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最强人生 > 第七百二十三章 那就选他的对头

第七百二十三章 那就选他的对头(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郑冬汉拒绝殷俊的招揽,这是殷俊之前没有想过的。  

其实殷俊刚开始回到香江的时候,只想着自己做电视电影行业,并没有太在意唱片。  

因为唱片行业注定就是一个夕阳产业,最多十多年就得在香江和宝岛陨落,更别说是在内地了。  

有那个精力去搞唱片,还不如直接去弄电影的好。  

但是少年在不断的记忆牢固的时候,也不断的在思索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  

也是通过不断的琢磨2010年之后的内地娱乐圈,想着各个方面的小鲜肉、小美.女们的表现和成长轨迹,殷俊才逐渐的意识到了,自己之前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在娱乐圈里面,唱片公司绝对是很大的一块利器,可以和电影、电视齐头并进的那一种,非常非常的重要。  

只不过,唱片行业的重要性,根本不是体现在用唱片来赚钱上面。  

而是在于提高明星的知名度上面。  

举个具体的例子。  

在2016年,音乐产业已经衰落到让人想起就流泪的地步。  

然而却又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那便是许多唱歌出名的明星,反而更能受到综艺节目、电影、电视剧的欢迎,甚至比起许多科班出身的演艺学校出来的明星都还要受欢迎。  

原因是什么?  

其实很简单。  

唱歌是一个非常能感染人的事情,也是随时随地能感染人的娱乐。  

你可以看一个明星的电影,但你不可能一直随时都重复看他的电影。  

可音乐不一样。  

你听了薛知谦的歌,可以坐地铁的时候听,可以跑步的时候听,可以休息的时候听…  

经常听着听着,你就会对这个明星的好感越来越深,然后他的人气就在这种一遍一遍的倾听之中,扶摇直上。  

有了音乐的加持,一下子这些明星就会比一般的演员更加容易出众,更加有曝光度,从而更加的出名。  

电视节目、电影和综艺节目,找的明星是哪种?  

不就是谁最有人气就找谁吗?  

小沈.阳在春晚一炮而红之后,国师大人不也是趁热打铁,找他去出演了一部恶评连连的《三枪拍案惊奇》么?这里面小沈.阳的表现说有多差就有多差,可人家国师和小沈.阳的合力之下,票房居然还能排名当年全国第五名,这就是偶像的力量!  

是的。  

在未来的华国,歌手就是最有人气的偶像,比起许多巨星都要厉害!  

殷俊不喜欢那种只会唱歌,但演戏却烂得一塌糊涂的小鲜肉,可是殷俊却不能忽视有这种现象。  

于是,殷俊可以把这种现象控制在自己手里,做一些改变。  

比如让小鲜肉在唱歌的时候,就同时的训练自己的演技,从而让小鲜肉在拍戏的时候,不至于落得水准以下。  

所有的电影,为了票房都不能免俗。  

比如好莱坞的电影,为了获得华国的高票房,就会故意的加入华国演员的情节。  

华国更是如此,为了票房,谁有人气就找谁,龙叔2010年以后的电影,不都是这样做的么?  

殷俊没有那么的清高,为了让电影更加的深入人心,更加的攻陷全球,他肯定也会用小鲜肉,会用小花旦,会用外国演员。  

所以,这个唱片行业能做得好的话,让唱歌好的明星踏入影视行业,势必更能带来认同感。  

正因为如此,少年才准备做自己的唱片公司,才准备招揽郑冬汉。  

可惜的是,郑冬汉还是拒绝了殷俊的挖人,选择了对自己更有利的宝丽金。  

郑冬汉的选择没有错,如果殷俊不是从未来穿越而来的人,而是一个只有钱的暴发户,肯定唱片公司是没有前途的,宝丽金有一百种方法教育这种暴发户怎么做人。  

可是,郑冬汉的最理智的选择,却让他失去了一个可以登顶亚洲唱片行业顶峰的机会——虽然前世正是他登顶了!  

这一世,殷俊掌握着几乎所有以后华语乐坛、韩语乐坛、日语乐团甚至欧美乐坛的一流歌星的大概资料,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出现,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即使忘记了,看到他们的第一眼,也会离开认出来。  

单凭借这一点,殷俊的唱片公司就会成为世界第一。  

更别说殷俊还有那么多个经典的综艺节目,可以把歌星的地位再一步提高。  

可惜了啊!  

不仅仅是为郑冬汉惋惜,殷俊也在为自己的唱片公司惋惜,本来他是最适合的人选的。  

现在既然郑冬汉不来,殷俊只能启动备用计划了。  

殷俊这个人不算最聪明的人,但他善于思考,遇到事情不会只有一手准备,现在就派上了用场。  

郑冬汉固然是全亚洲最顶尖的那个音乐人,可香江却不是只有他一个人才。  

比如说百代唱片香江的总裁何折图,又比如说华纳唱片的总裁黄伯高,同为三大巨头之一的掌门人,比郑冬汉也差不了多少。  

甚至后起之秀的郭起华、陈辉洪等等,也是一把好手。  

只不过呢,郭起华和陈辉洪现在年龄太小了,还在中学读书呢,没有可能帮殷俊打理一家唱片公司。  

剩下的两大巨头,黄伯高和何折图,何折图现在正在香江电台里面打杂呢,也是没有一点经验,唯有黄伯高早在1977年便加入了华纳唱片,从仓库管理员开始,现在已经做到了制作唱片的监制,算得上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