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诡三国 > 第四四九章 永安令

第四四九章 永安令(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虽然话是这么说,道理也是这样的一个道理,但是这样还是多少有些念头不能通达,可惜这个世间就是如此。[随_梦]小说w.SuiMеng.lā  

贾衢拿了礼单,先行告辞了,去合计到底是要多少,才会恰到好处…  

而斐潜站在厅前,却有些惆怅。  

这个世道。  

道德、正义、秩序、公平。  

在一个单独的事件上,某一个细节上,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拉开了视角,俯瞰整个世间的时候,会发现这些东西都是虚无的…  

相信坏人有朝一日总归是会被抓的,被绳之以法,然后大快人心,天下欢唱?  

好,就算被抓,问题是…  

被谁抓?  

司法机构。  

在汉代,就是王权,而在后世,则是什么什么…  

那么王权和那什么什么又是从何而来?  

刘邦的皇位怎么来的?  

杀了项羽得来的。  

所谓王位,所谓统治权,就是一波政治集团,抢夺了另外的一波政体集团,所获得的话语权。  

原始社会怒骂奴隶社会强盗杀人犯,奴隶社会诅咒封建社会恶魔刽子手,失败者就是丑陋的,成功者才有权利制定规则。  

斐潜在后世,是一个三观正的不能在正的人,而且哲学当中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从初中就开始学习的,这些东西,一直不断的有人强调,不断的有人重复,但是一直到了斐潜走上了社会,真正的开始在红尘当中摸爬滚打的时候,才发现所有的一切,其实早有解释,明明白白,干干脆脆,白纸黑字的解释…  

就像是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不是没有说,而是没有悟。  

这个事情早就说了,不懂,能怪谁呢?  

是吧?  

就像现在,除非斐潜有横扫士族的力量,将整个的汉代士族全部掀翻在地,否则一言不合就掀桌,只是速死之道。  

所以只能是这样办,还是坐下来打斗地主呗…  

整个历史上的三国不都是这么干的么?  

先是抢地主,结果曹操抢到了…  

哦也,曹操捏着王炸。  

然后两家贫下中农便开始斗地主…  

对吧,是一样的吧。  

斐潜自嘲的的一笑,说实在的,要是自己将扑克、麻将给拿出来,不知道会不会风靡全国啊…  

斐潜往外走了两步,正待往看押黑袍老者那边去的时候,忽然看见徐晃位于一侧,正在朝自己拱手施礼。  

“公明可有何事?”斐潜问道。  

徐晃拱了拱手,迟疑了一下,但是还是说道:“敢问使君,欲将贼首李乐如何处置?”  

李乐,这点名道姓的…  

“自是杀之,报之朝廷,以儆效尤。”斐潜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徐晃似乎对于李乐有什么特别的情感,但是对于白波贼首,特别是这种败落的,向来都是没有第二种选择的。  

徐晃的表情很微妙,似乎是有一点宽慰,又好像有些期盼,说道:“某有一事相求,望使君恩准。”  

“公明请讲。”  

“原永安县令乃在下族兄,横死于李贼之手…故欲讨得使君手令一封,亲手斩杀李贼,以祭奠族兄在天之灵…”徐晃说完,便向斐潜深深的作了一揖。  

这个当然没有什么问题,李乐反正是要杀的,谁杀都是一样,既然徐晃提出来,那么自然无有不可。  

斐潜忽然心中一动,当即叫人取来了纸笔,写了一封手令给了徐晃,然后说道:“吾亦有一事相求,往公明允之。”  

徐晃略略顿了一下,说道:“不敢当的求字,使君尽请吩咐。”  

“令兄原为永安县令,素有声名,然遭此乱难,如今永安生灵惶恐不安,百废待兴,无人主持终是不妥,望公明可承兄之业,挑此重任,摄县令之职,守一方平安,解百姓疾苦,了令兄遗愿,不知公明愿否?”  

鬼知道徐晃的族兄的遗愿是什么,但是至少在白波军来临的时刻,愿意奋力抵抗,就多少是一个比较称职的官员了,那么给予一些正面的评价也不算过分,况且这也是斐潜现在手头上能拿出的最好的职位了。  

平阳县城是废县城,要等斐潜上报朝廷之后,走个流程,才能正式铸印,封任县令。而蒲子县城有陈睿,所以空下来的县令只有永安县城的了,刚好有这么一层的关系在内,正好拿出来挽留徐晃任职,真是再适合不过了。  

徐晃却没见猎心喜,立刻答应,而是问道:“永安,尚属河东,为何…”  

“哦,如此这般…”斐潜便将他和王邑之间的协议说了一遍,然后说道,“公明忠骨义血,伟岸之才,然永安城微,尚不得施展拳脚,且待稍驻于内,待上郡用兵之时,可从班定远,全燕然之功。”  

燕然勒石啊,徐晃垂首低眉,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便答应了下来。  

之前王邑欲拜徐晃为都尉,都尉乃比两千石,但是徐晃明白,那个都尉未必好当…  

河东都尉虽然位高,但是需听命于王邑,而王邑又在这一次的河东纷争当中表现明显不如斐潜抢眼,再加上就算此事暂时告一个段落,但是后续王邑和卫氏仍然需要天天面对面,岂有安稳的道理,他这个都尉要么就是空有其名,掌控不了全郡的兵马,要么就是必须和卫氏正面对上,成为王邑手中争夺卫氏兵权的棋子。  

因此徐晃当时才没有立刻答应王邑,而是往后拖延了一下。  

现在有了第二个选择,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