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白马掠三国 > 九百五十二 匈奴汉将

九百五十二 匈奴汉将(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轰隆隆!!!”  

五原郡城关外,响起了一连串,仿佛是黑云压城,雷电轰鸣的巨大声响,那一块的大地,都在震颤着,令人心惊胆寒!  

那是骑兵奔腾的声音,而且是大批的骑兵,才能造成这样的轰鸣!  

随着时间的流逝,吕布高郅他们收到了匈奴大军入侵的讯息,同样的,匈奴大军这边,也已经开始集聚在五原郡外,发起进攻。  

和先遣的匈奴先锋不一样,这一次五原郡方面面对的,将是匈奴主力的冲击。  

单单光是人数上的优劣势,就不是一般大的差距。  

顺延着五原郡城墙上向下,向远处观望去,远处那足足绵延数里的匈奴营寨,此刻简直如同一个放大无数倍的巨大蚁窝,密密麻麻的匈奴人,人头攒动开始集结。  

马嘶人喊,无数人马奔走,逐渐的将阵型组成,便开始驱着马小跑着大规模移动,轰隆隆的马蹄声,如同地龙翻身。  

不断有骑兵聚集,有匈奴人,也有汉人。  

是的!  

没有看错!  

匈奴人的军营阵容当中,并非都是匈奴人的存在,其中还是有着不少汉人的混杂。  

如今的匈奴的北胡喻将,喻虎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喻虎此人,生的虎背熊腰,猿臂鹰目,相貌粗犷而剽悍,端是一名能够厮杀战斗的虎将。  

他本是雁门关殄夷将军喻端的庶出长子…  

是与一名丫鬟所生,藏着掖着的养了十几年,最后还是让正妻李氏发现,先将喻虎的母亲,也就是那名丫鬟害死。  

对他,李氏大抵是存了想要羞辱一番念头,着人将年纪尚轻的喻虎,给带去草原贩卖给匈奴人做了马奴。  

好在他从小就懂得隐忍和凶狠,逐步得到了匈奴人中一名贵族的赏识,纳为女婿,翻身做主,现在也成为了一名部落的首领。  

对于他来说,汉人的身份是耻辱,是仇恨,匈奴的身份反而给他带来了荣华富贵,让他得以“出人头地”,所以,他现在帮着匈奴人,将刀刃,挥舞向了大汉。  

只能说,很多时候,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做出种种身不由己的选择,被命运的浪潮裹挟。  

从古到今都是如此!  

像喻虎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在少数,而且在匈奴的阵营里面,非常的普及。  

由于匈奴人非常需要汉人与汉化胡人的技术工匠与各种情报,所以匈奴对于汉人采取的是利用的态度。  

比如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就承认,匈奴对于汉朝的投降者会加紧盘问,收集有用的信息。所以匈奴人非常重视汉人带来的情报与技术。  

投靠匈奴的汉人诸侯王和汉胡族将领,一般会封王或者拜将,有时匈奴人给予他们的,甚至是比他们在汉朝更高的待遇。  

如卢绾被封为东胡卢王,在马邑之战中保全了单于性命的雁门御史被封为天王。后来的李陵被封为右校王,李广利更受单于礼遇,深受恩宠。  

而且,由于匈奴势力范围的开放性地形的缘故,让他们很难形成极权。  

与汉朝相比,匈奴部落联盟的极权程度很低。各个部落的小王在驻牧区内有很大的自主权,只需要参加每年一,五,九月举行的龙城大会,追随联盟参加军事行动就可以了。  

匈奴大单于和各个部落王的权利距离,远小于汉朝皇帝与大臣。不得不说这也是吸引汉朝人的一点。  

与被捉来当奴隶的汉人俘虏不同。有组织的投降人员,往往被匈奴人视为一个小部落,被安排在特定位置居住屯田。在对外军事行动时,各个部落都要出兵,所以他们都参与了对汉朝的军事行动。  

很多贵族与将领,还直接参与到了对汉的战争中,甚至很多先前的汉军,完全可能在下一刻为匈奴人作战。  

比如中行说就指点老上单于,给他透露汉的弱点。  

韩王信投降匈奴之初,就与匈奴约定共同进攻汉朝。  

其他将领则亲自带领降军,参加对汉作战。  

塞外都尉李绪投靠敌人后,向大单于传授汉军的战法。  

这一消息传回长安后,被人故意写成了李陵。  

结果,导致李陵家属的被斩。李陵本人则在公元前90年,率领三万骑兵追击汉军。  

汉匈对抗的时代大背景,让混迹其中的个人命运容易被人忽略。  

政治上,降胡贵族们都娶到了匈奴公主。  

李陵和李广利都娶单于之女为妻,张骞和苏武这样的汉使也被派了匈奴妻子,加以软禁与扣留。  

由于单于的重视程度,再加上婚姻关系,他们参与了对汉政策的制定,并积极参与匈奴内部的权利斗争,以另一种方式,与故国保持联系。  

文化上,中行说等人传授匈奴记事。  

这对于匈奴统计人口与牲畜,计算国家财富,征调人力财力等方面,意义重大。  

从历史上,中行说指点单于给汉朝皇帝写信的细节看,他唆使单于在书信形制、内容等方面压过汉朝一头,可见西汉时匈奴的书写习惯参照了汉人传统。  

在塞外的广袤大地上,他们或许会与很多同样被掳掠来的羌人,吐火罗人,乌孙人等外族混居。也可能继续以原来的小团体为单位,从事生产活动。男人可能娶到了匈奴或塞人妻子,女人也可能有了新的外族丈夫。  

这些人的后代也许会听自己的父母,模糊地回忆起那些再也不能重温的故乡。  

然后待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