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燕公子 > 第二十八章 归降(下)

第二十八章 归降(下)(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看着廖山气度轩昂,面带微笑,让李牧不由心生好感。廖山在燕国朝堂名声还不算很大,居然有如此的风度,难怪燕国能在这十几年来,发展壮大如此。  

“先生,请坐。”李牧伸出右手,对廖山言道。  

“多谢将军。”廖山也没客气,一撩衣袍,坐了了李牧的案几左方。  

“先生此来,带来了家母的书信。”李牧看着廖山,双眼寒芒闪动。  

廖山一笑,从袖中掏出两封信来。  

站了起来,来到李牧的案几前,把这两封书信递给了李牧对道:  

“将军,正是。此乃我王以及与老夫人,所写的书信,现交给将军。”  

“哼!”李牧冷哼一声。  

从廖山手中,接过了这两封书信,仔细看了起来。  

李牧母亲李刘氏信中,很是简单,就是把自己如何来到蓟都,以及被燕王康厚待的过程,给李牧详细说了一下。信中的最后,也没有过多言说什么,只是让李牧按着自己的本意,来决定是否归降燕国。  

而姬康给李牧的信中则是谈了很多,现谈了自己对于天下大势的看法,接着又谈了自己的心中志向,更是给李牧解析了目前时局,以及对李牧的渴望。  

姬康在信中说的并不复杂,也不夸张,但都是事实。  

李牧的神情在看罢姬康的信后,格外的凝重。  

自古以来,凡是想靠嘴皮子要求对方归降的,从来都不可能成功。都是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趁着胜利或者强大的大势,才能取得成果。  

不想动一兵一卒,就想让对方屈服的,自古从未听闻过。  

姬康在信中告诉李牧,只要李牧归顺,就可继续率军留守雁门、云中两郡。  

并且答应李牧,如果其麾下的将士,不愿意投靠燕国,姬康也会按照燕国的律制,给予这些赵国将士钱粮遣送或妥善安置,绝不失言。  

看罢自己母亲与姬康的信后,李牧脸上的表情很是复杂。  

从燕王康给自己的信中,李牧可以看出,姬康对于自己的看重和渴望。  

这种器重的感觉,李牧从来没有在赵王丹的身上,得到过。  

半天之后,才对廖山言道:  

“先生,如果本将不归顺,你们会如何对待本将的家人?”  

廖山神情慎重,拱手对李牧道:  

“将军,本官来此之际,吾王亲自对在下言说,如果李牧将军不愿意归顺我燕国,不可勉强。并让在下转告将军,我王会亲自派人,护送将军家人来雁门,让将军一家团聚。”  

李牧点了点头,对廖山道:  

“先生,此事重大。你先暂时在府上歇息,本将需召集众将共同商议,待有结果之后,再给你答复,可好?”  

廖山闻此,心中大喜,知道此事已经成功八九。  

起身,两袖一甩,躬身对李牧道:“将军,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在下听从将军安排,但此事宜早不宜晚,宜快不宜缓,希望将军早做决定。”  

“这是自然。”李牧对廖山说道。  

等到廖山退下之后,李牧让人把副将司马尚叫了过来。  

对于这个一直追随自己,而且二人无话不谈的心腹,李牧没有丝毫隐瞒。  

把燕王康以及自己母亲李刘氏的书信,都让司马尚看了。  

司马尚在看罢姬康的信后,在惊愕的同时,内心居然有点窃喜。  

他可是没有李牧那么多的顾虑,对李牧直言道:  

“将军,你认为我军,能阻挡住或击败乐间率领的燕国大军么?”  

李牧思索了会,对司马尚道:  

“从这段时间看来,想阻挡或击败燕军,十分困难。”  

司马尚又问李牧道:“将军,你认为我军会有援军么?”  

李牧又沉思了片刻,对司马尚道:“不会有了。”  

司马尚躬身对李牧道:  

“将军,从燕王康给将军的信中,可以看出,燕王康对将军的器重,已跃然于书信之中。要知道现在的燕国,可是天下第一大国。而燕国,也被世人公认是天下正朔。”  

“燕王康做为一国之君,能对将军如此,可谓是推心置腹了。就是最后将军做了决定,带领我等归降了燕国,天下之人也不会嘲笑将军的。”  

“以雁门、云中两郡之兵,来对抗燕国的举国之兵,我军本身就处于极大的劣势。更何况,如今燕王康不但亲自给将军亲笔所书,又派来了的燕国朝堂重臣,对将军而言,可不是一般的看重。”  

“再说了,乐间率领的燕国几十万大军,如此汹汹。若是将军贸然拒绝,我军的十几万将士,可就真的断了最后的退路了。”  

说到这里,司马尚又看了看李牧的表情,继续对李牧言道:  

“将军,燕王康给你的信中,所言非虚。天下纷乱数百年,大统之势已不可更改。燕国君王贤明,朝臣多是有志之士,国力强大,是最有可能统一这天下的。”  

“燕王康其母也乃我赵国公主,他身上也流着一半我赵人的血,必会善待我等的。再说,此时我等如果归降燕国,也可对燕国提出对我等有利的诸多条件。”  

李牧本来在看完姬康与自己母亲的信后,就已经有点心动了。  

细细想来,司马尚说的一点也没有错,燕王康是一国之君,对自己如此礼遇,可真的是看得起自己了。  

再说了,自燕国崛起以来,投降燕王康的君主都很多。自己不过是一个区区的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