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最后一张龙座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最后一张龙座(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就是从那大耳贼下令退兵蓟城,决定抛弃了关羽之时起,我就彻底的看清了大耳贼的真面目。随梦小说w.suing.lā”红拂咬着贝齿,一脸怨恨的答道。  

原来如此。  

陶商微微点头,心想这个红拂倒是极有智慧,没有被刘备的伪善所迷惑,真正看穿了他的真面目。  

“既然你看出了刘备的真面目,看出了他不值得效忠,为什么不劝你父张飞归降,还要跟朕在蓟城死战到底?”陶商又问道。  

提及张飞,红拂却是一脸无奈。  

她摇了摇头,苦叹道:“我也试图说服父帅,而且还不止说了一次两次,可父帅他跟随刘备多年,早已被刘备毒害太深,怎么也不肯面对事实,我也是无可奈何。”  

“这也是正常了,刘备取买人心的手段,岂是常人可比。”陶商也叹息一声,却又宽慰道:“不过依朕之见,你父亲似乎也并非是那么顽固不化,当初关家姐妹劝说关羽之时,关羽可是执迷不悟到了宁可杀死她们,也不愿意面对现实的疯狂地步。”  

“那…那陛下打算如何处置我父帅?”红拂明眸一亮,似乎从陶商的言语中,听出了几分想要劝降张飞的意思。  

陶商也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道:“朕可以在这里跟你明说,这普天之下,莫非大魏之土,天下之人,莫非朕的臣民,任何不肯臣服于朕之人,朕都绝对不会留他在这个世上,哪怕他有天大的才能,朕也不会吝惜杀了他,包括你的父亲。”  

这杀机凛凛的一席话,听的红拂是娇躯一颤,背上陡然间掠起一丝寒意。  

“所幸的是,朕对张飞还算欣赏,打算给他一个机会,如果你想救你的父亲的话,朕就准你去劝降他,如若他仍旧执迷不悟,那就别怪朕心狠手辣了!”陶商冷冷的发出了最后通牒。  

不降,就是死!  

红拂却看到了一线希望,忙是跪伏于地,感激道:“多谢陛下给家父这个机会,红拂定当竭尽全力,劝说父帅归顺大魏,归顺于陛下。”  

“好,是生是死,就看张飞自己的觉悟了,跟着去金殿吧。”陶商拂手道。  

当下陶商便翻身上马,昂首而去,直奔金殿。  

红拂也平伏下了心绪,按定心神,跟随着陶商离开偏殿,直奔金殿。  

陶商则在前往金殿的路上,一面下令把张飞押解前来,一面又派人飞马出城,去把在城外大营的上官婉儿给请来。  

片刻后,陶商终于站在了那座金碧辉煌的大殿门外。  

这座恢宏的金銮殿,乃是刘备为了彰显自己汉室正统,帝王之尊,而耗费了大量民力物力所修建,其华丽壮阔之处,甚至是不逊于陶商在邺都的那座金殿。  

陶商能盖那样壮丽的金殿,那是因为他据有大半个天下,人口众多,国力雄厚,征用万把民力去兴建宫殿,对于大魏国力的消耗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至于刘备,手底下只有一个幽州,就算再加上一个偏僻的满州,国力也要远逊于大魏。  

在这种国力不济的情况下,刘备却舍得调动大量的民力,消耗巨额的国库财富,这样大肆的兴建宫室,只为满足自己享乐的,而不顾百姓的困苦。  

单此一件事,就足以说明刘备所谓的仁义,只不过是嘴上的仁义而已,实则对子民的压榨,不知比陶商要狠多少倍。  

“刘备,那朕就不客气,多谢你给朕修了这么一座恢宏壮丽的皇宫了。”陶商心中冷笑,昂首迈入了大殿之中。  

金殿中,秦琼已带着御卫提前占领,把金殿的每一个角落都搜查过,确保安全。  

“拜见陛下!”  

殿中肃立的御林卫们,一见天子驾临,纷纷拜倒于地,山呼万岁。  

陶商在众将士敬畏的目光,在山呼万岁声中,昂首踏上玉阶,猎猎的染血披风一甩,稳稳的坐在了那张本属于刘备的龙座上。  

高坐龙座,耳听着山呼万岁,俯视着众将士的膜拜,目光穿越殿门,整座蓟京城似乎都已在脚下。  

一种天下尽在我脚下,千万臣民的生死,皆操之于我手的成就感,如同烈火般熊熊而生。  

那种君临天下,唯我独尊的感觉,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  

“最后一把龙座也被朕抢到了手,接下来只需扫清刘备余孽,讨平了塞外诸胡,朕就可以彻底高枕无忧,安享太平了,哈哈哈——”  

心中欣慰激动,陶商不禁放声狂笑起来,那畅快豪烈的笑声,回荡在恢弘的金殿之中。  

笑声一收,陶商拂手喝道:“传朕旨意,将蓟城从今天起改名为燕京,以作为我大魏陪都之一,朕要以燕京为基,他日率我大魏天师出塞,扫灭塞外诸胡,为我大魏永绝外患!”  

号令一下,殿中众臣们无不动容,一个个看向陶商的目光中,平添了深深的震撼。  

显然,他们原本以为,大魏天子的志向在于一统华夏,他们却没想到,天子的胃口竟然大到这等地步,竟还要扫平诸胡,为大魏永绝后患。  

这等气魄,这等远见,简直是远超于当年的秦皇汉武。  

阶下的红拂,俏脸上也无法克制的涌起了深深的钦佩之色,心中暗暗赞叹:“那大耳贼身为刘氏子孙,却勾结诸胡祸害华夏,大魏天子被他们诋毁为篡国暴君,却立誓要扫灭诸胡,还华夏一个永世安宁,人之志向的高下已然分明,看来我归顺陛下的选择,当真没有错…”  

殿前的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