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迷踪谍影 > 第三百八十八章 巨额赎金

第三百八十八章 巨额赎金(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大王饶命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狮子不仅是大开口,而且是张开了血盆大口!  

这么一笔巨大的物资,只怕会让日本人想不通,中方怎么能够开得了口?  

孟绍原不仅开口了,而且还很笃定。  

这其实是一笔生意。  

生意嘛,讨价还价是正常的。  

所以,他在原本心理成交价位上,又增加了百分之五十的价格,用来讨价还价。  

在自己那个时代,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苏州人做生意,杀半价!”  

今天自己就当一回苏州人了。  

日本人那里有得请示汇报了。  

毕竟,那么大的一笔开支,谁也承担不了这样的责任。  

估计那里现在正乱成一团呢。  

“来人啊!”  

之前连服务员都被川本小次郎给轰走了,现在整个餐厅里变得空荡荡的,孟绍原叫了半天都没人来。  

我靠,难道吃饭还得自己做?  

孟绍原不满到了极点…  

日本,东京,高松宫宣仁亲王府。  

“喜久子,本多君有消息了。”  

“什么?真的?”本来坐在那里黯然垂泪的喜久子,一听这个消息,又惊又喜。  

“是的。”不知道为什么,高松宫宣仁亲王面色不是那么好看:“刚刚接到电报,得到证实,本多君落到了支那人的手里。”  

喜久子一惊,眼泪又流了下来。  

高松宫宣仁亲王还是非常疼爱自己这个妻子的:“不用伤心,本多君还活着,而且支那人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答应用给付赎金的方式放了他。”  

希望,一下就升腾起来,喜久子迫不及待地说道:“那还在等什么呢,大人?支那人要多少赎金,全部都给他们。”  

“没有那么简单。”高松宫宣仁亲王显得有些为难:“他们太贪婪了,你知道他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吗?光是吗啡,他们就要一千支…”  

“那就给他们,给他们。”  

喜久子完全没有一千支吗啡到底是多少的概念:“就是一点药品而已。”  

“药品?那不仅仅是药品的问题。”高松宫宣仁亲王耐心解释:“他们的要求,我可以做到,但那却是在帮助支那人,帝国的圣战正在进行,如果这个消息泄露出去,对于皇室尊严和信任度的打击将会是非常大的。”  

喜久子的眼泪根本无法控制,“刷刷”的流下:“大人,本多军从小就寄住在我家,一直都是我最疼爱的弟弟,他的母亲,很早就离开了人世,在她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她握着我的手,拜托我好好的照顾本多君,如果本多军出事,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活下去了…”  

“让我再想想,让我再想想。”  

高松宫宣仁亲王心烦意乱。  

中国人方面提出的要求虽然无耻,但身为全日本最有钱的人,他还是拿得出的。他担心的就是后续发生的事。  

这是帝国进行的圣战,关乎到帝国的命运,以天皇陛下为首的皇室,已经对战争表示出了全力的支持。  

并且,自己都进入到了军令部里担任参谋。  

如果皇室成员资助中国人的消息传出去…  

高松宫宣仁亲王都不敢想象了…  

孟绍原真的饿了。  

他找到了一些面包,干巴巴的,真难吃。  

这个时代,如果有外卖就好了。  

川本小次郎还是没有出现。  

不急。  

那么庞大的一个数字,他们自己哪里做的了主?  

总是要给他们时间的。  

一个人待在餐厅里,就这么等着,实在无聊。  

他站起身,走出了餐厅。  

外面,阳光明媚。  

站在这里,谁会想到租界外正在进行着一场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  

几个巡捕,在餐厅对面吃饭,一看到孟绍原出来,立刻微笑着对他点了点头。  

这可都是警务处长先生,安排来保护他的。  

孟绍原忽然觉得,说自己在上海滩公共租界已经能够呼风唤雨了,这一点都不为过吧?  

边上不远处,有一个馄饨摊,看摊子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还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脚下放着擦鞋箱。  

生意看起来不是很好。  

“来碗馄饨。”孟绍原走过去。  

“好的,老板,稍等。”  

一看来了生意,女人立刻麻利的忙碌起来。  

“老板,您要擦皮鞋吗?”  

那孩子怯生生的问道。  

孟绍原迟疑了一下:“好。”  

那孩子顿时兴奋起来。  

“你们,母子啊?”孟绍原好奇的问了声。  

“是啊,老板,我儿子。”女人一口安徽口音。  

“你男人呢?”  

“在打仗。”  

打仗?  

孟绍原一怔:“哪个部队的?”  

“老板,您的馄饨。”女人把一碗馄饨放到了孟绍原的面前:“44师的,少尉排长。上海打仗,我男人的部队就来这了。我婆婆一直担心儿子安全,吃不好睡不好,我就想到上海来寻寻,可没曾想一到上海,我行李就被偷了。我带着儿子,实在没活路,后来有人告诉我,、找六合会馆,会馆里的人就帮我置办了这么一副摊子。”  

外地到上海来闯世界的,往往都有属于自己的会馆,像宁波的“宁波会馆”,安徽的“六合会馆”,都是曾经非常有名的。  

一旦同乡落难,只要找到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帮衬一点。  

尤其这“六合会馆”,非常团结,过去几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