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史上最弱鸡大侠 > 二百七十九章 这是阳谋

二百七十九章 这是阳谋(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用我当诱饵?”朱厚照猛地一惊。  

“不然怎么钓大鱼?”  

“…说说你的计划。”  

“其实很简单,就是将计就计,诱敌深入。”  

王大王分析道:  

“说起西北边患,一直绕不开的就是土木堡之变。  

当年英宗御驾亲征,结果被鞑靼人包了饺子,二十万精锐军队几乎全部被歼,皇帝还被抓起来了。  

京城洞门大开,亡国在即。要不是于谦调兵守城、殊死奋战,那么带明已经亡了六十年了。  

但是这件事情给了所有人一个错觉,那就是带明的皇帝御驾亲征就是来送死的,带明的军队废得很。  

鞑靼人瞧不起带明的武力,带明也从此转为防守,被动承受鞑靼人的骚扰和劫掠,不敢贸然发动进攻。  

加上那小王子这二十年励精图治,鞑靼武力远胜于前,自然更不把皇上你放在眼里。  

这个时候,如果皇上突然亲临边关,那么鞑靼人肯定会大喜过望,不惜一切代价,把所有军队都征调过来,投入到对皇上你的包围中去,试图再造奇功。  

而皇上你要是再风骚一点,示之以弱却主动出击,然后使用添油战法增加援军拖住对方,最后依靠军队数量和先进的武器,对鞑靼人形成合围之势,或可以全歼鞑靼部队。  

鞑靼人最厉害的地方在于骑兵。他们强势时能追击,弱势时能逃脱。带明军队永远无法在我方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和对方决一死战,只能眼睁睁放走他们的有生力量。  

但是这一次,只要小王子看到皇上你的身影,必然会鬼迷心窍,大举进攻,落入陷阱。这场战斗,将会把鞑靼有战斗力的青壮男子一网打尽,三十年内再无边患。”  

朱厚照凝神皱眉,突然满面怒气,眼神饱含霸气,直视王大王:  

“换句话说,你要朕以身涉险?”  

这句话居然带着回响,震耳欲聋。  

随着这句呵斥,王大王身边的土地开始崩裂,从土中钻出一队又一队身着带明盔甲的骸骨军士,持着锈蚀的长枪,将王大王团团围住。  

那骸骨军士身上散发着无边煞气,将苍穹也一并染为灰色。他们的数量铺天盖地,慢慢靠近王大王,口中发出的吼声汇聚为轰鸣。  

在骸骨军中,朱厚照身着龙袍,散发着金黄豪光,怒斥王大王,回声充斥天地之间:  

“我又怎么知道,你会不会是勾结鞑子的尖细,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将朕的江山社稷全部葬送?!”  

王大王笑了。  

他看了看左右的骸骨士兵,几乎能闻到他们身上的尸臭味。  

啧啧啧,不就是随心诀勾勒出来的幻境么?又不是没见过。  

话说,这效果真的是惟妙惟肖。如果能用这个技术开发出一种沉浸式3D影院,一定能赚大钱。  

随心诀的对抗,就是信念的对抗。既然如此,那就让朱厚照见识一下我的信念吧!  

“我问心无愧。”  

王大王话音落地,身旁开始浮现红色光芒。这光芒虽然微弱,但一旦散开,就将幻想中的骸骨纷纷逼退。  

“吾心吾行澄如明镜,所作所为皆为百姓。”  

此言一出,骸骨们开始后退哀嚎,盔甲武器与身体纷纷化作埃土。朱厚照身上的真命天子之气也不再能够维持。整个随心诀幻境轰然崩塌,王大王与朱厚照重回现实中。  

“…你果然不同与常人。”  

朱厚照凝视王大王道:  

“我见过的人,有些为名、有些为利。不为名不为利的,大概只有传说中为了寻求‘道’而活着的圣人了吧。”  

“我可不是什么圣人。”  

王大王摆摆手:  

“我只是希望儿孙后辈无需再受战乱之苦,也算是个自私念头。  

西北的战争已经困扰了华夏百姓几千年了,该是个头儿了。  

为万世开太平,难道不香么?”  

朱厚照马上追问:  

“就算我们能消灭鞑靼主力,也最多维持三十年边关安定。要永绝后患,不知道你有什么主意?”  

“其实也挺简单了,开边市,和鞑靼人互通有无就好了。”  

“喂,你过分了。”  

未央君听到这里赶忙制止王大王,生怕他再惹哥哥不高兴:  

“鞑靼这些年已经够强盛了,你还要给他们输送物资,资敌么?”  

“大人,时代变了。”  

王大王终于找到机会说这句话了。  

“鞑靼人为什么难对付?就是因为他们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  

他们没有固定的栖息地,想打的时候就就打,打不过就跑。我们永远无法在他们身上占到便宜。  

中原强盛的时候,集结起大部队攻击他们,这些游牧民就避其锋芒,带着全副家当逃到漠北。  

而我们的大军此时不事生产,需要大量军资粮草供应,如果久战,则会拖垮社稷,所以最后不的不退。  

而中原衰弱的时候,他们就举兵入侵,屠杀中原人、占据北方优质良田,形成割据势力,一个比一个难对付。  

从商周以来,几千年了,游牧民都是这样生活的。  

他们那鬼地方产粮稀少,物资缺乏,冬日苦寒。如果他们不劫掠,那么死的就是他们。  

所以如果我们要一劳永逸地改变这一现状,那就必须给他们找点营生,让他们固定下来,从此告别游牧生活。”  

“从此告别游牧?”朱厚照眼中闪着光,“他们无法从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