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登基吧,少年 > 第二百零二章 有德之家

第二百零二章 有德之家(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杜老八自是无异议,笑呵呵答应了。  

有事做就行,要不然就是废物点心,可不好跟着哥哥们混吃混喝。  

九月二十七,布政使衙门、金陵知府衙门终于贴了告示。  

第一,十月初一始修缮城墙,沿途百姓商家需配合。  

第二,免除金陵府今冬丁役。  

第三,十月初十,在府学举行吏员考试,童生以上报名,通数术者可预考取得资格。  

告示署名的大印,是“太尉霍之印”  

金陵士绅还在琢磨怎么回事,布政使衙门已经换了招牌,挂上了“太尉府”的匾额。  

金陵知府衙门那边,紧闭了几日的大门也敞开,开始办公。  

滁州军霍元帅开府了!  

金陵有了新知府了!  

只是那三条告示是什么意思?  

修城墙?  

这个在大家意料之中。  

滁州军夺了金陵,可并没有占了整个江南。  

江南西道守军被朝廷调去围剿蕲春,江南东道的守军一半被调到杭州,一半就在苏州。  

就是隔江的扬州,还有六、七万的淮南道守军。  

不修城墙,等到朝廷调兵平叛,滁州军就没有屏障。  

可作甚免了丁役?  

不是当借了役银来勒索地方?  

到时候,百姓家没有银子顶丁役,就出工;士绅商贾人家就出银子顶丁役。  

不是应该那样?  

不抽丁?  

那前头修缮城墙是假的?  

要借此清理沿墙的商户百姓?  

还有那吏员考试?  

童生竟然都有资格报名!  

江南文兴之地,家家都有读书人,有童生功名的人不只有几多。  

缺吏员,不是正该示好金陵士绅么?  

拿银子买也行啊,为何滁州军行事又变了风格?  

这几天城门关着,可城里并没有戒严。  

各家各户都在私下里打听着,就是想摸清楚滁州军的行事风格。  

结果听到的,都是滁州军待士绅优容。  

偶尔几家不服顺的,那是自己作死,就不用怪滁州军“杀鸡骇猴”。  

识时务者为俊杰,不少人家抱了与贾家一样的念头,想要“破财免灾”的,能够借此“更进一步”,当然是更好了。  

可这霍太尉什么意思?  

没有打着修缮城墙为借口要钱,那这孝敬怎么给?  

太尉府这边门第高,没有引荐,无人敢冒昧登门。  

知府衙门这边,新知府的身份一传出去,就迎来不少客人。  

宋林本就有姻亲在金陵,昔日也曾在金陵求学,与他能牵扯上的人家就多了。  

只是致仕前是三品小九卿,如今是金陵父母官,宋林自带威仪。  

就算有人借着旧情想要探问,也都客客气气。  

“宋兄,霍太尉何时见地方耆老?”  

这是昔日同窗或士林好友,与宋林年岁相仿,都是年过花甲,在“地方耆老”之列。  

“宋伯父,那吏员试是不是门槛太低?金陵的秀才数千,举人都有数百,哪里轮得着童生出头?”  

这是姻亲子弟,读书为业,想要趁机一展青云之志。  

“宋大人,我等对霍太尉仰慕久已,不知可否劳烦宋大人为我等引荐?”  

这是挂官或致仕的金陵籍职官,看着宋林境遇心动的。  

无论如何,大家想的都是攀附。  

宋林心中,很是微妙。  

不知为滁州军高兴,还是该为朝廷悲哀。  

读书人心中,谁不记得“忠君爱国”四字?  

只是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对朝廷的失望。  

对家族儿孙的顾及。  

还有对林师爷的担忧,他才利索的投了白衫军。  

要是无牵无挂,他更愿意隐居不出。  

这世上谁人无牵挂,自家如此,有什么资格轻视他人?  

宋林想到自家,对于来打探的各路人马,心态都平和下来:“见士绅耆老是要见的,只是会安排在吏员试后!”  

众人闻言,却是一愣。  

不让大家见见滁州军头领,大家怎么晓得滁州军可不可投,可不可靠?  

不确定觉得滁州军可投靠了,怎么乐意安排子弟出仕?  

一士绅犹豫道:“昨天听了一些话,也不知是不是以讹传讹?”  

“哦?什么话?”宋林道。  

“就是…那个什么…‘非友即敌’之类的…”  

“此话不假,确是太尉亲言!”  

屋子里一下子沉寂下来。  

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这种遭人胁迫的滋味儿,自是不好受。  

宋林环视众人,轻声道:“‘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记得这一条的人家,应该也就能平平安了!”  

凭什么觉得自己有资格与滁州军对话?  

不就是骨子里的轻鄙!  

之前金陵知府祸害金陵半年,也不见哪家敢反对。  

不管背后骂的再狠,面上还是曲从。  

那还只是一地知府。  

众人讪讪。  

宋林端茶送客…  

吴家啊,就是前车之鉴,只盼着这些人家真的有自知之明。  

金陵士绅不安,可滁州军这边却进入平稳阶段。  

李遥被传召回来。  

在正式往庐州赴任之前,他还要再去一趟亳州,将霍五这“太尉”身份过个明面。  

滁州军头目,开始休假了。  

从八月十六出滁州算起,大家一口气忙了一个半月,奔波路程五百里,委实辛苦,也该缓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