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五百零八章 有利就有弊

第五百零八章 有利就有弊(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邺京。◢随◢梦◢小◢说Щщш.suing.lā  

恢弘的王宫大院中,陶商正闲卧在榻上,欣赏着殿前美姬们起舞弄影。  

众美之中,则是美到极致的貂蝉和妲己,二人齐舞,极尽妩媚。  

正妃花木兰陪坐于侧,为陶商剥着从西域进项来的葡萄,纤纤素手,一颗颗的喂进他的嘴里。  

侧妃糜贞和甘梅,侧陪侍在侧,一个给陶商捶腿,一个给他揉肩。  

吕灵姬和甄宓两位妃子,则紧紧的贴在陶商的左右,两人一个为他奉酒,一个为他擦拭嘴角的酒渍。  

至于张春华,因为是新嫁与陶商,还没有完全的放开手脚,跟这么多的姐妹一起伺候自己的夫君,只是在旁为陶商抚琴。  

今日,乃是陶商还邺京后的第五天,五天的时间里,他都是这样在花丛之中度过的。  

南征楚国之役,花了小半年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里,这些美妃们皆被留在了邺京之中,陶商此番还京,自然要好好的抚慰一下她们寂寞的心灵,让这些骄艳的花朵,重新绽放。  

当然,陶商自己也是憋了很久,光凭一个张春华,怎么可能满足他旺盛的精力,只有这么多的美妃,才能足够的让他泄火。  

于是,回京这些日子来,陶商终日就在温柔乡之中泡着,尽享帝王应有的快活。  

至于政务方面,陶商有萧何商鞅这样的理政奇才,根本不需要他自己操心废力,只需要做到垂拱而治就行了。  

不过,陶商虽然喜欢享受,但并不代表他就会沉迷于酒色,实则整个大魏和周边诸国的形势,皆在他洞察掌握之中。  

大魏国内方面,因是楚国被灭,断了大多数世族豪强们外逃之路,国门已被关闭,这些世族豪强们,只能任由陶商来宰割。  

更由于陶商灭了楚国,兵威大盛,在大魏臣民的心中,威望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凭借着这样空前的威望,再加上大魏强有力的武力保障,那些世族豪强们虽对商鞅变法存有不满,却也只是敢怒而不敢言,只能束手无策,任由变法推行实施下去。  

至于变法方面,因有陶商的全力支持,推行顺利,实施的半年以来,已经初见成效。  

首先就是丁口,青壮力劳动方面。  

商鞅采取了严厉的手段,清查手段,短短半年时间里,就从世族豪强们的名下,清查出了近百万的丁口。  

从前,这百万的丁口,皆是做为世族豪强的私有佃户的存在,不用上缴粮赋,不用服丁役,也不用参军,所有的劳动成果,只归世族豪强所有。  

而现在,这百万的丁口,统统都被清查出来,被商鞅编为了国家编户,成为了在册的自耕农。  

正是因为这清查出来的百万口编户,大大的增加了大魏官府所掌握的劳动力,在范睢等各州刺史和太守们的努力下,各州数以万亩计的荒地,得以重新开垦,整个大魏境内,新增的耕地面积就达到数百万亩之多。  

那可是数百万亩的新增耕地啊,意味着今年秋收后,全国粮食将增产近千万斛,而朝廷所征收上来的粮赋,便可新增两三百万斛之多。  

如果再加上原有的耕地,今秋大魏所征收的部粮赋数目,就将达到数千万斛之多。  

这个数字,意味着陶商的粮草将多到吃不完的地步,哪怕是跟天下诸国鏖战,光是粮草都能耗干他们。  

而且,按照商鞅变法,农民种地产粮越多,越能得到国家奖励,最高的奖励,甚至能够达到封侯的地步。  

在此重奖之下,大魏各地的农民们的种粮积极性,达到了空前高涨的地步,照这样下去,最终的秋粮收获,甚至还要超过陶商先前的预期。  

除了军粮方面,再一个就是军队数量的提升。  

由于清查出了百万丁口,使得大魏国内可用的青壮兵源,又大大的增加,再加上陶商新灭荆州,新得百万户口不说,光降军就收编了近三万之众。  

这三万降军一整编,再加上新募的士卒,大魏全国的正规军数量,就将达到四十万之众。  

而且,这个数量还只是朝廷直接指挥的中军,如果再加上各州各郡的州兵郡兵的话,数量还要更多。  

陶商离开荆州之前,已将那几万荆州籍降军,尽数留给了伍子胥,命他在荆州加紧编练水军,同时调集了大量的船工船匠,于江陵大肆建造战船,以备他日伐吴之战。  

按照陶商最初的设想,灭楚跟灭吴应该是连在一起的,否则,残留一个吴国在江南,陶商就不得不留出近十万的兵马来防备。  

首先,淮南寿春一线,陶商得留乐毅这员帅才镇守,兵力至少也得两三万左右。  

然后就是徐州一线,因为要防着吴国从海上出动,绕过寿春防线,直接袭扰徐州侧后,所以徐州一线虽远离前线战场,陶商也不得不留一两万人来驻守。  

所以,光是徐扬一线,陶商就得留下近五万的军队!  

而且,这五万的兵马,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却又是必不可少。  

除了徐扬一带,接着就是荆州了。  

为了防备孙策由柴桑的进攻,陶商光在夏口至陆口一线,就留驻了近两万水军。  

此外,为了防范吴国从陆上进攻长沙郡,他还得在长沙留驻了近一万多的兵马。  

荆徐扬三州,光为防范吴国,陶商就花费了近九万的兵力。  

实事上,吴国只是水战强悍,综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