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白马掠三国 > 一百一十一 因地制宜

一百一十一 因地制宜(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人,乃万物之灵。  

这句话,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  

没错!这句话原本乃是人类,对自己种族的自豪的描述。  

也是标榜区分人和野兽的区别,本质的区别。  

那便是...智慧!  

人的智慧分为很多种,有急智、缓智、长智、短智,小聪明,以及大智若愚…  

毫无疑问,日后的魏武帝曹操,就是一个有急智的人。  

作为东汉末年最为出名的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曹操,无疑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家伙。  

和很多同时代争霸的诸侯不一样的一点在于,曹操个人本身,统帅、智谋便非常的高。  

最鲜明的一点,便是他与儿时玩伴袁绍,在遭遇到大事上,处理办法时的区别。  

作为同时期北方的两大霸主,在同样拥有着雄厚的势力,武将如云,谋臣如雨的时候。  

二人的遇事选择,却是截然不同的。  

作为曾分别出仕过二人的谋臣郭嘉,对此最有发言权。  

那么,历史上的他,是如何评价二人的?  

“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这是郭嘉离开袁绍时所留下的评语。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袁绍作为世族军阀,礼仪繁多而杂乱,为其形式所羁。  

曾经袁绍做的最为夸张的一件事是什么?  

在历史上官渡之战初期,刘备杀徐州刺史车胄反曹,从而从侧翼严重威胁了曹操。  

当时袁绍的重要谋士之一、冀州别驾田丰,曾经劝袁绍乘机率主力袭许,结果袁绍因为幼子袁买得病,放弃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气得田丰举杖击地,说:“夫遭难遇之机,而以婴儿之病失其会,惜哉!”  

可以想象吗?  

为了生病的孩子,居然有诸侯可以做到放弃出兵的份上?  

袁绍作为一个父亲,不得不说非常出色,但是作为一名霸主级别的人物,确实是失格的。  

曹操对这位即是一生最好的挚友,又是一生最大的竞争对手,做出的评价如何?  

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没错,二十个字的评价里,没一个是好的。  

但又非常的客观。  

要知道,最了解一个人的人,不是最好的朋友,就该是最大的敌人,曹操两点都沾了,却给出如此的评论。  

只能说明,单从霸主的角度来论,袁绍本质里,缺点确实比较多一点。  

毕竟,从其手下人事调动来看,袁绍此人外表宽厚,而内心多猜忌,任人唯亲戚子弟。  

放着手下一干文武,将四洲之地,分给三个儿子一个侄子管理,这事除了袁绍,也没谁了...  

相比之下的曹操,则更显得“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在气度胸襟上胜过袁绍。  

在用人(调兵遣将)方面,袁绍用人唯亲,而曹操却是真正的做到了量才是用。  

相比起袁绍临事无策,优柔寡断;曹操则是机警果敢,应变无穷。  

这种人的表现就是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很强,而且越是遇到大事越不慌张,真的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而在所有的军事、政治斗争中,这种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众所周知,在战场上决定胜负的关键往往就在几分钟之内,谁先抢占那一线先机,胜利的天平就会向谁倾斜。  

事情的发展往往是由人决定的,而人的性格往往是做决策的决定因素,如有人急躁冒进,有人犹豫不决,都会决定事情朝不同的方向发展。  

要知道,在刚开始会盟的时候,曹操可是便建议趁联盟刚刚成立、士气正旺,董卓还没准备好之际,立刻分兵五路。  

一路攻打汜水关,一路佯攻虎牢关,一路绕道洛阳城后偷袭,一路劫在函谷关,防止董卓在西凉老家的援兵,一路攻打荣阳关掐断董卓的退路。  

要是计划实施,就算破不了洛阳,斩不了董卓,也会重创董卓的西凉军,而联盟军却会牢牢地把握住主动,干掉董卓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可惜,刚开始的时候,曹操的建议没有被采纳,这帮子诸侯聚在一起,并没有把董卓放在眼里。  

一个个都只顾着胡吃海喝的在帐篷内高谈阔论的吹着牛,指点江山气吞万里,觉得如此众多的军队出马,必能一下子打到洛阳,让董卓乖乖投降!  

结果,良机一失,便不再返回。  

战情突变,导致现在,这个建议也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后悔不得。  

战场之上,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唯有因地制宜、因时而定,方能最终适应突变的战场,从而出奇致胜。  

就好比此时,面对吕布所拒守的虎牢关西门,曹操便立刻做出了放弃单挑的情况一样。  

“大兄,我们待会怎么攻下虎牢?需要我带一只人马,护着云梯、井阑吗?”返回军阵,将夏侯渊安顿好后,夏侯突然开口问道。  

“怎么?想着等下要护住云梯、井阑了?”走在前面的曹操,听得此言,不禁微微一顿,不禁出言笑道。  

“没想到,吾家虎将元让,也有开始思考分析战局的时候,哈哈,不错!不错!”  

对于这个家族的虎将兄弟,曹操自是看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