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晚汉 > 第054章 升迁

第054章 升迁(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白廷掾,走,回都亭去稍息片刻,两个时辰之后吃完早餐,我等立刻赶往林渭家!”刘玘说道。  

林渭家也已被当地乡游徼、亭长派人看管,出不了事。  

“也好!不过刘郎,昨晚那偷盗者非常奇怪,似乎并不像是偷盗财物,你有何看法?”白述问道。  

“在下想来,偷盗者有可能在寻找行贿受贿的证据,或许那东西已被他拿到,我等遍寻一夜也未得到,真是可惜!”刘玘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白述一听,笑道:“我也正是此意!”  

“治乱世,应用重典,明廷也是经学儒者,似乎过于仁慈!”刘玘说道。  

“此言甚善!”白述很同意他的看法。  

二人午前醒来,吃罢早餐,便带人急着赶往林渭之家,前后忙了两三天,总算把此事办完。  

二人大致统计了一下帐,结果并不出乎意料,此人总家产接近六百余万,几乎都不能说明来源。  

至于北固乡应游徼失踪一事,林渭并不承认与他有关,只说是此人得罪了当时是北固亭长的文涣。  

现未抓获文涣,此罪名也不便安在他头上。  

杨景听了二人的汇报之后,唏嘘不已:“以前我只听说贪吏盛行,没想到我身边居然就有一位大贪,如你此次未将其揭发出,我倒被他瞒过了!”  

白述说道:“明廷,此人所做之恶事,大多在前几任县令,如无他们纵容,林渭早已被黜,何至于有今日?”  

“话虽如此说,然我也终究发现晚了!”杨景摇摇头。  

刘玘与白述在一旁也不好说话。  

又过了片刻,杨景才又抬头慢慢道:“白廷掾统领百吏,事务繁杂,暂时不好让他再离县城。  

刘游徼就再辛苦一下,与户佐李尚一同去查办那几位在大泽当中偷税漏税者,一定要让其补交税款!”  

“诺!”刘玘点头。  

由于此时存在门下吏制度,因此功曹权力大得惊人,比如县令、太守不能够行使权力,甚至可以将权力委托给功曹,而不是下面的丞,尽管丞是朝廷任命的长吏,由此可见一斑。  

出了杨景舍门,白述笑着对他提醒道:“刘郎,让那几户人补交税款可有难度,你可得想一些办法才行!”  

“哦?足下能否讲得再细一些?”刘玘很有几分疑惑。  

“当然可以!你听好,那几户人可都不简单…”白述详细的介绍了他们的背景。  

刘玘一听,瞬间眉头紧皱,觉得的确有些难办,于是心中开始思考解决之道。  

亥时,北固乡,怀德里,田舍。  

几十只火把将这里照得一片通明,刘玘与余亭长、李尚等人在这里剿贼。  

余亭长已暂时代理本乡游徼,不过依然兼着亭长,游徼比亭长倒要轻松一些,升迁机会也更多。  

这里有三间独立的田舍被烧成一片废墟,刘玘等人正在查看一具烧焦的尸体。  

看了片刻之后,刘玘起身点点头,然后对余亭长道:  

“此人肯定就是大盗褚燕无疑,他人不可能有此武艺,而且那刀上还刻有他名,这也是铁证,来人,将此贼头颅切下,送杨县令!”  

“诺!在下亲自来斩其头!”余亭长说完,掏出刀,搁下了头颅,随后他对几名求盗说道:“尔等速将其尸体抛之于树林,让豺狼食之!”  

“诺!”几名求盗领命,抬着尸体径直去了。  

这时刘玘又笑着对余亭长说道:“今日终于抓获大盗,也是大功一件,我等回去宵夜,我请诸君!”  

“足下客气,怎么也得在下尽地主之谊!”余亭长很客气。  

旁边李尚说道:“如今未活捉大盗褚燕,不过也的确是有大功,明廷肯定会有重赏,今晚吃宵夜让刘郎请最合适!”  

“有理,不过这功劳可非我一人,诸君都有份!”刘玘说完,他就领着众人便起身返回都亭。  

原来,刘玘刚到这里来就听见有人禀报:发现了大盗“褚燕”的踪迹,于是就带人过来围剿。  

“褚燕”自然负隅顽抗,在经过几个时辰坚持,四名求盗受伤之后,刘玘下令火攻,一切便都结束了。  

在刘玘看来,此局很完美,褚燕已借暗夜逃遁,至于那具尸体是谁并不重要,他知道,褚燕绝不会杀害无辜。  

回到北固亭,已近子时,余亭长令人弄了些酒菜,三人饮酒。  

众人聊天,很快就说到了找那几名偷税漏税者。  

余亭长提醒道:“此事恐不好办,很容易得罪人,搞不好会大大影响足下前程!  

“哦?此话从何说起?”刘玘有些不以为然。  

“那二人都与乡三老、县三老有亲戚关系,足下正处于察举孝廉的关键时期,何苦要得罪他们?  

再说,县中很多人都知道此事,不过睁只眼闭只眼罢了,足下将此事捅了出来,虽然勇气可嘉,但也应该适可而止。  

我劝足下三思而后行,反正他等捕鱼几何,也不易查清,收税多与少,还不是凭足下一句话?”余亭长解释了缘由。  

刘玘一听,自己早就知道了这些关系,于是笑着微微摇头:  

“这恐不好,大家眼睛都盯着我,又怎会是我一句话的事?”  

李尚一听,忙在一旁劝说道:“余亭长之言极有道理,我也以为察举孝廉一事更为重要。  

反正已抓捕林渭,给朝廷增加六百多万,这可是千多户人的租赋,也就是刘郎有能力,他人谁能办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