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白马掠三国 > 八百七十五 踏上归途

八百七十五 踏上归途(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时间流逝,犹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距离袁军退兵易京,已是过去了半个月。  

当红日西坠,地平线所有的一切,都被那片殷红给照的通红无比,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刹那,沉沦于艳丽的红霞。  

那是绽放的美丽,磅礴的美感!  

然而,就是在如此渲染恢宏的“红土”大地上,一条晕黄色蜿蜒蔓长的土龙,却是穿插在红色海洋中,显得格外的显眼。  

那是一条漫长崎岖的古道,在岁月中几经变迁,历经沧桑,如一支穿云箭,贯穿着这片苍茫的大地,将之分割为二。  

烟尘嚣起,黄烟袅袅。  

远方突然出现了一条细细的黑线,随后黑线越来越粗,越来越近,还有隆隆的马蹄声传来…  

黑线近来,原来是一大队精锐骑兵。  

号角长鸣,旗帜晃动,各部军士依照命令,逐步推进。  

兵马人数并不算太多,大概最多也就三五千罢了。  

但看上去,却个个精锐,而且皆为良骑。  

人人都是一身轻便的皮甲,腰上挎着斩马刀,背着长弓,马鞍两侧各自悬挂着两壶羽箭,就连马匹的头部也有皮甲保护,看上去一个个英姿飒爽,更带着几分浓郁的彪悍气息。  

浑身上下散发着猛烈的杀气,一看就让人知道是那种威猛型的悍卒。  

虽然人马看上去都是饱经风霜,一个个风尘仆仆的,但是身上的装备却还是鲜亮的。  

盔甲、兵刃是军人保命的东西,同时也是他们吃饭的依靠,所以每一名将军都会把兵刃视为生命一般,无论是军中大将,还是一名小校尉,哪怕是再懒的人,也会自己亲手擦拭兵刃,这是军队里一项不成文的规矩。  

高郅回首,望着这群跟随的兵将,心中幽然一叹。  

这一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怕不是应该就是和公孙瓒的最后一面了。  

关于公孙瓒的印象,可能有很多人首先想到,他是刘备的同学,一起飞鹰走狗地鬼混;或者是在“界桥之战”中被麹义暴揍;又或者是最后不敌袁绍,兵败身死。  

总之,公孙瓒是一个失败的军阀,成为袁绍在北方争雄的养分。  

说起来,公孙瓒不乏军事才能,但没有豪族支持是其割据政权最严重的缺陷,他能获取的资源与援助来自与他基本属于同一阶层的河北商人和黑山军。  

再加上公孙瓒又结怨乌桓鲜卑、杀掉刘虞得罪豪族、拒绝与袁绍和解,妄图仅凭武力平定所有敌手。  

更何况,公孙瓒身处乱世,却是行避世之谋,实为坐以待毙。镇守易京,根据竟然是童谣!  

袁绍在南,必要攻灭公孙瓒,以独霸河北;刘和在北,与公孙瓒有杀父之仇,岂能不图公孙瓒?  

公孙瓒还希望要“待天下之事”,过于主观,实为坐以待毙!  

公孙瓒与妻妾居于楼内,谋臣武将在楼外不得入楼,使妇人大声叫喊以“传宣教令”。众叛亲离,势所必然。  

而促使公孙瓒从极端好战,转变为极端厌战的原因,也许是与鲜于辅、刘和交战屡败,幽州各郡多叛瓒。以此观之,刘备折而不挠的品质是多么可贵。  

由此可见,打败公孙瓒的,非是旁人。打败公孙瓒的人,就是公孙瓒自己!  

毕竟,归根结底,其实公孙瓒他本身也不干净,曾经纵兵扰民,现在又大兴土木,建造营垒、楼观。  

另一方面来说,公孙瓒看不起世家名士,打压衣冠子弟,美其名曰让他们懂得感恩。公孙瓒统治幽州的种种表现,为他的最终覆灭埋下祸根。  

幽州地处北疆,人烟稀少,又有游牧部落不时来袭击,很难恢复战争的创伤。  

公孙赞此人也不是心性坚韧之辈,胜则骄傲,败则气馁,再加上这次大战,他的大军死伤无数,动摇了基本,日后恐怕也只能在易京之地,默默等死了。  

现在,可以完全的天下诸侯争霸,此人可以除名了!  

在东汉末年多如过江之鲫的枭雄豪杰中,他注定是一颗耀眼却短暂的流星。  

大汉天下也将彻底进入诸侯争霸的时代,各地豪杰纷纷割据城池,独霸一方,征伐不断!  

虽然“早有所知”,但是真的到了这一刻,高郅他的心里,也是难免的有些波澜。  

毕竟,说起来,公孙瓒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第一个跟随的诸侯,也是他第一个即将见证灭亡的诸侯。  

现在,又念在高郅曾经跟随过自己的份上,给了高郅,此时此刻在他身边最后的七百精锐白马义从。  

虽然有可能是因为公孙瓒自己没有了争霸的念头,又或者是他也清楚袁绍下一次来,他注定灭亡的结果,希望给白马义从留下种子。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高郅看来,公孙瓒对自己也算是有所帮持,所以如今看着他灭亡,只能长叹一口气。  

常言道“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  

但历史的作用可能真的不是让我们遇见未来这么简单,读到深处的人一定明白,读史只不过让我们有更大的自由和能动性去创造未来。  

如今他身逢这个动荡不安的乱世,也只能遵守其中的规则,努力变强。  

与后世不同,这个乱世的时代,想要出人头地,很多时候,还是要拼命的。  

毕竟,这人吧,生下来都有一个命,或者富贵,或者贫贱,那是老天爷定的,投到富贵之家那是运气,投到山野穷苦之地也怨不得别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