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大国高科 > 第7章名人

第7章名人(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一千块,可比后世的几万块都值钱,到底用这钱干点什么好?  

网吧赚钱,但现在一台电脑都是天价,股市赚钱,但是沪市都还没开市过,时间还早。  

还没有等他想出来,用这一千块干点什么事情?  

张东升就发现,自己被车间里的笑脸包围了,不管是他走到哪里,瞬间都变成了名人。  

不管他认识的不认识的,熟悉还是不熟悉的,见了他都会笑着恭敬的点点头,叫一声:“张技术员!”  

这种待遇,在他去食堂吃饭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张东升按照以前的习惯去排队,刚一靠近就听有喊。  

“张技术员,插我前面吧,吃啥菜我给你打…”  

有人伸出手臂,讨好的冲着他笑,示意他站在最前面,而奇怪的是排在后面的那些职工,几乎所有人都笑着,带着那种熟悉和恭敬的笑容,  

居然没有一个人质疑他他插队?  

张东升瞬间有点不习惯,刘主任开会的效果貌似也太强了,自己一下子就出名了。  

他只能笑着点头,想排队却被匆忙跑过来的王喜找到了。  

“东升,走,我到处找你,去我家去…”  

王喜兴高采烈的在人群中,一下子找到了张东升,没办法,这个王喜一进门,就冲着食堂里的人喊了一句。  

“谁看到张技术员!”  

马上就有人自动给王喜让路。  

以至于他被王喜拉走的时候,还有人很大声音的对旁边的人吹嘘。  

“看到没,那就是张技术员,能修理四号线的技术员,那可是比国外的工程师都厉害的人,每月能拿特殊津贴的人…”  

很快那说话的职工被好奇的人围住,周围人发出一阵阵惊叹声,那模样,就像是有人在说什么国际新闻。  

而不时也有人插嘴几句进行补充,那场景比开表彰大会的时候,热闹多了。  

汗,张东升觉得,厂里的职工反应貌似太强烈了点。  

自己不过顺手查了一下四号线的控制机器,被刘主任奖励一千块,表扬了几句,感觉挺正常的,也没啥大不了的。  

怎么公司的人,每个人的反应,超出他的想象,真让张东升有点不适应。  

这个时代的人和他的观念和想法,和张东升的思维有点不一样。  

王喜不由分说,把张东升又拉扯到了家里。  

“我娘说,你太瘦了,让好好给你补补…”  

王喜在笑,可张东升却是知道王喜家里的经济情况,那是特别的穷,可他家对自己,好的让人动容。  

“算了,我宿舍那边有锅灶,我回去弄点吃的也行…”  

“别,你就跟着我家一起吃,吃饱喝足长的胖胖的,只要四号线不出问题,咱们公司下月职工都能拿到工资了…”  

王喜脸上容光焕发,脱口而出的话语让张东升一愣。  

原来,问题的结症在这里,难怪周围人,对于自己热情过了火。  

“我那是瞎猫子碰到死老鼠,再说了,我都想着辞职,不想干了…”  

张东升不以为然的说了一句,却让王喜停下脚步,直愣愣的看着他,本来开心的脸上差点都要哭了。  

“别闹了东升,我们一家就我在四号线,现在好歹还能拿点钱回来,你不知道,四号线是我们全公司人的希望,希望呀,四号线可不能停,一停下来,咱们都完蛋了…”  

王喜都急了,他出生的时候,自己的父亲就是厂里的职工,等到他接班的时候,厂子变成了时代彩管公司。  

可是在他们红星人的心目中,不管是红星厂还是现在的彩管公司,都是他们的根,他们的命,好不容易现在看到点希望。  

就像是溺水的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那怕知道是稻草,他们也不会松手。  

激动的王喜,让张东升有些尴尬,只能拍打了一下他的肩膀,自己是那种拿定主意就不会改变的人,这个时代彩管公司,在职和退休的人员,将近大几千。  

国企的破产改革,那不是他可以改变的,在明知道大厦将崩的时候,最明智的选择,就是离开另寻出路。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所以张东升早打算好,离开这个破公司。  

“别急,王喜,我离开公司后,稳定了,你就跟着我干…”  

“啊,你真要走呀!”  

王喜到现在还不相信,张东升说的是真的。  

“嗯,我不是和你说过一遍的吗?真会走,你要是因为这个疏远我,我也认了!”  

“怎么会?你太看轻我了,我就恨没有一个妹子,不然可以当你的大舅哥…”  

王喜突然冒出一句来,引得张东升忍不住哈哈笑起来,这是他们之间常开的玩笑,因为王喜下面有个弟弟,没有妹子!  

饭菜已经端到桌子上了,还有那盘子经典的醋溜白菜帮子炒肉。  

饭前,张东升又细心的把手来回洗了几遍,那股认真劲,让王喜看着都发愣。  

王喜一家都在,加上张东升,整齐的坐了一张桌子,王喜的父亲六十多岁,眉目和善的一个老头。  

王平二十来岁,浓眉大眼的个子足有一米八,手里端着一个像脸盆一样的大碗,低头猛的扒菜,看的出来是饿的狠了。  

“王平,你还在码头干活吗?”  

看到王平的时候,张东升突然想起,王平似乎常在江城码头帮人扛包打点零工。  

前世的江城有江有码头,四通八达的商业发展的不错,而后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