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迷踪谍影 > 第二千一百八十一章 灾荒真相

第二千一百八十一章 灾荒真相(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大王饶命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重庆。  

“你特意从河南跑到重庆来,为的就是和我说征粮工作无法完成吗?”  

委员长冷着脸问道。  

站在他面前的,是he省政府主席李培基。  

面对委员长,李培基鼓足了半辈子都没有鼓起过的勇气“委员长,河南旱灾太厉害了,已经几乎要到了颗粒无收的地步。”  

没想到,他的话音一落,委员长蒋把桌子一拍,大骂起来“一点廉耻都没有,一点人格都没有,就是胡造谣言。我知道河南全省都是很好的收成,而你偏说有旱灾!”  

无人格长、无人格短地骂了一个钟头。  

李培基站在那里,后背全是汗水,腿也被骂得有些哆嗦起来。  

而此时,在国民政府参政会上,另外不同的一幕也正在上演着。  

来自he省的参政员郭仲隗大骂“河南这样大的灾,你们眼瞎了么,看不见?你们的耳朵聋了么,听不见?”  

委员长骂了李培基一个多钟头,郭仲隗在参政会内足也骂了一个钟头。  

这还不算完,郭仲隗还拿了河南人吃的十几种东西,送给各院部长官。  

这位其中就包括“观音土”。  

可无论是李培基,还是郭仲隗,他们要想让政府清楚的知道河南灾情真相,就必须有委员长的信任。  

而这,才是最困难的。  

“委座,孟绍原回来了。”  

“哦,是吗。”委员长抬起头来“让他立刻来见我。”  

“校长。”  

孟绍原一走进来,腰杆挺得笔直“二千两黄金,学生刚刚已经交还到了财政部。一切手续办妥。”  

“好,很好。”  

委员长满意的点了点头“你办事,总是不会让我失望的。之前,你的情报已经得到证实,严冠玉就是个反复小人。  

这次,虽然牺牲了我们的七个同志,但究竟没有让严冠玉的阴谋得逞。只是可惜了唐和文他们了。高裕山,该杀。五河的官员们,都该死!”  

一句“该杀、该死”,这件事便到这里就了解了。  

孟绍原之前就判断的很清楚,委员长要的是追回黄金,而不会过问这起案子是怎么侦破的,这些黄金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委员长随即又说道“说说河南吧。”  

该来的,终究还是会来的。  

昨天,李培基被委员长怒骂了一个多钟头的事情,一下飞机,孟绍原就知道了。  

现在,谁提到河南灾情,就等于找不痛快啊。  

怎么办?  

“校长,学生斗胆。”孟绍原咬了咬牙“河南,是有灾,大灾!”  

来之前,他已经想好了。  

这次豁出去了。  

总要有人向委员长汇报河南最真实的一面。  

哪怕因此触怒到了委员长,丢了官,自己也在所不辞!  

果然,委员长皱了一下眉头“连你也这么说嘛?”  

“校长,学生是亲眼看到的。”孟绍原不管不顾了“旱灾持续,地里一片荒芜,老百姓开始成批逃荒,卖儿卖女,吃大雁的粪,吃一种叫观音土的东西。  

原本,一些靠近河边、水井的良田,多少还能有一点收成,可是就在学生离开河南前夕,蝗虫又到了,蝗灾一来,颗粒无收!”  

“你、这话,当真?”委员长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问了出来。  

“学生就算有十个脑袋,也绝不敢欺瞒校长。”孟绍原竭力让自己语气平静下来“赈灾河南,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叠照片“校长,这些照片,是学生在河南实地拍摄的,供校长阅览。”  

说着,他又特别强调了一点“这些照片,学生没有给其他任何人看过。”  

委员长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笑容。  

可当他看完这些照片,脸上的表情渐渐的凝固了。  

触目惊心。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只有“触目惊心”。  

照片上,展现的是什么样凄惨的一幕一幕啊?  

“这些,都是你拍的?”  

“是学生亲自拍的,虽然拍摄技术欠佳,但学生可以保证绝对真实!”  

“这么严重,这么严重。”委员长喃喃说道“我以为李培基只是为了少上缴粮食,这才虚报灾情,没想到,河南之灾,竟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  

他看起来有些疲惫。  

孟绍原知道该说的自己都说了。  

接下来,闭嘴是自己最好的选择。  

“绍原,你很好,告诉了我真相。”  

许久后,委员长才开口说道。  

这也奇怪。  

李培基汇报的,一样是真相,但是委员长就是不相信。  

轮到孟绍原汇报相同的事情,换来的,却是委员长的嘉奖。  

这人和人的命,真的大不相同啊。  

委员长的声音很低“你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  

孟绍原带回来的河南真相,终于让委员长知道了河南灾情之严重,军粮征缴之困难。  

为了挽救局面,他赶到西安附近的王曲军校,主持召开了紧急“前方军粮会议”。  

he省官员对军粮配额进行了讨价还价。  

委员长当天晚上即下令“征用所有的运输工具,打开粮仓,把存粮迅速地东运河南”,以解决河南驻军的粮食问题。  

同时决定,把对河南农民的征粮数额由万石减为万石。  

但是到了粮食部长徐堪那里,河南的军粮配额由万石变成了万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