刘里入城,这才得知子去向。  

刘里心中欢喜,表面上却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道。  

“竖子敢尔!赵云!”  

“末将在!”  

“命你领本部人马前往追击,务必将子送回来!”  

赵云闻言一愣,他跟随刘里的时间也不短了,自然知道刘里的情况。  

如今子都跑了,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会追。  

“喏!”  

不过他还是领命而去,还未离开,便被苏谦拦了下来。  

“不知苏大人有何指教?”  

起来苏谦如今的地位在刘里麾下并不是非常的高,好多人都在他之上,甚至是赵云的等级换算下来的话都已经跟他平级。  

但赵云却不敢轻视与他。  

一来苏谦是刘里的大舅哥,绝对的亲信。  

二来也是跟随刘里的元老,论资排辈的话绝对是排在最前面的。  

文臣里面,没有人比苏谦更有资历。  

苏谦闻言,却微微一笑道。  

“还请赵将军借一步话。”  

赵云翻身下马,与苏谦到一旁,苏谦这才继续道。  

“不知将军可明白齐王之意乎?”  

“嗯?”赵云眉头一挑问道。  

“还请大人赐教。”  

苏谦道:“齐王言‘务必将子送回来’,这个送子....”  

赵云闻言顿时恍然,随之拱手道。  

“若非大人之言,云险些误了大事,多谢!”  

苏谦摇头笑道:“此乃分内之事,无需多礼。时日不早了,谦便不耽误赵将军营救子了。”  

两人就此别过,苏谦这才离开找刘里复命。  

刘里知道赵云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心中也就放心了下来。  

他安抚住新降的老臣们,然后命徐庶、裴元绍领兵五万假意支援赵云。  

又命张辽、高顺各领三万人马取兖州各地。  

刘里很想自己出征,可是许昌毕竟是‘前皇都’,需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根本脱不开身。  

不过刘里虽然身在许昌,但心思却一直放在前线。  

“使许攸前往降于禁、臧霸等人,慈良将,若弃之实为憾事。”  

是的,臧霸驻扎在下邳,于禁屯与济阴。  

还有其他人也分布在兖州各地,这些人都是人才,而且不难看出这些人并不打算跟自己死磕到底。  

招降的事情十有八九能成。  

而且许攸做客的级别已经练起来了,绝对是如今最为顶级的一批。  

由他去降,那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曹丕投靠孙权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刘里的耳郑这件事让刘里多少有些惊讶。  

曹丕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不甘屈于人下,如今却主动投靠了孙权,其心思昭然若揭。  

孙权不是傻子,但却接受了曹丕,并且派出了凌统支援曹丕,其意思也非常的明显了。  

仿佛是在对刘里:“曹丕不管是真的归顺与我还是假归顺与我,但明面上已经是了。既然是我的弟,那么他的那些地盘也就都是我的,你要是再起什么心思,就是对我宣战!”  

刘里自然是理解的,而且他也没有再继续打下去的欲望。  

毕竟新增的地盘本来就多,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去消化。  

更何况如今的形式在这里摆着呢,谁先出手谁倒霉,不如坐山观虎斗。  

为表诚意,刘里留张辽守兖州,高顺守许昌以及河内东部所属的地域,然后将大军调往乐浪、带方。  

他自己也回到邺城,将邺城定为政治中心。  

袁绍当年便是以邺城为政治中心,曹操也是魏王,所以刘里也不例外。  

当然,他原本是想着以东平郡为中心的,毕竟那是刘里最开始的地方,而且如今也是非常繁华的地段。  

但东平的地势并不适合做政治中心,所以最终选择了邺城。  

刘备和孙权见刘里大军调回去了,立马就放宽了心,再次开始互殴。  

在此之前,许攸不服所托,成功的服了于禁和臧霸,其余人也服了不少。  

那些不愿意归降的,自然是被刘里大军一路平推。  

张合也看事不可为,转身投靠了马超。  

四足鼎立之事,在曹操的死亡之后,很快的便形成了。  

刘里调离大军,为的就是给刘备和孙权看的。  

毕竟两个人已经打了很久了,若是就此罢兵肯定是不合适的。  

但有刘里在侧虎视眈眈,他们哪能安心对抗。  

马超也很聪明,取了司州之后,立马掉转方向取胡羌。  

羌族虽然与马超交好,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更何况羌族的势力并非铁板一块,要是生了变故,在关键的时候背后捅刀子那就危险了。  

刘里调兵其实并不需要调离的那么远,但他还是那么做了。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进兵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