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诡三国 > 第1981章改钱缴征,清河之死

第1981章改钱缴征,清河之死(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启禀主公,如今军中存粮…恐怕是略有不足…  

作为军师祭酒,几乎等同于是曹操身边幕僚长,对于军队当中细节变化自然是很清楚,发现了问题之后当然也要第一时间找到曹操。  

何以至此?曹操深深的皱着眉,眉头之间有着如同刀刻一般的皱纹,刺得董昭有些心惊肉跳。  

董昭下意识的看了一下手中的章表,但是实际上这些事情他记得很清楚,根本不需要特别再看一遍,豫州之人,称多受蝗灾,欲求减免,冀州么…倒是没有说些什么,只是筹措尚需时日…  

虽然说冀州的人并没有拒绝再次缴纳军粮份额,但是曹操依旧没有觉得这是一个好消息,尚需时日?何时?  

虽然豫州的士族拒绝再次缴纳粮草,多少让曹操心中不快,但是更让曹操感觉不爽的是连冀州的士族也拖拖拉拉,这是几个意思?  

董昭说道:这个…尚未定也。然若主公以钱代粮,或可速纳之…  

以钱代粮?曹操眉头依旧是深深的皱在一起。  

董昭说道:粮草之物,一年方得一获,加之冀州连年征战,多有亏虚,此亦属实,故而若是强征粮草,一来是存余不足,二来也恐生变化,不若以钱代粮,再行采购,或可解当下之急也…  

曹操听明白了。  

曹操任用董昭,并且一路将董昭带到了冀州邺城,目的就是让原本出身袁绍的董昭,能够做好这个冀州士族上下沟通的桥梁,当然也不排除给冀州的士族人看一看的意思。而现在么,董昭做的也中规中矩。  

以钱代粮,这个方案,也就是董昭提出来折中处理办法。  

冀州豫州是人口大州,产粮重地,但是同样的,大量的人口也是要吃东西的,不可能说将这些人口的口粮全数剥夺,那就可能走上了袁术的路子,最终被掀翻在地。  

董昭所说的什么冀州仓廪空虚,这是事实,但是也不完全是事实。曹操相信比起之前肯定是要空虚了很多,但是还不至于完全掏空的境地,但是各家各族都有一条线,现在的粮食储备量无疑已经非常临近这条线了,所以才如此态度坚决的,意见统一的,不愿意再次提供粮草。  

因此,作为沟通的桥梁,董昭就必须提出一个可以让上下都能接受的建议…  

因为市场流通的粮草很紧缺,所以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粮草这东西,在未来的时间之内,可以肯定的是还会提升其价格的,因此当下用钱币来代替粮草缴纳,无疑就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接受的提案了。  

冀州士族觉得自己会少损失一些,而曹操也可以顺利收缴上来一些,同样的也可以倒着回去逼迫豫州的士族也尽快缴纳…  

豫州士族为什么现在不太配合了,曹操心中明白,董昭也是清楚,但是这个事情不好说啊,所以曹操不问,董昭也不说。  

曹操思索了片刻,然后又拿了董昭的表章来细看,沉吟了许久之后,才问道:若是收了钱财,又何处采买?  

可向荆州处…董昭显然已经有了一些腹案,故而很快的说道,荆州虽说江夏受损,然其余未得害也,粮草之物,又是不可久存,若是采买其存粮,当得两利…  

曹操最终缓缓的点了点头,或可试之…  

试试看罢,否则的话,又能如何?  

毕竟如果说整个华夏只有曹操一家,那么早一些拿到粮草和晚一些拿到粮草,在没有外敌的情况下,也不是不可以拖延,或是宽限一段时间的,但是如果说别人有粮草储备,而曹操没有,那么就意味着曹操会处在一个非常被动的局面下,甚至可能导致不能发兵!  

因此曹操一方面要确保手中有足够的储备,一方面也要冀州豫州的士族带领着庄园庄丁再次去耕作,确保未来的收成,所以采用折中的方式,也就成为了一个必然。  

曹操所不知道的是,他在历史上因为有河东河洛关中的大规模屯田,使得曹操有底气一意孤行的追杀乌桓,甚至推动了赤壁之战,而现在么,便只能是受到了许多的限制了…  

当然,在屯田的初期拥有大量的收入支撑起了曹魏的大军,但是在进入中后期之后,不可避免的腐败开始在其中蔓延而开,再加上小冰河时期的侵袭,导致这些屯田之地有更多更好的借口来吞噬产出,以至于到了曹氏屯田制度的后期,空耗几十万人屯田,却没有给主体带来多少的裨益。  

屯田的本意是好的,是为了尽快恢复秩序,而不是为了腐败,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么…就像是以钱代粮的本意也是好的一样…  

曹操点头之后,董昭就行动起来,很快,以钱代粮的消息就开始散播而开,而与此同时,华夏的聪明才智便再一次的展现出来…  

动作快一点!  

再去那些炭火来!  

手脚麻利一些!  

在冀州某处庄园之中,浓浓的黑烟冲天而起,三座熔炉熊熊燃烧,将原本的铜器和铜币,熔化成为铜水。  

赤膊着的工匠忙碌着,被火焰和黑烟烘熏着,可是没有一个人敢停下来喘口气或是休息片刻。手持长棍的监工时不时在场中巡游,看见动作稍微慢一些的便是破口大骂,棍棒交加,就像是赶牲口一样,让这些工匠加快速度,尽快的冶炼出足额的铜币来。  

当然,是五铢钱。  

铸造五铢钱,这些人业务已经是非常的熟练了,但是要制造征西铜币,比较麻烦,所以很自然的,这些人就选择了用五铢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