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白马掠三国 > 七百七十三 廖化

七百七十三 廖化(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在黑山大军,攻伐太行诸县的时候,同样的战火,亦是同步在幽州大地上蔓延。  

硝烟滚滚,还未散去的灰烟,依旧弥漫飘扬在虚空之上。  

破碎的旗帜,摇曳摆动,断裂的袁字旗已经倒地,重新插上的,是汉旗高字旗。  

没错!  

在黑山军对袁绍后方,太行山脉附近的诸多郡县发起攻伐的同时。  

已经回到了幽州境地里面的高郅,也同样的发动了袭击进攻。  

这里,已经被高郅带领麾下大军,给攻伐下来了!  

这是一座名叫堀的小城,外面是黄土构成的低矮城墙,表面洼洼,有些生命旺盛的不知名小草在土墙上茁壮成长。  

已经被战火燃烧的木质的城门已经看不出原来的眼色,剩下的只是残败和腐朽,没有人怀疑只要有股大风,这座城墙就会轰然倒塌。  

战争已经结束了,无数士兵各行其事,打扫战场,清理城内物资。  

不过这些,高郅都没有去理会,一个人悠闲自在的提拿着一个酒袋,缓缓走到一块大石前坐下,然后拿起酒袋,解开系在袋口的绳索,举袋往口中猛灌一口,楞楞的遥视远方。  

喝上一口,眯一眯眼睛,再喝一口,眯一眯眼睛,高郅一个人独自的悠哉悠哉。  

“将军!某已经将俘虏关押,同时整理物资,请您清点。”  

良久,一道声音传来,与此同时,一名战将矗立在高郅身畔。  

那员战将,年约三十出头,一双眼睛却是炯炯有神,面色上更是红光满面,一把寒芒闪闪的三尖两刃刀,持握在手里自有股气势。  

此人,却是高郅这次的“收获”之一。  

也是他收获的一名历史上留过名的武将。  

初次见面的时候,高郅他观其衣着虽然残破,却不含污垢,面上虽有些发黄,但那双眼睛却是灵气四溢,头发也是经过细心整理,显然是受过些教养的人,不知为何却破落如斯。  

看这战将言谈举止,眼中更是灵气四溢,现下虽然落魄,但也未必不能成大器。  

问一下名字。  

廖化!  

当时高郅就是大喜,现下正缺少得力助手,他可是知道,此人可用三四十年啊。  

三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这一时期出现了数不胜数的人才。可是这些人才中,大部分都是战死沙场,要不就是郁郁劳累而亡,这样的人在三国中是非常多的。  

比如说人们熟悉的诸葛亮,就是因为过度劳累而死。  

三国中有一位活过整个时期的大将,此人就是廖化,他是唯一活过三国时期的武将。  

廖化见证了整个蜀汉的兴衰过程,可是现如今的人们经常嘲讽他。  

“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就是对廖化的嘲讽。  

人们常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用来比喻让一个平庸,无能的人担当重任。  

因此在许多后世人眼中,廖化就是碌碌平庸的代名词,似乎不值一提。  

但是真实的廖化却是一个忠肝义胆,武艺超群,谋略出众的人。  

廖化这个人最初是一个山贼,后来黄巾军起义爆发,就参加了黄巾军起义。可是没过多久,黄巾军就失败了。  

参加黄巾军失败当了第二山大王的廖化,正和周仓百无聊赖地在山路口晒太阳,忽然远远看见杜远和手下推着一辆马车过来,廖化忙问怎么回事?  

原来车上是关羽护送的刘备的二个夫人,在半道被杜远劫了,廖化一向崇拜关羽,连忙劝老大把人放了。  

无奈杜远就是不肯,兼之这段时间相处以来,杜远的所作所为竟然没有一丝一毫的为民之意,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残害百姓、无恶不作的害民贼!  

廖化一怒拔刀杀了杜远。  

正好关羽赶来,廖化和周仓就说明情况,归顺了关羽。  

说到忠义,流传至今的有赵匡千里送京娘,关羽千里走单骑等。  

可是廖化的一次走单骑,确是历时两年,历经艰辛。  

关羽在樊城战败被杀,机智的廖化装死躲过了吴兵的搜捕,带着老母亲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不分昼夜向西行进,走了两个春秋,终于找到了刘备。刘备非常感动。  

廖化加入到蜀国后非常的忠诚,而且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夷陵之战的爆发廖化自然是看见了刘备的失败,回到蜀汉之后,这时候的蜀汉五虎上将已经没有了四人。  

那个时候关羽,张飞,黄忠,马超等人都死了。  

此时的刘备也已经驾崩了,蜀后主刘禅即位。  

回蜀国后,廖化作为军事助手积极帮助诸葛亮北伐,诸葛亮非常欣赏他。  

蜀汉在刘禅时期,就已经慢慢的走了下坡路,尤其是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宦官干政,让刘禅被迷惑最终的蜀汉节节败退。  

诸葛亮死后,廖化继续跟随姜维北伐。廖化带兵攻打魏国,魏国名将郭淮派兵两路救援,魏国的羌胡归顺蜀国,廖化随姜维前去迎接,郭淮随后追来,廖化叫姜维先走,自己在成重山埋下伏兵,顺利阻击了魏兵的追赶。  

廖化抓住战机各个击破,射杀魏军主将大胜而归。  

廖化以果敢刚直著称,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  

不但忠心耿耿战功卓著,还具有一定独到的战略眼光,他看到蜀国连年征战,国力日下,就劝姜维停止北伐,休养生息。  

即使是蜀汉到了末期,廖化依然为蜀汉尽心竭力,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