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死亡难度 > 第四十四章 勾心斗角

第四十四章 勾心斗角(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且说孙坚的长沙军这边,自那日与华雄部一场遭遇战,孙策单骑冲阵,最终只救得几十部下得返,却被华雄一箭射中祖茂,待抢回来时,已然气绝,孙坚等人自是悲恸不已。  

而孙策这边整顿余部,只剩下不足六百之数,却少了萧远。回想起来,那时孙策单骑冲阵,没顾得上身后得萧远的状况,问本阵黄盖等人,又因距离太远,皆看不清楚,再令军士在战场尸首中细细察看检视,亦未曾找到尸首,不由得又捶胸顿足伤感一番。  

孙坚见儿子悲痛,不忍苛责,又因白白折了祖茂,怕寒了下属之心,便要行军法,虽程普等人死死劝住,方才未下狠手,只责了孙策不遵军令,擅自开战之过,但念其身先士卒,单骑冲阵,抢回十余同袍,功过相抵,打了二十军棍。  

此后,孙坚便就地下寨,也不去汜水关叫阵,只教全军等诸侯各部到来,再做计较,并派出传令兵回报袁绍及袁绍,一是要教同盟军在关前聚集,共同破关,一是向袁术催促粮草。来时袁术左右推脱,只拨了十日之粮草,今军中粮草已消耗过半,仅余下能坚持不足五日之数。  

两日之后,磨磨蹭蹭的河北大军终于抵达汜水关前,距关口十五里下寨,而此时,曹操的部队也几乎同时抵达,不半日,便立刻有侦骑回报孙坚大营,至此,讨伐董卓大军方才开始陆陆续续在汜水关前集结,交换情报,共议破关大计。  

袁术大营。  

“前日汜水关前,我部与逆贼华雄部在关前决战,大破逆贼主力西凉铁军,斩敌两千余人…斩敌偏将两员,校尉祖茂不幸阵亡,请求抚恤…全军士气正盛,但粮草匮乏,乞将军以大局为重,尽快拨付…。”  

桥瑁念着刚刚袁术递给他的战报,狐疑的说道:“乌程侯江东猛虎也,不过这才四千余部曲,就能斩敌两千余人加偏将两员,定有不实之处,明公明鉴啊。”  

桥瑁仔细地看完战报,小心翼翼地说道。  

“确是如此,斩敌两千余,并无首级或左耳为证,我大兄竟然允了,并把战报分发各诸侯。”一旁端坐于案前的袁术轻蔑的笑道,“孙坚小儿,看似敦厚,竟也如此狡诈,当日汜水关前,他千余前锋营被华雄杀了个折损过半,随后便避战不出,却给我报了个多日与敌军交战,斩敌两千余。”  

“大人如何得知?”  

“自有人报与我知,那孙坚小儿,以为能欺得了这天下人,哈哈。”  

“那接下来,将军有何打算?”  

“明日诸侯共商破关大计,吾自有计较。你且去吧。”  

翌日,讨董联军盟主大帐,袁绍端坐于主位案前,各路诸侯按爵位官职坐于两侧。  

“诸公,诸公。”袁绍挥手示意大家安静,“前日乌程侯前锋已与逆贼华雄于汜水关前交战,已有所斩获,眼下敌军固守关门不出,今我大军已齐聚关下,召各位前来,正为共商破敌之策。”  

孙坚率先站起,抱拳道:“盟主,我前日已杀至虎牢关前,虽杀敌无算,却折了本部一员猛将祖茂,愿再讨令旗,明日再去叩关,只是目前全军粮草不济,还请盟主明鉴!”  

话音未落,袁术马上不乐意了,立刻起身道“文台此言谬矣,出发之日,吾已令桥大人拨予足够半月之粮草,怎么就不够了?嘿嘿,我却正要问你,靡费我许多粮草,前日折在汜水关前,被那华雄杀得逃出十余里外,损兵七百,却在盟主处虚报战功,杀敌两千,斩将两员,实则只有首级三十余,可有此事?”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  

那日两场鏖战,虎牢关下的尸首自然是没有割到人头,后来被华雄军把战场给清理地干干净净,不过后面孙策在土丘之战的确是杀伤了不少,华雄撤退之时,也未曾带走,于是长沙军把战场清理,收得敌偏将一名,士兵三十余首级。  

后来虚报战功,本也是习以为常的操作,孙坚却未料到不知为何,今日袁术却拿此作文章,当众发难,而且自己战损、所收人头之数,竟如此准确。  

孙坚黑红了脸道:“那日与敌军关前混战,许多人头不曾夺得,袁术,你…!”  

一众诸侯听了,也不知谁是谁非,便纷纷交头接耳议论起来,公孙瓒听了袁术的话,与萧远的话一印证,却知道那孙文台的确是虚报了许多战功,不由得暗自窃笑,却也不出头。其余诸侯,却又近半数乃袁家世代交好或受恩于袁家,又兼孙坚此前矫诏擅杀王睿的劣迹,便纷纷跳起来指责孙坚。  

孙坚见状,更是不平,大叫道“某舍身为国,屡有功于,诸公何不容于我!”  

主席台袁绍见了,不由得大感烦恼,却有一人上前附耳,说了几句,正是那骁骑校尉曹操。  

袁绍站起,拔剑在手,大喊道:“诸位!诸位!绍不才,既承公等公推为盟主,当各听调遣,不得诿过于人,勿使大业有失!诸公听令!”  

诸人听了袁绍发言,便纷纷起身,哄然肃静听令。  

“明日,各部自带精锐,随我于汜水关前,共同破关!”  

待散去,只留下袁绍袁术兄弟二人。  

“公路,孙坚此人,勇烈且桀骜不驯,早怀异志,不可用也。”袁绍开宗明义,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大兄,文台虽与我有些言语冲撞,但今日诸侯共讨董贼,正是用人之际,吾自不能因公废私,来日与董贼会猎与洛阳,还得仰仗孙坚之勇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