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假一天(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少一时,秀秀提了几个点心包回来。  

除了她方才提过的海棠酥、红豆糕,还有咸味的梅菜饼、椒盐桃酥,软糯的酥油鲍螺、马蹄芝麻糕。  

小姑娘不大,却是懂事孝顺。  

每样点心都是六块,摆了六个六寸小碟子。  

甜味的在她自己面前,咸味的在霍宝跟前,软糯的在邓老爷面前。  

邓老爷看着孙女,眼中满是慈爱,脸上的皱纹都舒展了不了。  

霍宝没有急着吃点心,视线落在邓老爷前面的碟子上的酥油鲍螺。  

这东西听过,还是头一回见,看着外形像后世的牛角面包肥版。  

这酥油鲍螺,宋人笔记中记过。  

霍宝心中唏嘘,红楼世界,本就是该吃吃喝喝过日子。  

之前是不是跑题了。  

“这里面的奶油好吃,小宝尝尝!”邓老爷子亲自取了一个鲍螺递给霍宝。  

霍宝起身,双手接了,咬了一口,露出里面白花花的奶油,竟与后世的泡芙味道几分相似,就是多了蜂蜜的味道。  

霍宝心中一动,明知故问道:“这就是奶油?是用什么做的?”  

“牛乳做的,掺了蜂蜜、霜糖,就成了酥油,入口即化。”邓老爷道。  

“曲阳的牛多么?”  

“曲阳地多,耕牛不少,可经了去年大旱,眼下能剩下的有数!”  

霍宝接着咬了一口鲍螺,将养殖的计划先压下。  

如今地盘还不安稳,处处缺钱,还顾不上这个。  

秀秀本不爱这个,被霍宝引得,也拿了一个,吃了一口。  

“咦?真实怪了!之前吃这鲍螺,觉得好膻,现在吃着奶膻味儿也淡了!”  

“是你大了,舌头没小时候那么灵了。之前你也不爱吃菘菜,觉得菜腥味重,现在不是也吃了?”邓老爷笑道。  

秀秀带了几分得意,对着霍宝轻哼道:“我就说我大了,不是小囡囡了,以后表哥不许摸我的头了!”  

邓老爷望向霍宝,若有深意。  

霍宝轻咳两声,道:“不摸了,表妹都留头了,是大姑娘了。”  

秀秀抿嘴一笑,拿起红豆糕,小口小口地吃起来。  

霍宝移开视线,喝了几口茶去了口中甜腻,心情颇为复杂。  

今天是小表妹,明天…  

关于两小亲事,霍五、邓健两人之前就有了默契,就是徒三那里也是乐见其成的。  

只是霍宝还在母孝中,秀秀年岁又小,不着急提,眼下却是不同。  

三县之主都要北上赴婚宴,邓健的身份就敏感。  

毕竟他“收复”曲阳、驱逐白衫军在前,可以说是白衫军的敌人。  

就算现在他投了白衫军,可到了滁州介绍起来总不能说是徒三姐夫八竿子远处的表亲。  

还有霍五那里,只凭着徒三姐夫身份,也容易被人轻鄙。  

在北上之前,两家联姻之事要敲定,才能同进同退、师出有名。  

之前邓老爷打发秀秀出去,应该就是想提此事,不知怎么没有说出来。  

霍宝胡思乱想,不知不觉,就着茶水,将两盘咸点心都吃完了,没觉得饱,反而被茶水点心勾的肚子里“咕咕”叫。  

“嘻嘻!”秀秀捂着嘴笑道:“大师傅这几日家去了,幸好刚才我从酒楼叫了吃的过来,要不表哥就要饿肚子!”  

说话的功夫,酒楼的伙计提了食盒过来。  

四碟四碗,还有两碗白粥与整整五笼肉包子。  

邓老爷吃着药没有胃口,只就着两只鲍螺喝了一碗白粥。  

秀秀吃了两个包子,道:“表哥运气真好,他家关门两个多月,今儿才重新开门,还是这个味儿。”  

霍宝点点头,想起三月南下时吃的包子,问道:“包子多少钱?”  

“素包子四文,肉包子六文…跟去年比翻番,跟三月比倒是便宜了…“  

霍宝上次吃的是肉包子,贾源进城买的,每个包子十文钱。  

“商道通了就好了。”霍宝道。  

江南江北粮食价格差距太大,利润这么丰厚,总有商人会为钱北上。  

秀秀点头道:“王千户的堂弟去苏州了,他家开粮铺的。”  

霍宝并没有放在心上,粮食多多益善。  

要是民间粮商都动起来,运粮北上,才是好事。  

霍宝的粮食有限,充作军粮还不足,可实际上现在曲阳县衙承担了不少贫民百姓的口粮。  

什么时候粮价下来,曲阳才真的度过这次旱灾。  

吃了午饭,霍宝又将“粮盐铁”的计划对邓老爷仔细说了一遍。  

“货仓建在滨江,方便水运…说起几位长辈合伙的买卖,可实际上不过是补充几个县的后勤,否则没粮没兵器的,怎么练兵?”  

“粮食多多益善,除了日常供应都储起来。”  

“盐路通了,可以往东北、西北贩盐,正好可以换马回来。”  

“常州还有个私下的铁矿,等敲定了买卖,可以多贩生铁回来,直接集合三县匠人,在滨江锻造兵器与铠甲。”  

“淮南道乱了几个月,朝廷都没动静,说不得是憋着大动静,总要预备起来。”  

有一句话,霍宝没有想了想没有说。  

从白衫军开始亮反旗,至今已经大半年。  

之前还能说朝廷调兵慢,一时没顾上,现在可不好自欺欺人。  

等今年秋收后,怕是各省各地都太平不了。  

弥勒教在江南江北传了几十年,有野心起事的,不会只有淮南淮北这几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