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晚汉 > 第017章 都亭

第017章 都亭(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想不到你居然还对楚辞有研习,佩服!”张邈有些激动。  

李尚未学过楚辞,忙问道:“孟卓兄,弟少文,不知能否介绍一下此诗好在何处?”  

张邈点点头道:“好,我就简单点评一下。此诗仿自楚辞,然又极具新意。诗借美人比喻自己怀才不遇,伤己徒抱奇才,首二句自矜,中四句自惜,末二句自慨,音促韵长,言辞华美,堪称上等佳作,一般人断然写不出来的!”  

张邈大家赞赏一番,让李尚等人均惊讶无比。他在评价完这首诗之后,又想展示自己的才华,便接着说道:  

“自屈原之辞赋开始,便以美人香草比喻贤能之士。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二神,其游踪大致在沅、湘一带,湘夫人篇中有‘闻佳人兮召予’句,以佳人指湘夫人。  

此诗中的前四句,其构思用语,大约即从湘君、湘夫人篇生发而来。从离骚云:“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诗末二句又是从它们脱胎而出…”  

张邈说完以后,李尚睁大了眼睛望着刘玘:“佩服!原来刘郎一直埋头研究经学和辞赋…”  

刘玘依旧笑着客气几句,未敢多言。  

随便你们怎么说吧!  

既然来到这个世界,我就只有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当然是舒适地生存,第二个目标就是振兴汉室。  

现在,我要努力完成第一个目标,避免黄巾之乱到来之后自己抛尸荒野、充填沟壑。  

质契完成之后,还必须要经过市吏签字画押,此时的市场管理很严,从物价到税收都有严格管理,稍大一点的买卖都要订立契约。  

契约约定半年赎回,利钱两万,这已经是很低的了,当然刘玘对于是否赎回弓,没什么太大兴趣。  

一切办完,几人与张邈告别,就来寿张都亭歇息,准备参加王啬夫的晚宴。  

寿张县都亭面积很大,是一个近千平米的大四合院,房屋近三十间,花园楼阁一应俱全,很有些气派。  

秦汉时期的“亭”,大致属于派出所与招待所、邮政所三合一机构,主要的职能是治安捕盗、传送文书、接待官吏食宿。  

如今的亭,均为“佐史”级吏,月俸八斛,低于斗食,西汉早期的一百二十石的亭长早已消失。  

亭一般由一名亭长、几名亭卒(求盗)组成,部分交通干线上的大亭可能会有一名亭佐,亭佐也是月禄八斛。  

寿张都亭因为任务繁重,不但有亭佐,亭卒也有十二人,当然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邮递文书、招待食宿,维护治安倒是变成次要任务,因为县衙另外还有求盗若干。  

亭舍虽然主要供来往的官吏及随从食宿,然百姓也是可以食宿的,只不过官吏优先而已。  

而且亭舍是凭“传”、“公验”食宿,“传”是官方发的一个出使凭证,有他可以免费食宿。  

而“公验”是百姓住宿以及出关、津必带之物,相当于现在的身份证。  

李尚尽管是吏,也不具备免费食宿资格,何况他还尚未正式就任。  

王佑未邀请李尚,李尚只得与阿奴一起花钱就餐,刘玘现在自然不在乎一顿餐钱,他也没有打扰亭长,而是花了七十钱给二人点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还给李尚买了一斗酒,一斗酒十钱。  

一切办完之后,王佑与县令杨景、何县尉、高县丞、许功曹、王书佐等人一同刚好到来,李亭长、赵亭佐也出来迎接。  

刘玘与他们一一见过后,杨景带着众人来见于督邮,要请他一同就餐。  

于督邮名平,字子默,四十余岁,中等身材,微胖,脸上带着微笑与众人一一见过。  

此人是国相李瓒新任命的督邮,听说以前曾经在县里边担任上计掾、功曹,具体背景如何大家都不得而知。  

督邮是太守自辟之百石吏,位置仅次于郡功曹、主簿。“邮”通“尤”,“尤”字表示过错之意,与“邮递”的邮扯不上关系,尽管他有权力监督各邮、亭。  

督邮的职责是:代表郡太守督察所属各县,纠举违法,宣达教令,并兼司狱讼捕亡等事。  

这些人权力巨大,因为他们根据授权可以监督县令县长,其余的吏就不用说了。  

东平国有北、东、南、中四部督邮,各自分管一个区域,这些人一般都在下面巡查,并不会长期住在郡国城中。  

十余人一起来到餐室外,早已有四位绛衣侍女在门外候着,见众人到来,行礼完毕将众人迎进屋。  

刘玘一看,餐室约三丈见方,家具和装饰颇为华贵,雕花黑漆食案一丈长、五尺宽。  

案上摆满槃、盒、魁、椀、盆等餐具盛装的菜肴,大约有十五六个菜,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箸、匕、匙、瓢等食具也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众人按照职位高低、年龄长幼依次围坐在大案旁,汉代饮酒以东为尊:  

杨景坐东向首位,他让于平和他一起坐,于平推说自己是百石吏,不肯坐,让县里的高县丞、何县尉,挨着他坐。  

二人当然不肯,好说歹说,于平才挨着杨景在东向落座。  

高县丞、何县尉分别做了南北第一位;许功曹挨着高县丞,刘玘挨着何县尉。亭长也在座,赵亭佐只在一旁担任“酒吏”。  

此时,县丞、县尉职级一般高,都是副职,县丞管民,县尉管治安、传邮、兵事。  

魏晋隋唐时期,县丞就逐渐成了“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