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迷踪谍影 > 第七百九十三章 英国间谍

第七百九十三章 英国间谍(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大王饶命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三十个人,只有留下来八个吗?”  

戴笠看着孟绍原上报的名单,皱了一下眉头。  

三分之一都不到,这个淘汰率也太高了吧?  

“戴先生,本来按照我的意思,只有三个人是完全合格的。”孟绍原接口回答道:“可是想到戴先生急用人,所有又精心挑选出了五个。虽然人数不多,但请戴先生放心,这八个人的力量,完全超过了三十个人,他们能够完成深度潜伏任务的。”  

“但愿如此。”戴笠的目光还是盯在这份名单上:“那么被淘汰下来的这二十二个人呢?”  

“有九个人适合担任队长。”  

不适合深度潜伏,但却未必不适合担任长官职务。这一点,久在官场的戴笠还是非常了解的。  

“还有十个人,可以让他们以商人、挑夫等等身份进行潜伏,虽然没有办法完成机密任务,但传递普通情报还是能够胜任的。”孟绍原继续说道:“至于剩下的三个人,戴先生,我认为他们早晚都会叛变。”  

“这么肯定?”  

“是经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孟绍原从容地说道:“我们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条件,但是早晚都有一天,组织里会有专门的分析师,分析特工的性格,执行任务的成功率,以及各个方面的保障。一个特工,未来身后将会有一个庞大的团队为其服务。”  

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的。  

孤胆英雄的时代迟早都会过去。  

老实说,戴笠并不太相信孟绍原说的这些,一个庞大的团队只为一个人服务?那么这个组织将会有多大?  

可是,他却相信孟绍原的眼光:“那么就按照你说的,所有人我都会重新作出安排。这三个有可能叛变的特工,永不重用。”  

三个人的命运,就在这几句话里决定了。  

屋子外,又响起了尖利的防空警报。  

“戴先生,日军空袭,去防空洞躲一下吧。”  

“没事。”戴笠就和那天在码头上的时候一样镇定:“日本人飞机的目标不是我,更何况,我们千辛万苦请回来的那些俄国飞行员,会帮我们把日本飞机赶走的。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这次你来武汉,办成了几件事,尤其是孙良群投敌案。”  

孟绍原心里冷笑一声。  

孙良群是被冤枉的,这一点自己清楚,戴笠清楚,大部分的人都清楚,但偏偏没有一个人敢为他说一句话的。  

做人做到这个地步,也算是一种悲哀吧?  

“孙良群我正在派人加紧审讯。”戴笠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份电报:“这份电报,你拿去看看吧。”  

孟绍原接过了电报。  

这份电报实际上是发给湖北省政府主席陈诚的,而发报人是广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的吴铁城。  

电报内容是与日本间谍有关的。可是电报中提及的主要人物柏立弗,却是一个英国人,是一名在上海经济人,其后又到了广东,并于近日到达武汉,再接着准备去往重庆。  

电报声称近期柏立弗与日本间谍机构来往比较密切,有为日方从事间谍活动的重大嫌疑,希望湖北省军政府予以调查。  

陈诚立即将此电报上报给国民政府,国民政府随即命令军统配合湖北省政府对此进行严查。  

柏立弗?  

一听到这个名字,孟绍原立刻想了出来,这人不算是什么了不起的特务,可是却引起了中英外交纠纷。  

这个时代的外国人在中国有一种特权,领事裁判权。  

领事裁判权是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是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国家所享有的一种非法特权。  

近代中国先后取得领事裁判权的国家有英、法、美、俄、德、日、奥匈、意等20余个。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列强在中国还依然享有这种特权。  

正是由于这种特权的存在,日方发展了部分在中国有领事裁判权的第三国人员为其提供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报。  

即使作案人员被抓,中方也不能随便采取严厉的措施。武汉的“柏立弗间谍案”便是典型一例。  

“我们将和武汉警备司令部稽查处进行合作。”戴笠收回了电报:“本来呢,你在武汉的任务已经完成,是要让你回去了,可是这个柏立弗是从上海来的,你就再辛苦一趟吧。”  

“上海人口那么多,我哪顾得过来。”孟绍原嘟囔了一声。  

“你说什么?”  

“我说,我会尽力完成任务的。”孟绍原赶紧改口:“戴先生,柏立弗只要还在武汉,抓到他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和稽查处合作,太麻烦了,让我单独完成吧。”  

“不行,这是上面亲自指示的。”戴笠一口回绝,但随即又不慌不忙说道:“具体和稽查处联系的,是何芝园,你呢,不是武汉的,做什么事情,都是私人做的,我都不知情。”  

“明白,戴先生。”孟绍原立刻来了精神:“三天之内,我就把这案子破了。”  

对于孟绍原的破案神速,戴笠是丝毫不怀疑的:“加快速度,过几天有架飞机去重庆,让你的家人和飞机一起走吧,我帮你安排去。”  

“多谢戴先生。”  

孟绍原顿时大喜,从武汉直接飞到重庆,是快速的办法了。  

“还有一点,你要给我记住了。”戴笠特别交代了一声:“武汉保卫战非常时期,最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